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北师大实验小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数学学科工作目标,突出教学工作的重点,抓出教学亮点,进一步加强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学科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数学优质教育。二、工作思路: 1、以新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为重点,继续建设优秀教师队伍,开展好各年级示范课、中心世纪杯评优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 2、加强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做到:有思路、有重点、有新意、 有成绩,并以上学期学生质量抽测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继续树立“教育即服务”的宗旨,配合学校做好示范校的评比、展示工作,最大限度地为校争光。三、重点工作: 1、继续以一、二、三年级新课标教材实验工作为重点,加大全校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1)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课标理念,进行专家讲座。(郭为民) 2) 聘请专家以(胡光娣、周玉仁)指导、点评、研究、讨论的形式搞好我校的数学教学工作,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六年级毕业班工作 1) 对学生进行毕业意识教育,根据上学期期末测试,和本学期的开学测试,明确学困生。 2) 教研组制定适合本年级学生辅差短期目标,并有相应的辅差措施,同时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 3) 狠抓毕业班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继续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和各类优秀校的选拔赛,为输送合格、优秀的学生做好功课补习和提高工作。 5)希望各年级组多支持毕业班的工作。 3、青年教师的培养 1)教研组长示范课:不满两年教龄的教师必须听课, 2)加强对青年教师日常教学的能力培养:听推门课,听汇报课 3)定期请专家听课指导。 4)本学期上交教学反思或教学体会一篇。 5)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不满三年的教师参加,评委:专家、各年级教研组长;时间:3月份 (李、周、徐、魏、张、丁、王) 4、中心学区第三届世纪杯评优课活动。时间:待定;目的:为海淀区世纪杯评优课做准备,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我校在中心的评优课活动中的成绩一直是遥遥领先,希望这一次不管是哪一位教师承担任务,都应当认真对待,上出实小的风采。 5、校本教材初步实施与完善:集中优秀教师智慧,初步草拟出本学期一、二、三年级第一学期校本教材的内容。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组织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利用每周思维训练课进行实验、修改。 6、教师基本功达标:本学期海淀区将组织专任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师基本功达标有以下几项内容:(暂定) 1) 课程改革理念类:(重点学习课程标准,) 2) 教材教法类:(重点与学科教研组活动结合,) 3) 书写板书类:(重点与课堂板书相结合,字迹工整、美观,无错别字,书写规范,无倒插笔,与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 4) 现代工具类:(重点与使用计算机基本功的技巧相结合)实施: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学习与练习; 教研组长利用听本组教师课时,进行指导; 学校将于5月进行校教师基本功竞赛。 7、开展的数学活动: A:各年级每月检查学生数学作业一次,并评出优秀学生上网公布。 学校不定期抽查各年级数学作业,每年级评出1-2个优秀班。 B:校级数学概念、解决问题验收。(5月完成) 概念验收:时间:40分钟 形式要多样 解决问题验收:时间:40分钟 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成绩包括:书写、正确率、草稿使用) 每年级各项验收评出1-2个优胜班 C:本学期各年级要布置1-2次数学大作业,教研组要认真制定大作 业的内容,完成的时间,各年级要完成有关大作业的展班一份, 做好年级的数学宣传工作。 D: 数学提高班工作 我校的数学提高班工作已纳入了京师达培训学校,本学期各年级 仍然要开展好此项工作,要进一步将提高班教学内容系统化,努 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聘请有名望、有经验的数学老师来 校授课,同时提高教师学习意识、服务水平、奥校专业知识水平。 要求:1)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将活动的内容进行整理,期末资料要完 整,要上交。 2)各年级的规模同上学期。 E:鼓励学生坚持写数学日记,教研组要研究本学期哪些教学内容适 合孩子写、从那些方面写、如何写等等,从而拓宽学生思路,本 学期末再次征集日记,出日记集。四、教学常规要求与安排: 1.教研活动和学习: 1)本学期各教研组工作要做到:有重点、有思路、有新意、有成绩 2)教研活动要有较详细的记录,教研活动也要与科研课题相结合。 3)开学初各教研组应根据校计划按时制定本组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每周一次教研活动的时间、主讲人;单元验收的时间;学生大作业的内容;本组研究课、示范课的内容、执教人、时间;本组准备开展的教学活动;学生培养目标和评价;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根据本年级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提前说明的一些注意事项;思维训练课的内容等。 2.备课:本学期不再分单元备课,要求每位教师备整册书的教学内容,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希望教师做到: 1)使用模板备课,教案要目标明确,过程清楚,练习充分。 2)每位教师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尽量有亮点、有新意。 3)各教研组要注重集体备课时的交流、改进与创新。 4)教研组长要重点对本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时进行指导。 5)课后要及时写课后小结或课后反思。 6)本学期将在开学、期中、期末检查教案三次。 3.上课: 有准备上课,应按计划完成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组织形式灵活、新颖,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有计划上好思维训练课(开学初各组制定思训课的内容)。 4.作业: 1)平时作业各年级要统一格式要求,作业布置适度,且有层次。 2) 当天收上来的作业当天批改,减少错批和漏批现象。认真做好作业的复批工作,做到每周一小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教研组长组织组员定期互查本年级各班学生作业情况,并做好记录。学科领导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测。 4)本学期各年级要结合授课内容布置1-2次大作业,完成一些数学 日记。 5.听课: 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新任课教师不少于15节,其余任课教师不少于10节。认真记录听课笔记,项目要齐全,期末要上交。形式:校外听课、校内听课(本组互相听、低中高互相听) 6.单元验收: 各年级根据本年级的教学进度,统一单元验收时间,上报主管领导,提前一周登在校大事记上。要统一阅卷标准及评价等级,并做好相应的成绩登记工作和教学反思以及补习工作。 7.宣传工作: 1)一次大作业展览 (保管好数学宣传板) 2)平时要及时上网发布班级信息 (包括:作业的布置、学生的表扬与鼓励、及时说明的一些情况等等) 8.学生评价工作:开学各教研组在讨论计划时,要对本组的学生评价进行补充和完善,开学后要向学生宣布评价的内容,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要向家长进行说明,使学生和家长做到心中有数。 9.考核:教师个人考核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教案、推门课、研究课、各种验收情况、学生作业、听课情况、参加教研活动学习情况、基本功考核情况、把握教材情况(期末每人出一份测查卷,要求排好版)。学生考核纳入到学生评价中。五、各月具体工作:
