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红领巾没有“孪生兄弟”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4年 11月 29日 浏览: 打印

新闻:团中央全国彻查“绿领巾”

  据《西部商报》报道,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把学生分为两部分,能达到少先队条件的戴红领巾,学习不好、综合素质不高等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戴绿领巾,有好几个10岁的学生还没戴上红领巾。这个规定使家长和学生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

  据该校杨校长介绍,这是他们从上海、北京等地引进的“先进经验”,它的名称叫苗苗团少先队。一年级的学生全部实行戴绿领巾,到了二年级,一部分达到条件的学生就可以加入真正意义的少先队,开始戴红领巾;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使达到加入少先队的年龄,但由于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还达不到要求,仍然戴绿领巾,到了三年级全部加入少先队。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青团中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追查绿领巾、粉领巾等“变色红领巾”。

观点:

  红领巾的颜色不能变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相关人士激动地问道:“队章上写得很清楚,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怎么能改变颜色?学校的这种行为严重地违反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相关章程。共青团中央将要求地方少先队组织彻查此事,同时将在全国清查‘变色红领巾’问题,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他同时表示,这种给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的行为也是对学生的歧视,势必对学生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这位人士同时表示,现在一些学校要求已经入学却还没到入队年龄的小学生戴绿领巾、粉领巾,也不能够被允许。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的这位人士还向记者透露,有的不法厂家为了赚取利润,居然申请与红领巾、队徽相似商品的外观专利。共青团中央将联合国家专利局共同打击红领巾造假的源头。(饶沛)

  “差别对待”应早日停止

  有人认为,这是少先队预备队的一个标志,可以帮助孩子提早完成从幼儿到学生的转变,检点自己的行为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但问题在于,孩子们不是用成人的思维来思考的,这种“颜色”的区别对待,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一位一年级学生对仍然佩戴绿领巾的二年级学生作出了评价:“这是老师对他们的惩罚。”由此可见一斑。

  不可否认,有时需要设置一些区别甚至等级,从而达到鼓励学生向上的目的。但我觉得,这是针对有一定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人而做的。这些从幼儿园刚刚进入小学的儿童,则实在不必要为之。他们年龄小,知识少,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还未定型,为什么非得划出个三六九等呢?再说了,“少先队”不是只有少数先进的儿童才能参加的组织,它的作用不是优胜劣汰,而是把所有的少年儿童聚拢过来。

  前段时间,媒体曝光这样一个事件。四川温江区某镇中学为“便于管理”,让交学杂费高的“封闭生”穿红色校服,而交学杂费低的“普通生”则穿蓝色校服,此举引起不少学生家长的不满。这与我们的“绿领巾”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一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分出个等级秩序来,前者是明显的过失,后者是无意的“好心”,因为他们打着一个更好的招牌——让孩子更快成长,进入学生角色。但愿这种“颜色游戏”、“差别待遇”早日停止!(子草)

  “绿领巾”是个危险信号

  “绿领巾”的出现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暗示着有些学校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正在形式化。而红领巾的真正含义,已经在不少小学生心中变得模糊了。一位姓李的市民说,他曾问过一个戴“绿领巾”的小朋友,“绿领巾”代表的是什么含义。小朋友回答:代表我比什么都没戴的同学表现好。再问戴红领巾的学生,为什么天天要戴红领巾,得到的回答是:不戴,老师就会扣分的!戴了就不会了。

  高先生也曾问过小孩同样的问题,深有同感。“我多么希望每个脖子上红领巾飘扬的小学生都能够回答:‘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染红了我的红领巾,我戴着它就是为了纪念他们!’”事实上,高先生从好几个“红领巾”口中都没能得到类似的话。(王文隆 阳娟)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8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