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二十四节气” 三(4)班学生讲坛第三讲——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唤醒了中华民族深处的文化记忆,激发了节气文化传承传播和创造转化的活力。三(4)班开展了“探秘二十四节气,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活动。
“二十四节气”班级讲坛第三小组由六位同学组成,分别是张佳钰、屈忻我、亓依霏、李泽瑜、冯蓓、雷迦梁,主要研究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四个节气。
自由结组后,在组长张佳钰的带领下,大家分工合作,在网上查资料、翻阅相关书籍、参观中国农业展览馆、观看节气动画和节气视频等等,历经一个多月,终于完成了PPT的制作。
农展馆的讲解员给同学们讲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12月9日,张佳钰和亓依霏作为主讲人,开启了“探秘二十四节气”的第三讲。
二位主讲人主要从节气时间、由来、含义、气候特征、物候、风俗、谚语、养生以及有关节气的古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有的还配置了视频介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通过此次讲坛,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节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节气都很神圣、美好,代表着一种希望和幸福。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现象和文化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四季变换和人们的生活节奏。
文字小记者:三(4)班 张佳钰
供稿:朱凌燕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