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龀沐朝曦 初鸣正当时——一(4)班开学第一个月学生生活记录
金秋温驯的风将几许鲜艳色彩描上树梢,一树一树的果实散发清香、浑圆饱满,走在清晨的校园,目所能及皆是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目送孩子们满怀自信地走进学校,头也不回地奔向新的梦想之地,爸爸妈妈们还是忍不住湿润了眼睛。在开学后的第一个月里。孩子和家长都走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全新人生历程。这个历程曾被设想得非常漫长,因为家长们都有过焦虑和担忧,小孩们也曾经不安和惶恐,然而在现实中,这一历程经历起来又似乎很短,从未曾体验过的乐趣和灼灼跳动的期待将日子挤得满满当当,随着新的知识激发探索热情、新的友谊悄悄发芽、新的身份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多了一份安心和欣喜,对未来也更加期待了!这份期待正是“乐学会学,健康发展”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学校的培养重在激发孩子对知识的热爱,享受探索的过程,找到探索的方法,唯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的教授同人格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新生活,一(4)班有很多伟大的创造,其中之一就是开学伊始每个孩子身上清晰印有自己名字的姓名贴。颜色和款式是老师和家委会家长们反复斟酌、专门定制的。上学第一天,孩子们前胸的姓名贴就让每位老师都能够轻松叫出他们的名字。身处陌生环境的小孩们瞬间打消了疏离感,好像回到了本就属于他们的地方,而老师们也成了他们的老朋友。当然,没过多久,这些姓名贴就不再必要了,因为老师已经和他们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了。
一(4)班的另一个伟大创造是每日随身携带记事本,用来激励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好习惯和责任感。本子不仅用来让孩子们自己记录当天的作业,老师还会通过每天在本子上四次加盖奖励印章,把同学们的点滴进步都记录下来。这些可爱的小印章体现了老师对新同学们的要求:早上要争取盖上“早读声音洪亮”章、中午要得到“认真听讲”章和“坐姿端正”章,下午争取赢得“收物不遗落”章,记事本盖章活动把一日教室生活变成了“闯关挑战小游戏” ,要一直以一个很棒的小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集满四颗印章,集满四颗印章就可以在放学路队上跟相邻的伙伴吹嘘一把啦。
孩子们适应集体生活的速度很快。从第三周开始,孩子们陆续参与到了班级的各项工作之中,例如,分餐和做值日。分餐按照学号轮流,每天六位同学,为了保证分餐卫生,六位小小分餐员还佩戴了帽子和口罩,像模像样的坐在教室前边为大家服务。一天中午,班里的几个男孩子还在午休时间主动打扫起了教室的卫生。虽然胳膊还没有那么强壮,但是扫帚也拿得很稳,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把地板打理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学习了技能,也初次尝试了与同伴协同工作,学会了协调人际关系,找到了行为的参照。这都非常有利于孩子自信心和独立人格的形成。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儿童心理上容形成依赖的倾向。家长倾向于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也促使孩子们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在新的班级中,承担劳动使孩子们树立了自信,为尽快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奠定了基础。现在孩子们回家后也经常教育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下雨天要把雨衣在外边叠好,才能进教室,放学后要把桌椅摆好才能离开哦。”面对这么懂事的孩子,家长当然是做恍然大悟状来配合啦!
为了第二天表现更好,回家之后当然少不了复习环节,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一(4)班的通知群中,老师每天都发布当天作业,让家长们心中有数,这样一来,即便小学生自己忘记了,家长也能适时提醒:“老师是不是让读书啦?”每到这时,孩子会不好意思地辩解,“哎呀妈妈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想一会儿读呢……”经历了这次,孩子更佩服妈妈神通广大了,下回也更用心地记作业了。孩子成为了小学生,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也增加了新的形式。
这些所谓“作业”是学习上的要求,也是在孩子自我意识中建构学生身份的重要环节。对于孩子们来说,学生身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抽象的,通过按要求一遍一遍读课本,每读一遍在边上一笔一划画上一颗小星星,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了对自己的一份责任,这份责任表征着他们的新的身份:我们不仅做愿意做的事情,还要做“应当”做的事情;我们不仅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还要将自己的目标和老师提出的目标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独自追寻这个目标,还要感受和小伙伴们共同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收获的快乐和满足。“学以成人”,就是看到一个高于自身的目的,就是和伙伴们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就是努力尝试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负起应有的责任。对此,孩子们不仅没有拒斥,反而非常喜悦,对知识的渴望和社会化的意愿本来就在小孩子的本性之中,我们只是善加引导而已。
一个月来,家长能够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正在与日俱增。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孩子都主动要求家长边走边念老师刚刚教过的英语句子。很多英文动画的台词孩子都能熟记于心,学了英语之后才终于明白了台词确切意思,孩子由衷地感到开心。到了学校之后就是古诗词诵读的环节。古诗词的诵读让清晨的校园飘荡起悦耳的书声,也让孩子体会到汉语言的优美和隽永,立下小小的志向,信、达、雅,不仅要做到一个,今后要做到三个,怎么做到呢?那就早上再来早一点,读诗词再大声一点!每天回家之后,孩子都会和家人分享他们一天所学,告诉我们老师提了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只有他会回答,说话间脸上充满了自豪,做家长的还有什么更欣慰的呢!
除了学习上的进步,我们也深切感受到,团结友爱的气氛已经在班级中蔓延开来,在这一个月里,孩子们在教师节前夕冒雨在校园的每一处赏心悦目的角落,为老师们拍摄了教师节祝福小视频;在校园里的为过生日的新伙伴举办了热热闹闹的生日聚会;在每一次集体活动中彼此配合默契,互帮互助。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入园参观时都惊叹于竟然有这样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通过爱的语言得到解决。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小学里,爱的氛围并没有因为更严格的要求,德、智、体、美、劳更高的培养目标而淡化,爱反而因为孩子更加成熟懂事而愈发浓醇,有了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小孩子们更珍爱师生之情、同学之谊和亲子之爱,让爱更加意味深长。班集体中更多的情感满足为孩子的社会化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九月的末尾,老师和孩子们都初尝胜利的果实,大家非常开心。老师决定给同学们的小学生活第一步搬个奖。在“九月份班级颁奖仪式”上,老师亲手将奖状发到每一个小朋友手里,祝贺孩子们在“纪律、上操、眼操、广播、做卫生、学习”等不同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这些奖状呈现了孩子们的积极和勇敢,也凝聚了老师们的赤子之心和家长们的满腔热情。在这样一个洋溢着快乐的集体中,孩子们都在心底进一步认可了自己。他们一定能够更加努力地迎接下一个月的挑战!
执笔:李海怡妈妈
供稿:田玉娟
摄影:田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