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赴列宁学校支教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年 12月 07日 浏览: 打印

2018年11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贾红斌主任带领北师大实小本部的周锦秋、王艳梅老师以及北师大实小未来科技城学校的尹姊老师抵达列宁学校,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第五次“送教下乡”北师大实验小学对口帮扶列宁小学的支教活动。作为“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的践行者,本次赴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支教,老师们感到非常的荣幸与自豪。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华池县列宁学校,正值孩子们放学,孩子们排着整齐的路队,有秩序地过马路,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学校孩子们极强的组织纪律性。寒风中,柴校长与其他校领导、老师们在迎候我们,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

晚上,我们一行四人跟随列宁学校领导前往学校,调试课件。看着大礼堂已经准备好的专家牌和前往听课的教师牌,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小学以及华池县教研室对我们这次交流的重视。

29日上午七点半,我们来到学校,孩子们已经上自习了,院子里三三两两的小学生在提热水,柴校长告诉我们,这里的孩子们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他们很独立,也很能干。看着他们可爱的小身影,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欢迎仪式很隆重,由华池县教研室的贺主任主持,他首先隆重介绍我们来对口帮扶的四位教师,听完介绍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掌声中,我们听出了真诚的欢迎,更听出了殷切的期待。接着,柴校长致欢迎词,他回顾了三年来两校牵手取得的成绩,发自内心地代表列宁学校向北师大实验小学给予列宁学校的对口帮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热烈欢迎我们一行的到来,希望老师们认真学习,不断进步,使列宁学校在教育教学上有更大的发展。领队贾主任代表北师大实小发表了感言,她激动地说道:“走进列校,我们看到了积极向上的教师群体,看到了发奋努力的中小学生,看到了彰显红色历史的校园,感受到了列校扎实、朴实、严谨的教风与学风。这一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南梁精神的传承。三年来的帮扶交流让我们两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与携手共进的根基,今天我校吴校长特地让我们带来了学校新印制的学生语文、英语作品以及新出版的介绍我校的杂志,希望这些能给列校老师们的教学研究打开一扇窗。在此,我们代表北师大实小衷心祝愿华池县列宁学校越办越好,继续谱写教育的新篇章。”

欢迎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展示课开始。贾主任第一个上课。她讲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篇主体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贾主任从课题引入,引导学生对比理解课题,不仅让学生体会课题中蕴含的情感,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时,贾主任引入情景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中的“我”在学习上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用联系上下文品析词语以及对比句子等方法,体会鲁迅先生意味深长而又委婉含蓄的表达,进而感受鲁迅先生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完全沉浸在课文之中,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我!我!我!”随时能够听到这样的声音,当学习到鲁迅先生救助车夫这一部分时,配乐想起,一位女同学朗读,她动情的声音把全体听课老师都带入了情境,朗读结束后,全体老师、同学为她鼓掌!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关注内容,更关注文章的写法以及作者所传达的精神。

周锦秋老师以“Safety Rules At Home”为主题,给列宁小学五(1)班的同学上了一节英语课。她以情境图片环游中提问并辅以肢体动作解释短语含义的形式教授新词和句型,以听力练习和自编歌谣的两项活动巩固新知,最后以孩子们书面创编新歌谣作为本节课的输出。在周教师丰富的图片以及肢体语言的启发下,孩子们完全被课堂吸引,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王艳梅老师给二年级学生讲了一节《制作手工书》的课。王老师准备了很多教学资料,学生手工书的照片、实物。这节课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当地老师了解了语文综合实践课怎么上更有效。这节课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尹老师给五年级学生上了一节《分数的再认识》的数学课,尹老师关注学生的体验和生成,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关键问题激发学生学生思考,以精练总结归纳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分数的多种表现形式来学习、内化分数的概念,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提升。

29日下午,我们四位老师为列宁学校及华池县的部分老师做了讲座。贾主任的讲座题目是《让语文学习为学生发展奠基》。她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谈起,讲了语言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内涵,讲了教好部编教材的六个意识以及如何落实。她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谈了语文优质课应体现的内容。讲解了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及策略,介绍了北师大实小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周锦秋老师的讲座以“英文歌谣在小学低中段教学中的运用”为题, 主要讲述了: 小学生喜欢歌谣的原因、新课标对歌谣教学的要求、歌谣在各教学环节的作用、为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选择歌谣的不同原则,最后介绍了我校的特色活动:中英文合唱展演。每个环节周老师都用大量的歌曲动画或者我校学生的演唱视频,甚至自己的现场表演作为例证,让与会的老师们亲身感受英文歌谣教学的魅力。

