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直面“教师职业倦怠”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6年 05月 20日 浏览: 打印

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让教师的心理快乐起来、健康起来,是全社会的梦想和希望,也同时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推动。对于学校内部而言,校长和教师自身的作用则相当关键。一些研究显示,当校长与教师沟通不足、做决策不征求教师意见、政策不灵活、福利待遇不佳、缺乏正式的支持系统等,会加剧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

  对于教师而言,要想摆脱职业倦怠,必须首先从自我做起,逐步学会应对工作环境的策略和技巧,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认识职业枯竭、面对职业枯竭、从职业枯竭中重生,而不要依赖于消极的反应,要承担起自我的责任,改变自身的某些不适当的工作行为。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能力为学生创设出积极的成长环境,用智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爱心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编者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教师,必须学会正确地看待压力、应对压力,当自身无法解决困难时,要学会寻找社会支持和帮助。

教师职业倦怠之觉醒篇 教师:摆脱职业倦怠从我做起 余蓉蓉

  在一般人眼中,教师职业是一个既轻闲又稳定的工作,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实际情况却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许多研究显示,教师不但要承受巨大的职业压力,而且因为需要长期的情感付出,他们也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导致心理枯竭的人群。其中,压力巨大是引起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发教师工作压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地位不高、管理制度不合理、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等等,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支持,以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提高教师的生存状况、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长期和共同的努力。与此同时,教师是否也应该思考,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缓解和释放压力呢?

  教师们最常想到的一个缓解压力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满足业务上越来越高的要求。确实,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要求所引发的,但是很少有教师会想到,自己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也会产生压力。教师出于本能的职业责任感,常常会重视了专业的需要,而忽视了个人的心理需要。

  和普通人一样,教师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和工作相关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情绪、社会支持和智力发展等几个方面。

  在情绪上,教师需要被爱、被他人接纳,需要有安全感和自信,但往往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比如,很多新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而无暇顾及自己的个人生活。慢慢地,当工作进入正轨以后,就会感到很孤单,除了工作以外,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了。还有的教师因为长期以来一直封闭在学校生活中,除了能够很自信地和学生交往以外,对于与领导或校园外的人交往很没有信心,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体验到压力。此外,教师和正常人一样也会有生气的时候,但因为职业的需要,常常找不到发泄的机会,消极情绪只能被压抑下去。情绪得不到宣泄,也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对于情绪上的这些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调节,比如参加集体活动,和同事或朋友一起去唱歌、打球或者爬山。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发泄情绪,减轻压力;另一方面,这种与人互动的活动,可以产生一种归属感,对自己的社交技巧也会产生自信。

  在社会支持方面,很多教师常会感到自己在学校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学生不配合,同事不帮助,领导不支持,工作上真是困难重重。社会支持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需要,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与人合作和分享。在工作中,很多事情靠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别人的支持,比如班主任需要学科教师的支持,新教师需要老教师的支持。当缺乏这种支持的时候,教师就会觉得在前进的路上困难重重,自然就会感到有很大压力。

  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呢?一方面,教师要学习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例如怎样向他人求助;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建立一个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比如说可以参加一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团体(例如,参加某个协会,或者在网络上参加一些论坛,认识一圈兴趣爱好相投的朋友)。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邀请一些有相同需要的同事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大家在小组中可以相互支持。比如,新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活动小组,同一个学科的老师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班主任老师可以组成一个小组。这些小组既可以是校内组织的,也可以是跨校的。大家定期在一起交流经验,共享资源,一起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不会感到孤单,会觉得有很多支持者。

  智力发展是一个很重要但又极容易被忽视的心理需要。教师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喜欢学习,并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在参加工作前,很多教师都会认为这个工作能够激发人的智力,但是工作以后,很快就会失望。因为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处理学生问题、应对家长以及处理一些文书工作,这些工作看上去都繁杂且琐碎,不仅不能带来智力上的激发,反而会使人感到枯燥。枯燥的工作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

  很多教师都有和智力激发相关的兴趣爱好,比如说有的教师喜欢下棋,有的教师喜欢摄影,有的教师喜欢阅读,还有的教师会喜欢搞一些小发明。由于平时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来从事这些活动,智力激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怎么办呢?教师可以试着给自己做一个规划,比如说喜欢艺术的教师可以每个月参加一个和艺术相关的活动;喜欢下棋的教师可以每个星期和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下一次棋;喜欢阅读的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读书俱乐部,每个星期聚一次,分享自己看的好书。定期地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教师的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这样教师就不容易产生倦怠了。

