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各年级开展端午文化学科整合实践活动
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我校于端午节期间开展端午文化学科整合实践活动。
1、结合端午节的特点和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组织开展端午文化讲座:感受“粽叶飘香”、龙舟比赛、端午歌谣传唱、缠香袋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用心体会端午节蕴涵的意义,激发爱国爱乡情怀。

2、各年级老师利用语文课开展端午文化演讲,组织学生将端午节的内涵、民俗及参与端午节活动的感悟制作成节日小报,并开展节日小报展示活动。


3、开展校园洒扫活动,让端午节成为“卫生防疫节”。端午邻近夏至,“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利用学校的卫生广播宣传节气卫生知识,了解节气自然常识,仲夏天气日益湿热,又值汛期,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回家和父母一起清扫家庭环境,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大扫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4、开展多彩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并成功举办端午文化艺术作品展:


在课堂教学中:二年级甄岳鑫老师指导学生用彩泥制作五毒浮雕作品。采用学生喜爱的材料---纸粘土,通过揉、搓、捏等方法,创作可爱的五毒形象,再用对比强烈的彩色卡纸,剪出有趣的外形,并配以红色挂穗装饰,三五成串,别具特色。


三年级弋山、甄岳鑫老师围绕端午文化中”驱除”五毒的传统,采用海绵纸制作五毒造型的挂饰,色彩搭配鲜艳大胆,两三名同学的作品连成串,装饰红色挂穗,非常具有浓厚的中国民间特色。


四年级弋山老师教授多种立体制作的方法,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相互协作,群策群力,体会团结合作的快乐制作“龙”。
五年级国光带领学生体验水墨画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端午画钟馗”的活动。


六年级:徐文红老师教授用红、绿、青、蓝各色毛线缠绕五彩粽子香包, 作品以组为单位合作出展,锻炼合作精神,让学生们在毕业前夕更加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和珍贵友谊!



徐文红利用美术课教授给来访的明尼苏达友好学校的师生制作粽子香包,让中华端午文化传播弘扬。

在教师工会活动课上教授给老师们学习制作,丰富教师文化活动。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弘扬了中华端午文化,回归到屈原的爱国、为民、向善的精神上来。挖掘端午节文化里贴近现实生活的元素,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涵养民族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