王老师做了《制作手工书——在学科实践活动背景下的语文新思考》的讲座。讲座中既有理论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既有漂亮的作品展示又有实用的重要环节提示,给听课老师们打开了一扇思维之窗。

尹姊老师做了《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突显学生的主体性》的报告,基于学生主体活动理论,以教学认识论为支撑,从具体的课堂、实践活动中阐述了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抓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传递“乐学、会学”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30日上午,我们四位老师分别到不同的班级听课,贾主任听了毛老师的语文课《父亲、树林和鸟》,她结合语文学科理念,对毛老师的教学进行了分析,肯定了毛老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长处,如,朗读指导有效果,多媒体运用比较恰当,问题设计围绕主旨进行等,也指出了毛老师在理解课文以及选择教法方面的不足,并详细地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与方法。

周锦秋老师听了列宁学校英语白治娥老师五年级的英语课“There is a big bed”并进行了评课。 周老师认为,白老师的课教学氛围和谐民主,教学环节清晰,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比较细致,有拓展意识,课后有相关知识点的考察。单词卡片制作形象生动,课件中插入了原声输入,课前让学生准备了自己的房间图画……这些都为课堂增色不少。周老师建议白老师新单词和重点句型的原声输入再多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语言示范,以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王老师听了列宁学校刘老师的讲读课《狐假虎威》,王老师认为刘老师指导学生朗读非常到位,学生读得有声有色。紧接着,王老师又根据低年级语文课的要求,具体地讲述了备课时应设定的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低年级的语文课怎样上学生会更有兴趣。

尹姊老师从尊重学生的体验的角度对列宁学校康老师的《认识钟表》一课进行点评、诊断,肯定了康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分享了自己的备课经验。

列宁学生的领导、老师们都一致认为评课对他们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帮助很大。

评课后,柴校长带领我们观看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南梁腰鼓表演,蒋校长亲自领鼓表演,全体学生参加,孩子们精神振奋,舞动的身姿潇洒漂亮,鼓槌上的红丝带飞舞飘荡,激越的鼓声在校园回响,南梁腰鼓,舞出了壮美、舞出了阳刚、舞出了南梁人不屈的精神与力量!南梁腰鼓让我们看到了大西北人的质朴与大气!

列宁学校的鼓号队为我们一行演奏了《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以及《少年先锋队队歌》,雄浑的演奏,振奋的声音,整齐的队列,让大家看到了列校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接着,柴校长带领我们观看了校本课程展示。学生们无论是剪纸,还是吹奏葫芦丝,都特别专注认真。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待学习专注、严谨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源于柴校长以及列校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肩负的责任,令人无比钦佩。

列宁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领导与老师们的努力。柴校长、老师们就住在校园里,柴校长的办公室,又是他们的起居室。柴校长介绍说,很多领导和老师们的家住在离这里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之外,为了不影响工作,老师们并不经常归家,甚至有时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与家人团聚,学校还有几个老师每年过年才能返家。这里的老师生活条件艰苦,但是这并不影响老师们对教育的一片情怀。

无论是听展示课还是讲座,来自华池县的教师们都将列校的小礼堂挤得满满的,他们期待的目光、专注的眼神,一丝不苟的记录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让大家发自内心地感佩!就是这样一群老师,他们为了一种信念坚守在这大山中,坚守在这极尽荒凉的地方,为祖国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这难道不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情怀吗!

列宁小学的小小讲解员穿着红军服为我们一行介绍了列宁学校的旧址的历史。天气特别寒冷,小讲解员们穿着并不保暖的军服,为我们声情并茂地讲解,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南梁精神!如今,这所具有今80年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在经历了风剥雨蚀之后,依然枝繁叶茂,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未来。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正是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传承着南梁精神!

从学校出来,我们参观了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西北高原的红色热土,中国革命的历史重镇。南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和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为后来的陕甘宁边区的发展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全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里曾为共产党人储存的星星之火,把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照亮;这里曾为共和国的诞生创造过历史性的辉煌。这次参观让我们的精神受到了洗礼!让我更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

短短的三天对口帮扶活动,让我们收获了很多,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南梁精神,什么是教育情怀。人总要有一种精神的,精神力量是支撑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争做四有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