教师职业倦怠之校长篇 校长:发展教师是职责 北京光明小学校长 刘永胜

  校长管理学校的核心工作,就是帮助每位教师得到发展,从而落实促进每位学生得到发展这一教育宗旨。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生中,教师应该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工作、生活,从而使教师的人生成为奋斗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这四个人生是我自己从教四十多年来对教师人生的诠释,也是我所在的北京光明小学全体教师教育人生的座右铭。

  教师人生应该是奋斗的人生。其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校长要充分理解教师是一份职业,是每位教师赖以生存、养家糊口的职业。但是,要引导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其所从事的是一份特殊职业,也就是培养人的职业。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管是否理解,不管是否感受到它的崇高,都要把它当作事业来做。一个人民教师任教的几十年就是一个对事业不断追求的过程,为事业不断奋斗的人生。二是对事业的追求就需要有奋斗目标,因此校长要了解教师的近期与远期的人生目标,帮助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使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帮助教师制定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进修学习,还应该包括与人交往、身体锻炼以及考取驾照、盖房买房等生活目标。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成功的人生。校长要引导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体验人生的成功。曾有人套用拿破仑的名言,认为不想当特级教师的青年教师不是好教师,从鼓励青年教师努力奋斗、勤奋进取的角度讲,其善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的目标往往使许多教师感受不到人生的成功。我觉得,应该使老师认识到不一定成为模范、骨干才是成功,不一定得到校长的表扬和肯定才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指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努力了、奋斗了、体验了、发展了就是成功。一位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努力完成一件工作,去实现一个自己设定的目标,只要感到有收获就是人生的成功。我常讲,学校中有两种人都是骨干,一种是常上公开课,课题研究有成果,总结出教育的经验,成为各级教学骨干。另一种是热爱孩子,努力工作,班级管理平稳,教学工作扎实,虽没有评上教学骨干称号,同样是学校的骨干,同样是人生的成功。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对于普通教师来说,面对学困生的转变,面对与家长的交谈,面对每天上的一节一节普通的课,其间都会有自己的幸福体验,都会有欢乐的感受。只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都会获得发展,都会有人生成功的体验。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健康的人生。教师的工作是一项艰辛的脑力劳动,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体力付出。许多教师从教一些年后多感到身心疲惫。作为校长,要深深地理解教师工作负担之重,一定要善待教师,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从而减轻教师心理上的压力。光明小学多年来坚持教师评价不与奖金挂钩,评选校级骨干不设百分比,年终奖金不分等级,正是为了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校长还应该承认,教师是常人又不是常人。是常人,则允许教师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有时有情绪,有时对学校的工作不满意,有时和学生急躁,甚至有时和个别家长发生一点冲突都是正常的,因为教师也是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只不过,校长需要引导教师逐渐达到不是常人的境界,即面对学生教育和家长交往中要具有强烈的教师的角色意识。作为教师也应该从两方面使自己保持健康的人生。一方面,要有健康的心态,善于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另一方面,要重视身体锻炼,要给自己留有一定的从事锻炼活动的时间。要学会善待自己,注意科学的起居饮食,自己给自己减压减负,以便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快乐的人生。校长要带领教师积极地对待人生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有价值都充满快乐,充分享受人生。为此,作为校长要满怀热情地支持教师去热爱生活。光明小学的小伙子们组建了“光明足球俱乐部”,学校帮助购置球衣、联系训练场地、组织各种比赛,甚至周二晚上训练后的聚会校长有时也参加,共享人生的快乐。光明小学的年轻妈妈们成立了“光明妈妈俱乐部”,至今已组织了四次活动,宝宝们乐、家属乐、教师们更乐。

教师职业倦怠之动力篇 寻找教师工作的动力之源 江苏省南通市二中 张日华

  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等渐次提高的需要。在这五个需求层级中,后三个需要对教师尤为重要。单调机械的工作导致了教师的心理疲劳,制约这种疲劳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新的惊奇激活原有的工作节奏,不断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

  动力来源之一领导的肯定性评价

  领导的评价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管理者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变终端评价、终端奖励为阶段性评价奖励,为工作过程中的赞许。教师工作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如果领导者能够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引导,则对教师的激励是巨大持久的。加强对过程的控制,要求管理者必须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下移,提高对教师工作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不仅是监督,更主要是服务,想教师所想、忧教师所忧。具体地说,可以采用提供进修机会、树立典型、派出参观学习、物质奖励等多种形式,不断给教师添加“情绪饮料”,帮助教师总结经验,给教师以事业成功的感觉,从而把领导的要求期望变为教师工作的内趋力。

