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别让无心伤害刺痛孩子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4年 11月 22日 浏览: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叶莎莎)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障碍研究中心最近调查统计,我国有10%左右的中小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学习困难。这些学生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不良,他们需要特别的帮助。在日前举行的北京2004年学习障碍国际研讨会上,专家指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有很多种,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教师来说,减少学习困难学生的产生,预防是关键,尤其要避免对学生的无意伤害。

  “目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往往是在学习困难学生产生后进行,是一种亡羊补牢的研究。结果,一方面许多教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减少学习困难学生;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不良,又不断出现新的学习困难学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障碍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光峰认为,教师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抱着良好的期望,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着恨铁不成钢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简单直接,出现不信任学生、在公开场合让学生难堪等行为,往往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并可能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教师要避免无意伤害,除了要加强学习处理临时问题的方法和了解学生,还要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不但要敢于反思、善于反思还要学会反思。”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梁威说,实践证明,教师学会反思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教师也在反思中得到发展。

  在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需要不断对传统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反思,需要改变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从预防的角度入手,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安全、更自由、更富创造性的学习空间,从而进一步减少教师在面对学习困难学生时行为的盲目性和低效性,促进更多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1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