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北京市全面启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07月 22日 浏览: 打印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首都教育战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精神,在市有关委办局的支持协调下,我委根据农村优质教师资源缺乏的现状,制定了《北京市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暂行办法》,并经市长办公会通过,由市政府办公厅转发至各区县政府及各委办局。
  2005年7月5日,我委召开了北京市城镇教育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动员大会,各区县主管教育的副区县长,教委主任及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教委主任耿学超主持。
  会议布置了2005—2006年度我市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一是 2005年8月20日前各区县按市教委的要求,全面落实101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全职支教一年,全职支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授课任务、参加或指导学科教学研究。各区县2005年度选派全职支教的教师中应有不低于2%的高级职称教师。二是在选派全职支教老师的同时,今年还要加大选派兼职教师到农村支教的力度,将以前城乡学校建立的手拉手对口支援也纳入到统一的兼职支教管理之中。要求各有关区县安排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和2004年度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以全职支教或兼职支教方式主动支援农村教育。三是对于完成规定的支教任务并经考核或认定合格的教师发给《北京市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证书》和证章,考核或认定结果记入本人档案,优先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在支教工作中表现突出者优先参加市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评选。
  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必将在我市基础教育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首先,是推进首都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2004年召开的北京市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首都教育”的概念,北京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把基础教育高质量高标准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作为首都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加以落实;2005年1月召开的北京市郊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进一步强调加强统筹,建立城乡协调、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及实施郊区农村“人才强教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所有这些要求都对我们的农村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及要求。其次,是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需求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我们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特别是农村教育的现状还不能令广大农村群众满意,这项措施的落实,对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力量之源,我们所要派到农村支教的教师都是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优秀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水平。相信通过几年的努力后,农村教育会有很大的改观,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将不断得到满足。再次,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首都的社会和谐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刘淇书记指出:首都的社会和谐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着我们国家社会和谐的状况和水平,首都和谐社会建设搞得好,将有助于推动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首都出现社会不和谐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和干扰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首都的这种特殊地位,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主要途径,特别是目前我市基础教育的严重不均衡现象日显突出,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构建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朱善璐同志最后指出,农村教育是首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首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农村教育对农村人才培养、人民素质提高、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以至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首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各级政府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纳入市、区县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布局之中,优先发展,切实抓紧抓好。
  目前各区县正在抓紧协调,落实相关全职支教人员,预计到8月20日,1010名全职支教教师将全部落实到位,届时市教委将请示市委市政府,于8月下旬隆重举行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欢送大会,并将在以后适时地表彰和宣传支教工作中表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在城镇支教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基础教育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北京教育信息网
200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