  动力来源之二尊重带来的心理满足

  心理满足是一个人进取的源动力,尊重教师的这种需求,有助于他们工作情绪的调动和工作态度的端正,在摆脱平庸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展示才华、创造成绩。不少学校都有给30年教龄的教师“披红戴花、成果展示”的制度,这种做法无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相对于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太遥远了。正如教师做学生工作时应多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样,学校领导也应该不吝啬对教师业绩的赞誉,有时甚至要搭台帮助教师去创造业绩。通过自己的领和导,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引导教师岗位成才、专业成长、事业成就。对教师的进步和成绩,可通过“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标兵、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予以鼓励和肯定,“不患荣誉多与烂,只愁教师少业绩”,让教师在拼搏流汗之后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精神的欢娱、情感的满足,也可通过举办师德报告会、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激发教职工的上进意识。

  动力来源之三刚柔并济、公平合理的管理制度

  刚性的、公平合理的制度是教师向上的外趋力,它对教师的发展支撑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特点。因此,作为领导要时常反省自己,学校是否建立起了“以业绩促发展的机制”,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没有体现教师的意志,有没有凭个人好恶来评价教师的工作,学校在津贴的分配上有没有做到以业绩为导向,荣誉的授予上是否真正鼓励了先进。

  此外,柔性的制度也必不可少,它能让教师感到痛并快乐着,能填补刚性制度无法起作用的空间。如某校领导口头要求,凡是开会迟到者不论因公因私都要请大家吃东西,并且自己带头执行,结果开会迟到的现象大大减少。

  动力来源之四学习后对自身不足的认识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更是教师生存发展的常态。为满足教师学习成长的需要,学校应创建学习型组织,让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用对知识的渴求、对事业成功的渴望来弥补心理缺憾,从而形成一种“现在我还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要做最优秀的”良好心理竞技品质。学校可以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研讨”等多种方式,为教师学历进修提供方便,为技能提升提供指导。

教师职业倦怠之体会篇 教师减压面面观 河南省新郑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巧玲

  社会的激烈竞争、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使教师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减轻教师压力势在必行。对于教师来说,目前最有效的减压方法仍是自我减压。最近,在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我们就“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你是怎样减轻压力的?”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研究,来自各个学校的教师学员们各抒己见,互相启迪,找到了较为有效的减压方法。

  新华路小学 王老师

  去年“五一”长假期间,我们同学聚会之后,心中难以平静。与同学相比,自感能力不差、素质不低,可是工资比人家少,生活质量更谈不上,维持生计而已;面对孩子,我常会因他没有人家孩子的物质条件充裕而愧疚;自己工作量又大,于是心中充满委屈,内心愤愤不平,抱怨时常困扰着我。慢慢地,我想到自己钱少但能自娱其乐,丈夫不是太能挣钱但是个持家能手……这样越想自己越幸福。看来“找优忘却”是减压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还会找合适的倾诉对象倾诉。在家闹矛盾,我会到办公室与同事们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讲出他们遇到的类似问题以及采用的方式方法,我慢慢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解决的方法,烦恼往往不翼而飞。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和压力,回家我就唠叨给丈夫和孩子,唠叨之后,不管问题是否解决,自己会感到轻松了许多。其次,自我宣泄也很管用。我是个性情中人,很多时候会自己排解不悦,或上网玩游戏,或在夜幕下反复思忖,或拿起笔记下心中的感受,或拼命干家务,或默默流泪,这些都能达到释放压力的目的。

  城关乡小学 高老师

  面对压力我会采取正视现实的方法。去年校长安排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对于教惯中低年级的我来说,无异于千斤重担,学生年龄大、思想复杂,毕业班又是学校的脸面,如果教不好怎么办?在最初的一段时间我吃不香、睡不着,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满脑子的担心:搞砸了怎么办?然而,越是这样想遇到的烦心事就越多,越觉得无从下手、进退维谷……面对此种情况,我开始告诉自己,再怎么抱怨、再怎么烦也解决不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于是我一心扑在教学上,想尽办法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时我没有了压力,反而不断有新的收获,最终我们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那以后,每每遇到问题,我总会首先看遇到的是啥问题,再去寻找怎样解决比较好,这样做之后,反而感觉不到自己有承受不了的压力,甚至感觉不到压力,反而觉得自己很能干,总有一种成就感。

