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班观看电影《天河》有感
观《天河》有感
六(1)班 吴傲宇
今天,我们观看了电影《天河》,片中感人的情景让我动容,勇于牺牲的中国水利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大爱创造了人间奇迹。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南水北调,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其中注入了几代水利人的心血与青春,更为世界水利工程建设添加了里程碑式的符号。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为了早日完成这一历史壮举,在华夏大地上描绘了一篇宏伟的历史诗篇,继续谱写着这部“水”的历史,让渊源流淌的中华文明再次创造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奇迹。 大型现实题材电影《天河》,主要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建设工地为背景,讲述了在工程建设、移民搬迁和环保治污工作中的感人故事,突出表现了工程建设的“险”和“辛”,移民搬迁的“情”和“痛”,环保治污的“艰”和“难”。故事真实反映出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感人事迹,更引发了我们关于这一重大历史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人及事的思考。
这部影片感动了现场观影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也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更触发了我深深的思索:
片中的董望川,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投入到了南水北调这项国家工程上,家人的健康和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全部因为工程而不顾,颇有大禹治水的事迹影子,这种舍己为公的精神现在已不多见了,十分令人动容。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他的妻子,一是带病工作,终于病倒一线;二是大义灭亲,先拿自家亲人开刀;三是对丈夫隐瞒病情,支持丈夫工作。她的品格如同董望川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她既有董望川对工作的负责,又有对家人的一份关心与热爱,两面兼顾的她拥有更完善的品格。他们俩是南水北调精神的代表!
作为丹江水源地的动迁百姓,最后选择保留烈士陵园而放弃了本村的祖坟基地,说明了中国人骨子里那种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崇高品德。从主人公女儿担心父母,小狗追随主人等细节,更加体现了工程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爱,无论是对家乡难舍难分的爱,对父母万分依赖的爱,对亲人无微不至的爱,在面对重大历史工程时,这一份份爱都面临着痛苦的抉择与泪水的洗礼,也正是这一份份爱的牺牲才铸就了这种人间大爱,无私奉献的中国水利人让我们肃然起敬,我深深地被这种爱所感染、所动容。
南水北调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凝聚了无数中国建设者的心血与付出,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工程的最大受益者,生活在北京的我们更要铭记所有为之付出汗水的水利人,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与赞美,更要铭记他们的牺牲与付出。
- 上一篇:五(3):电影《天河》观后感
- 下一篇:《天河》观后感——六六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