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玩转校园新闻》——点亮校园小记者的新闻梦想

来源: 作者:六(4)班 侯雍彭 发布时间: 2024年 11月 14日 浏览: 打印

在书香弥漫的图书馆大厅,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悄然拉开序幕。11月5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张蔚老师,她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新闻知识与校园小记者成长的精彩讲座。这场讲座共分为五个部分,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引领我们深入新闻的殿堂,探索成为一名优秀校园小记者的奥秘。

讲座伊始,张老师以一组生动形象的图片和一段引人入胜的介绍,为我们揭开了新闻的神秘面纱。她问道:“什么是新闻?”同学们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新闻是最新发生的事件,有的则认为是具有影响力的报道。在听完我们的回答后,张老师微笑着给出了她的定义:“新闻,是最近发生的有参考价值的事情。”这一定义简洁明了,却蕴含了新闻的精髓。

在“怎么进行新闻写作”这个板块,张老师告诉我们新闻写作需要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她还通过校园新闻的几个实例,让我们去找寻和体会这些新闻要素。

紧接着,张老师通过展示一张穷苦人家孩子的照片,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新闻摄影这一重要领域。她深情地说:“图片是新闻的眼睛,它能够直观地传递信息,触动人心。”这张照片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新闻摄影的力量,也让我们明白了作为校园小记者,不仅要学会用文字记录,更要用镜头捕捉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间。

在谈及如何写新闻时,张老师为我们揭示了新闻的多样性和写作技巧。她详细介绍了简讯、消息、通讯和特稿等不同新闻体裁的字数要求和写作特点,并强调了成为一名好记者所需的“六个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有爱的心、一双能收集新闻的耳朵、一双能走遍天下的脚、一张善于沟通的嘴巴、一双能妙笔生花的手。

张老师还深入探讨了新闻的用途。她指出,新闻不仅能够传播消息,还能够辟除谣言,提前预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她特别强调了标题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引人入胜,简洁明了地表达新闻的主旨。在互动环节,张老师还邀请我们点评她提供的新闻标题,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撰写吸引人的标题。在场的小记者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言。

在讲座的最后,张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新闻传播的多种途径,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她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新闻的核心价值始终不变。

讲座结束后,张老师赠予我们一句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话不仅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赞誉,更是对我们每一位校园小记者的殷切期望。通过这次讲座,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新闻的力量和魅力,也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校园小记者的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新闻采编的实践中去,用文字记录校园生活,用镜头捕捉美好瞬间,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董校长和图书馆的周老师旁听了这次活动。听周老师介绍,这是图书馆沙龙首次邀请家长开讲,今后还将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需求,推出更多的家长沙龙。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小记者们都很兴奋。预祝图书馆沙龙越办越好!

撰稿:六(4)班 侯雍彭

供稿:李宁 周锦秋

摄影:董仕峰 周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