  实验小学 赵老师

  当有些目标经过多次努力仍然无法实现时,我会考虑是否到放弃的时候了。古人说得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选择就要有所取舍,选择与放弃是同时并存的,如果不会放弃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当有些想得到的东西我没有得到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问一问自己:“是不是付出了相应的努力与代价?”,如果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与代价,就平静地接受这一结果。

建议 给教师放个“情绪假” 山东省嘉祥县职专 李方

  身体不舒服会导致心情烦躁、家中有事会带来焦虑情绪……当教师在上课前有这样那样的情绪问题时,可以放半天假,由学校的领导为其代课。沈阳一小学在教师中推行的“情绪假”制度,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三校校长赵美君介绍,不久前学校在800余名学生中进行“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问卷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态度和蔼、不发脾气的老师”。但事实上,随着新课改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教师工作时间长及待遇较低等原因,教师很容易出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等问题,并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该校领导研究出台了“情绪假”制度,规定教师在心情不好时可提前请假。学校的四位主要领导也每人分担了几门学科的备课任务,在教师请假时,由相应的领导为其代课。目前,已有一位教师请了假,并获批准。

  人有七情六欲,教师不是圣人,同样会因为工作、生活而出现坏情绪。而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教师的坏情绪肯定会对学生造成一定影响。作为教师,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领导应该多关心下属,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让教师有被关怀的感觉,心情自然会好些。教师呢,也应该努力提高职业修养,自觉做到不将情绪带到工作中。但是,如果教师真的遇到了心理危机的时候,倒真不如请几天假休息休息或去散散心。说得形象一些,坏情绪就像是“心理垃圾”,放个“情绪假”,就是让教师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心理大扫除”,让情绪重归饱满。

  一些研究证明,人们在一天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用80%的时间完成了只是20%的工作,可是有时也会出现用20%的时间完成80%工作的情况。其实,人在情绪好时、精神饱满时,工作效率高。情绪不好时,精神不振时,不想干活。Google公司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布娃娃,布置得像家一样舒适,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员工感到心情愉悦、舒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时常高谈阔论于人文关怀,其实,类似“情绪假”这种微细的人性的举措多了,人文关怀也就获得了坚实的根基。

感悟 “求半”自能释怀 江苏海安大公教育中心 邓文圣

  走亲戚遇到一个熟人。

  “邓校长,你校的李XX老师怎么样?”“很不错的,是我校的教学骨干呢。”“你帮他扛面子吧,我那‘小子’看我们搓麻将,就那么几次已很在行了,灵着呢!可怎么在他手上快三年啦,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我看不是我家‘小子’不聪明,是这个老师有问题吧”。

  我愕然……

  当下,社会和家长总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即希望教师是“全才”,是“完人”。他们认为,教师应该有把一切都变成熠熠生辉的“金子”的点金神指;教师应该是能包容承受一切的“大肚弥勒佛”;教师应该是……教师稍有不能使之如意,就有可能面临指责,承载莫名的重压。

  事实上,教师没有神指,教师不是弥勒仙,教师也是普通而平凡的人。在如此高期望下,许多教师感受到的是愤懑和抑郁,有些老师无法消解之下甚至走上极端。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一个小小的负责人,说实话无时无刻不被种种额外的压力所包围。

  尼采说:“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更完美。”尼采的感受是,饮酒半酣正好——微微有些醉意而又不会醉倒,更能充分感受美酒的香醇;花开半时偏妍——花朵盛开一半,感觉到了花的美丽,又不用担心它很快凋谢,心情更觉舒畅……看来“求半”自能释怀。

  诚然,“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追求更高、更强是积极的人生观,作为教师——学生的楷模,更应该视之为第一生命。但是“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可以说不管你从事教育工作时间多长,抑或你对教育的研究有多深,哪怕是教育泰斗,你都不能通晓所有教育技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人只能拥有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权利,永远也不可能在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达到“完美”。更何况教师的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我们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认知能力有差异,气质性格有区别,需要师者“因材施教”各个击破,没有现成的模式好照搬,只能在借鉴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因此,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不能”难免,显现“无奈”不稀奇。所以,过分地奢求理想的“完美”,希望成为无所不能的“全才”教师,那绝对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切实际的压力,就以尼采的“求半”之念待之吧!“求半”会使人发现那一份独特的美以及难得的轻松与惬意。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让教师的心理快乐起来、健康起来,是全社会的梦想和希望,也同时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推动。对于学校内部而言,校长和教师自身的作用则相当关键。一些研究显示,当校长与教师沟通不足、做决策不征求教师意见、政策不灵活、福利待遇不佳、缺乏正式的支持系统等,会加剧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