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历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各月工作安排 | |
第一周 | 2/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二月 1、 各组制定教学计划 2、 推门课开始 3、 毕业班数学摸底测试 |
第二周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
第三周 | 3/1 | 2 | 3 | 4 | 5 | 6 | 7 | |
第四周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第五周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三月 1、 希望杯数学竞赛 2、 青年教师评优课 3、 各组检查学生作业 |
第六周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第七周 | 29 | 30 | 31 | 4/1 | 2 | 3 | 4 | |
第八周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第九周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第十周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四月 1、 国际联校评估 2、 中心世纪杯评优课 3、 各组检查学生作业 |
第十一周 | 26 | 27 | 28 | 29 | 30 | 5/1 | 2 | |
第十二周 | 3 | 4 | 5 | 6 | 7 | 8 | 9 | |
第十三周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第十四周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五月 1、 校级概念、应用题验收 2、 学生大作业展览 3、 各组检查学生作业 4、 校教学基本功竞赛 |
第十五周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第十六周 | 31 | 6/1 | 2 | 3 | 4 | 5 | 6 | |
第十七周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第十八周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六月 1、 六年级毕业考试 2、 征集各年级数学日记 3、 期末复习 4、 各组检查学生作业 5、 区教学基本功竞赛 |
第十九周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
第二十周 | 28 | 29 | 30 | 7/1 | 2 | 3 | 4 | |
第二十一周 | 5 | 6 | 7 | 8 | 9 | 七月 期末考试 | ||
说明 | (1)2004年2月16日开学,正式上课;(2)本学期自2月16日至7月9日,共21周;(3)7月10日至8月31日放暑假。 |
附件1:
数学教研组长职责:
一、执行法规:
带领本组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执行教育法规和上级有关教学管理的规定,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结合本学科、本年级的实际情况,组织、指导本组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坚持全面育人的培养目标。
二、质量把关:
组织本组教师的业务学习,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教学,增强教师改革意识,把好教学质量关。
1、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制定出教研组活动计划及教学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形式、研究课的主题及落实措施。
2、备课: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定主讲人。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做到有记载、有反馈。每学期开学时将分工备课的电子文本合并或上传新普系统。
3、听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引导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听组内教龄3年以下青年教师的课每两周一节,听其他教师的课每月一节,并做到有记载、有反馈。
4、作业:指导、检查组内教师作业的布置、批改等工作,统一组内作业格式,了解各班学生作业的情况,每学期组织组内教师互查作业每月一次,互相学习,集体评议,提出改进教师,并按要求记载。
5、考查:配合教务处做好学期、学年考试考查工作,组织好阅卷、登分、质量分析工作,期末做好本组教学工作总结和组内教师的评价工作。组织本学科各种单元验收工作、专项验收工作和学科能力竞赛活动,督促指导教师做好试卷分析和查漏补缺工作。
6、辅差:及时了解各班差生情况,督促教师抓好辅差工作。
7、习惯:拟定学科不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要求,并督促教师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把好学习习惯培养这一关。
三、教师培养
1、帮助青年教师掌握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指导演练,并为他们提供听课学习的机会。关心、鼓励、帮助组内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引导本组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四、组织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及评优课、观摩课等。努力向各部门和家长宣传本组教学情况。
五、及时向主管领导反应组内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按要求定期完成教学统计报表,收集本组教学教研档案,按时缴交教务处、档案室。
附件2:
数学教师职责:
一、热爱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二、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够准确地把握各单元及每节课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了解学生,能够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前制订教案,积极准备所需要的教具和学具。
三、认真上课,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气氛民主和谐,使学生乐学。
四、重视学法指导,因材施教,使学生既要学会,又要会学。
五、上课精讲精练,课外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六、重视组织教学,重视课堂常规的训练和培养。
七、积极承担学校和上级布置的研究课、评优课和观摩课任务。
八、课前准备充分,准时到岗,不拖堂,不接不打手机。
九、积极学习新的数学教学信息,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重视并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论文。
十、重视优秀学生的选拔、培养和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的辅导工作。有一定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能力,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200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