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实验小学五年级劳动运动会圆满举行:在趣味劳动中传承农耕文化
“加油!稳住独轮车!”“快看,我们剥的花生最多!”5月30日的北师大实验小学操场上一片欢腾,五年级同学们正在参加一场独创新意的"劳动运动会"。这不是普通的体育比赛,而是一场融合传统农事与现代竞技的欢乐课堂。同学们通过推独轮车、挑扁担等传统劳动项目,在欢声笑语中体验着祖辈的智慧,感受着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劳动与运动结合,体验农耕智慧
活动在校园篮球场和A楼地下体操房同步展开,六个班级分小队轮流参与四项挑战。每项任务均设置严格规则,如“扁担不离肩”“玉米粒需捡回簸箕”,既考验技能,更培养责任意识。同学们在裁判指导下默契配合,场边加油声此起彼伏。
【独轮车运粮大冒险】
同学们化身“小农夫”,推起独轮车运送麻袋,比拼平衡与速度。
“哎呀,我的麻袋又掉了!”东篮球场上,同学们正在挑战最具难度的独轮车运粮。这项源自古代运输方式的比赛,要求选手们把麻袋稳稳绑在独轮车上,然后推车绕桩前行。刚开始时,几乎每个同学都会把车推得东倒西歪,麻袋掉得满地都是。但随着练习,大家渐渐掌握了“弓腰、扶稳、慢走"的诀窍。”“我现在知道为什么说'推车要稳'了,这比骑自行车难多了!”
【簸箕收玉米总动员】
团队协作盛装玉米粒,一丝不苟完成“颗粒归仓”任务。
“快快快!那边还有几粒!”西篮球场上演着最热闹的"颗粒归仓"大战。每队要分工合作:两人撑麻袋,一人装玉米,其他人接力运输。最有趣的是,比赛规定掉落的玉米必须全部捡回,于是场上随处可见追着玉米跑的小身影。“原来收粮食这么不容易,我以后吃饭再也不掉米粒了!”同学们认真地说。这个项目不仅考验速度,更培养了同学们的细心和团队意识。
【扁担挑水接力赛】
肩挑水桶稳步前行,体会“饮水思源”的不易。
“一二一,保持平衡!”南侧场地上,扁担挑水比赛正在紧张进行。同学们要先用水舀将两个水桶各装满3瓢水,然后挑着走过10米长的赛道。刚开始时,不少同学的水洒了大半,但很快他们就发明了“小步快走”“双手扶桶”等妙招。“挑水看起来简单,其实要肩膀、腰部和手臂一起配合呢!”同学们纷纷表示不容易。
【笸箩剥花生争霸赛】
限时剥花生比拼巧手与耐心,劳动成果带回家进行美食制作。
体操房里,最安静的剥花生比赛反而最考验耐心。同学们围坐在大笸箩旁,要在规定内剥出最多最完整的花生米,并进行班级称重。“要这样轻轻一捏,花生壳就开了”“看我的,两粒都很完整!”同学们互相传授着技巧。比赛结束后,每个人都获得了一袋自己亲手剥的花生米,同学们已经计划好要带回家让妈妈煮花生粥。
荣誉时刻:人人都是劳动小能手
经过一上午的激烈角逐,六个班级12支小队凭借速度、秩序、协作等综合表现,分获“速度先锋”、“秩序标兵”、“匠心能手”、“实践先锋”、“协作典范”、“技能卓越”等六大奖项。每支队伍均获颁荣誉锦旗,满载成就感。
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不仅玩得开心,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劳动的价值。看到同学们从手忙脚乱到驾轻就熟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成长见证。
这场别开生面的劳动运动会,让抽象的劳动教育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快乐体验。相信这些汗水与欢笑交织的经历,会成为同学们最珍贵的成长记忆。
北师大实验小学将持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让劳动精神融入日常,助力同学们全面发展。
撰稿:陈晓娟老师
摄影:余金昕 郭琴 苏岩 许祎玮 秦颖 于小宁 夏惠绩
供稿:陈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