  对于教师而言,要想摆脱职业倦怠,必须首先从自我做起,逐步学会应对工作环境的策略和技巧,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认识职业枯竭、面对职业枯竭、从职业枯竭中重生,而不要依赖于消极的反应,要承担起自我的责任,改变自身的某些不适当的工作行为。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能力为学生创设出积极的成长环境,用智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爱心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编者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教师,必须学会正确地看待压力、应对压力,当自身无法解决困难时,要学会寻找社会支持和帮助。

教师职业倦怠之觉醒篇 教师:摆脱职业倦怠从我做起 余蓉蓉

  在一般人眼中,教师职业是一个既轻闲又稳定的工作,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实际情况却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许多研究显示,教师不但要承受巨大的职业压力,而且因为需要长期的情感付出,他们也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导致心理枯竭的人群。其中,压力巨大是引起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发教师工作压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地位不高、管理制度不合理、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等等,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支持,以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提高教师的生存状况、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长期和共同的努力。与此同时,教师是否也应该思考,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缓解和释放压力呢?

  教师们最常想到的一个缓解压力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满足业务上越来越高的要求。确实,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要求所引发的,但是很少有教师会想到,自己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也会产生压力。教师出于本能的职业责任感,常常会重视了专业的需要,而忽视了个人的心理需要。

  和普通人一样,教师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和工作相关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情绪、社会支持和智力发展等几个方面。

  在情绪上,教师需要被爱、被他人接纳,需要有安全感和自信,但往往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比如,很多新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而无暇顾及自己的个人生活。慢慢地,当工作进入正轨以后,就会感到很孤单,除了工作以外,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了。还有的教师因为长期以来一直封闭在学校生活中,除了能够很自信地和学生交往以外,对于与领导或校园外的人交往很没有信心,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体验到压力。此外,教师和正常人一样也会有生气的时候,但因为职业的需要,常常找不到发泄的机会,消极情绪只能被压抑下去。情绪得不到宣泄,也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对于情绪上的这些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调节,比如参加集体活动,和同事或朋友一起去唱歌、打球或者爬山。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发泄情绪,减轻压力;另一方面,这种与人互动的活动,可以产生一种归属感,对自己的社交技巧也会产生自信。

  在社会支持方面,很多教师常会感到自己在学校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学生不配合,同事不帮助,领导不支持,工作上真是困难重重。社会支持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需要,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与人合作和分享。在工作中,很多事情靠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别人的支持,比如班主任需要学科教师的支持,新教师需要老教师的支持。当缺乏这种支持的时候,教师就会觉得在前进的路上困难重重,自然就会感到有很大压力。

  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呢?一方面,教师要学习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例如怎样向他人求助;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建立一个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比如说可以参加一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团体(例如,参加某个协会,或者在网络上参加一些论坛,认识一圈兴趣爱好相投的朋友)。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邀请一些有相同需要的同事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大家在小组中可以相互支持。比如,新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活动小组,同一个学科的老师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班主任老师可以组成一个小组。这些小组既可以是校内组织的,也可以是跨校的。大家定期在一起交流经验,共享资源,一起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不会感到孤单,会觉得有很多支持者。

  智力发展是一个很重要但又极容易被忽视的心理需要。教师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喜欢学习,并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在参加工作前,很多教师都会认为这个工作能够激发人的智力,但是工作以后,很快就会失望。因为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处理学生问题、应对家长以及处理一些文书工作,这些工作看上去都繁杂且琐碎,不仅不能带来智力上的激发,反而会使人感到枯燥。枯燥的工作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

  很多教师都有和智力激发相关的兴趣爱好,比如说有的教师喜欢下棋,有的教师喜欢摄影,有的教师喜欢阅读,还有的教师会喜欢搞一些小发明。由于平时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来从事这些活动,智力激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怎么办呢?教师可以试着给自己做一个规划,比如说喜欢艺术的教师可以每个月参加一个和艺术相关的活动;喜欢下棋的教师可以每个星期和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下一次棋;喜欢阅读的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读书俱乐部,每个星期聚一次,分享自己看的好书。定期地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教师的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这样教师就不容易产生倦怠了。

