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并对社会各有关部门如何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职责和具体要求。教育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争取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要大力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社会主义育人的唯一途径。根据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认识才能变得更加丰满、深刻。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安排,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学生每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要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圣地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努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结合教育网络。要积极配合综治部门、公安部门做好校园和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加强安全文明校园建设;积极配合文化、公安、工商部门,坚决清理整顿和取缔校园及周边地区的网吧、电子游戏厅等经营场所,确保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没有营业性的网吧和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积极争取公安部门的支持,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积极配合工商、文化、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加强文化书刊市场的“扫黄打非”工作,净化图书文化市场;积极配合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创作一批优秀的儿童影视作品和书刊,为青少年学生成长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家庭教育要负起责任,积极指导家庭教育工作,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确保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大事。全社会都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27日第1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