教师职业倦怠之校长篇 校长:发展教师是职责 北京光明小学校长 刘永胜

  校长管理学校的核心工作,就是帮助每位教师得到发展,从而落实促进每位学生得到发展这一教育宗旨。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生中,教师应该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工作、生活,从而使教师的人生成为奋斗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这四个人生是我自己从教四十多年来对教师人生的诠释,也是我所在的北京光明小学全体教师教育人生的座右铭。

  教师人生应该是奋斗的人生。其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校长要充分理解教师是一份职业,是每位教师赖以生存、养家糊口的职业。但是,要引导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其所从事的是一份特殊职业,也就是培养人的职业。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管是否理解,不管是否感受到它的崇高,都要把它当作事业来做。一个人民教师任教的几十年就是一个对事业不断追求的过程,为事业不断奋斗的人生。二是对事业的追求就需要有奋斗目标,因此校长要了解教师的近期与远期的人生目标,帮助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使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帮助教师制定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进修学习,还应该包括与人交往、身体锻炼以及考取驾照、盖房买房等生活目标。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成功的人生。校长要引导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体验人生的成功。曾有人套用拿破仑的名言,认为不想当特级教师的青年教师不是好教师,从鼓励青年教师努力奋斗、勤奋进取的角度讲,其善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的目标往往使许多教师感受不到人生的成功。我觉得,应该使老师认识到不一定成为模范、骨干才是成功,不一定得到校长的表扬和肯定才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指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努力了、奋斗了、体验了、发展了就是成功。一位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努力完成一件工作,去实现一个自己设定的目标,只要感到有收获就是人生的成功。我常讲,学校中有两种人都是骨干,一种是常上公开课,课题研究有成果,总结出教育的经验,成为各级教学骨干。另一种是热爱孩子,努力工作,班级管理平稳,教学工作扎实,虽没有评上教学骨干称号,同样是学校的骨干,同样是人生的成功。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对于普通教师来说,面对学困生的转变,面对与家长的交谈,面对每天上的一节一节普通的课,其间都会有自己的幸福体验,都会有欢乐的感受。只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都会获得发展,都会有人生成功的体验。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健康的人生。教师的工作是一项艰辛的脑力劳动,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体力付出。许多教师从教一些年后多感到身心疲惫。作为校长,要深深地理解教师工作负担之重,一定要善待教师,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从而减轻教师心理上的压力。光明小学多年来坚持教师评价不与奖金挂钩,评选校级骨干不设百分比,年终奖金不分等级,正是为了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校长还应该承认,教师是常人又不是常人。是常人,则允许教师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有时有情绪,有时对学校的工作不满意,有时和学生急躁,甚至有时和个别家长发生一点冲突都是正常的,因为教师也是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只不过,校长需要引导教师逐渐达到不是常人的境界,即面对学生教育和家长交往中要具有强烈的教师的角色意识。作为教师也应该从两方面使自己保持健康的人生。一方面,要有健康的心态,善于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另一方面,要重视身体锻炼,要给自己留有一定的从事锻炼活动的时间。要学会善待自己,注意科学的起居饮食,自己给自己减压减负,以便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快乐的人生。校长要带领教师积极地对待人生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有价值都充满快乐,充分享受人生。为此,作为校长要满怀热情地支持教师去热爱生活。光明小学的小伙子们组建了“光明足球俱乐部”,学校帮助购置球衣、联系训练场地、组织各种比赛,甚至周二晚上训练后的聚会校长有时也参加,共享人生的快乐。光明小学的年轻妈妈们成立了“光明妈妈俱乐部”,至今已组织了四次活动,宝宝们乐、家属乐、教师们更乐。

教师职业倦怠之动力篇 寻找教师工作的动力之源 江苏省南通市二中 张日华

  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等渐次提高的需要。在这五个需求层级中,后三个需要对教师尤为重要。单调机械的工作导致了教师的心理疲劳,制约这种疲劳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新的惊奇激活原有的工作节奏,不断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

  动力来源之一领导的肯定性评价

  领导的评价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管理者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变终端评价、终端奖励为阶段性评价奖励,为工作过程中的赞许。教师工作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如果领导者能够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引导,则对教师的激励是巨大持久的。加强对过程的控制,要求管理者必须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下移,提高对教师工作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不仅是监督,更主要是服务,想教师所想、忧教师所忧。具体地说,可以采用提供进修机会、树立典型、派出参观学习、物质奖励等多种形式,不断给教师添加“情绪饮料”,帮助教师总结经验,给教师以事业成功的感觉,从而把领导的要求期望变为教师工作的内趋力。

  动力来源之二尊重带来的心理满足

  心理满足是一个人进取的源动力,尊重教师的这种需求,有助于他们工作情绪的调动和工作态度的端正,在摆脱平庸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展示才华、创造成绩。不少学校都有给30年教龄的教师“披红戴花、成果展示”的制度,这种做法无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相对于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太遥远了。正如教师做学生工作时应多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样,学校领导也应该不吝啬对教师业绩的赞誉,有时甚至要搭台帮助教师去创造业绩。通过自己的领和导,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引导教师岗位成才、专业成长、事业成就。对教师的进步和成绩,可通过“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标兵、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予以鼓励和肯定,“不患荣誉多与烂,只愁教师少业绩”,让教师在拼搏流汗之后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精神的欢娱、情感的满足,也可通过举办师德报告会、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激发教职工的上进意识。

  动力来源之三刚柔并济、公平合理的管理制度

  刚性的、公平合理的制度是教师向上的外趋力,它对教师的发展支撑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特点。因此,作为领导要时常反省自己,学校是否建立起了“以业绩促发展的机制”,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没有体现教师的意志,有没有凭个人好恶来评价教师的工作,学校在津贴的分配上有没有做到以业绩为导向,荣誉的授予上是否真正鼓励了先进。

  此外,柔性的制度也必不可少,它能让教师感到痛并快乐着,能填补刚性制度无法起作用的空间。如某校领导口头要求,凡是开会迟到者不论因公因私都要请大家吃东西,并且自己带头执行,结果开会迟到的现象大大减少。

  动力来源之四学习后对自身不足的认识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更是教师生存发展的常态。为满足教师学习成长的需要,学校应创建学习型组织,让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用对知识的渴求、对事业成功的渴望来弥补心理缺憾,从而形成一种“现在我还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要做最优秀的”良好心理竞技品质。学校可以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研讨”等多种方式,为教师学历进修提供方便,为技能提升提供指导。

教师职业倦怠之体会篇 教师减压面面观 河南省新郑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巧玲

  社会的激烈竞争、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使教师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减轻教师压力势在必行。对于教师来说,目前最有效的减压方法仍是自我减压。最近,在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我们就“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你是怎样减轻压力的?”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研究,来自各个学校的教师学员们各抒己见,互相启迪,找到了较为有效的减压方法。

  新华路小学 王老师

  去年“五一”长假期间,我们同学聚会之后,心中难以平静。与同学相比,自感能力不差、素质不低,可是工资比人家少,生活质量更谈不上,维持生计而已;面对孩子,我常会因他没有人家孩子的物质条件充裕而愧疚;自己工作量又大,于是心中充满委屈,内心愤愤不平,抱怨时常困扰着我。慢慢地,我想到自己钱少但能自娱其乐,丈夫不是太能挣钱但是个持家能手……这样越想自己越幸福。看来“找优忘却”是减压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还会找合适的倾诉对象倾诉。在家闹矛盾,我会到办公室与同事们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讲出他们遇到的类似问题以及采用的方式方法,我慢慢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解决的方法,烦恼往往不翼而飞。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和压力,回家我就唠叨给丈夫和孩子,唠叨之后,不管问题是否解决,自己会感到轻松了许多。其次,自我宣泄也很管用。我是个性情中人,很多时候会自己排解不悦,或上网玩游戏,或在夜幕下反复思忖,或拿起笔记下心中的感受,或拼命干家务,或默默流泪,这些都能达到释放压力的目的。

  城关乡小学 高老师

  面对压力我会采取正视现实的方法。去年校长安排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对于教惯中低年级的我来说,无异于千斤重担,学生年龄大、思想复杂,毕业班又是学校的脸面,如果教不好怎么办?在最初的一段时间我吃不香、睡不着,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满脑子的担心:搞砸了怎么办?然而,越是这样想遇到的烦心事就越多,越觉得无从下手、进退维谷……面对此种情况,我开始告诉自己,再怎么抱怨、再怎么烦也解决不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于是我一心扑在教学上,想尽办法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时我没有了压力,反而不断有新的收获,最终我们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那以后,每每遇到问题,我总会首先看遇到的是啥问题,再去寻找怎样解决比较好,这样做之后,反而感觉不到自己有承受不了的压力,甚至感觉不到压力,反而觉得自己很能干,总有一种成就感。

  实验小学 赵老师

  当有些目标经过多次努力仍然无法实现时,我会考虑是否到放弃的时候了。古人说得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选择就要有所取舍,选择与放弃是同时并存的,如果不会放弃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当有些想得到的东西我没有得到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问一问自己:“是不是付出了相应的努力与代价?”,如果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与代价,就平静地接受这一结果。

建议 给教师放个“情绪假” 山东省嘉祥县职专 李方

  身体不舒服会导致心情烦躁、家中有事会带来焦虑情绪……当教师在上课前有这样那样的情绪问题时,可以放半天假,由学校的领导为其代课。沈阳一小学在教师中推行的“情绪假”制度,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三校校长赵美君介绍,不久前学校在800余名学生中进行“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问卷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态度和蔼、不发脾气的老师”。但事实上,随着新课改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教师工作时间长及待遇较低等原因,教师很容易出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等问题,并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该校领导研究出台了“情绪假”制度,规定教师在心情不好时可提前请假。学校的四位主要领导也每人分担了几门学科的备课任务,在教师请假时,由相应的领导为其代课。目前,已有一位教师请了假,并获批准。

  人有七情六欲,教师不是圣人,同样会因为工作、生活而出现坏情绪。而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教师的坏情绪肯定会对学生造成一定影响。作为教师,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领导应该多关心下属,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让教师有被关怀的感觉,心情自然会好些。教师呢,也应该努力提高职业修养,自觉做到不将情绪带到工作中。但是,如果教师真的遇到了心理危机的时候,倒真不如请几天假休息休息或去散散心。说得形象一些,坏情绪就像是“心理垃圾”,放个“情绪假”,就是让教师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心理大扫除”,让情绪重归饱满。

  一些研究证明,人们在一天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用80%的时间完成了只是20%的工作,可是有时也会出现用20%的时间完成80%工作的情况。其实,人在情绪好时、精神饱满时,工作效率高。情绪不好时,精神不振时,不想干活。Google公司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布娃娃,布置得像家一样舒适,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员工感到心情愉悦、舒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时常高谈阔论于人文关怀,其实,类似“情绪假”这种微细的人性的举措多了,人文关怀也就获得了坚实的根基。

感悟 “求半”自能释怀 江苏海安大公教育中心 邓文圣

  走亲戚遇到一个熟人。

  “邓校长,你校的李XX老师怎么样?”“很不错的,是我校的教学骨干呢。”“你帮他扛面子吧,我那‘小子’看我们搓麻将,就那么几次已很在行了,灵着呢!可怎么在他手上快三年啦,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我看不是我家‘小子’不聪明,是这个老师有问题吧”。

  我愕然……

  当下,社会和家长总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即希望教师是“全才”,是“完人”。他们认为,教师应该有把一切都变成熠熠生辉的“金子”的点金神指;教师应该是能包容承受一切的“大肚弥勒佛”;教师应该是……教师稍有不能使之如意,就有可能面临指责,承载莫名的重压。

  事实上,教师没有神指,教师不是弥勒仙,教师也是普通而平凡的人。在如此高期望下,许多教师感受到的是愤懑和抑郁,有些老师无法消解之下甚至走上极端。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一个小小的负责人,说实话无时无刻不被种种额外的压力所包围。

  尼采说:“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更完美。”尼采的感受是,饮酒半酣正好——微微有些醉意而又不会醉倒,更能充分感受美酒的香醇;花开半时偏妍——花朵盛开一半,感觉到了花的美丽,又不用担心它很快凋谢,心情更觉舒畅……看来“求半”自能释怀。

  诚然,“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追求更高、更强是积极的人生观,作为教师——学生的楷模,更应该视之为第一生命。但是“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可以说不管你从事教育工作时间多长,抑或你对教育的研究有多深,哪怕是教育泰斗,你都不能通晓所有教育技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人只能拥有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权利,永远也不可能在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达到“完美”。更何况教师的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我们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认知能力有差异,气质性格有区别,需要师者“因材施教”各个击破,没有现成的模式好照搬,只能在借鉴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因此,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不能”难免,显现“无奈”不稀奇。所以,过分地奢求理想的“完美”,希望成为无所不能的“全才”教师,那绝对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切实际的压力,就以尼采的“求半”之念待之吧!“求半”会使人发现那一份独特的美以及难得的轻松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