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我校开展第九届“京师杯”语文学科教学评优活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年 05月 15日 浏览: 打印

20145612日、13日三天,我校举行了第九届“京师杯”语文教学评优活动。本次评优活动的主题是“体现语文学科本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我校12位青年教师参加了这次评优活动。方艳老师授课《课外阅读指导》,蒋帅老师授课《装满昆虫的口袋》,王乐之老师授课《雨铃铛》,郭琴老师授课《雨后》,李宁老师授课《囚歌》,苏岩老师授课《晏子使楚》,田玉娟老师授课《南辕北辙》,夏惠绩老师授课《为了他的尊严》,丁昕老师授课《古诗二首》,王丹老师授课《一个这样的老师》,顾丽丽授课《狮子和兔子》,刘烜老师授课《快乐的小公鸡》,这12位青年教师独立备课,他们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力求使自己的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评优课中,绝大部分教师关注了学生的课堂生成,目中有“人”,教师能及时捕捉和灵活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们关注写法,大部分教师能较好地找到课文的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课堂上,关注了学科方法的渗透,能立足文体展开语文教学。较好地将教学策略转变成了学习策略,实现了教学统一。教学时,教师们能够较好地把握学段特点与文体特点。低段注重识字写字,策略多样,富有情趣;中段突出自然段教学,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用词炼句,感悟写法,力求实现言意兼得;高段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扎实落实,让学生有法可依,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方法、形成能力。教师能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力求让学生经历学习全过程,即:感知-理解-巩固-实践-创新。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频频闪现,看到了学生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和专注的学习态度。

在肯定青年教师成绩的同时,评课专家也给参评教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教师给学生留出更为宽松的自主学习、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更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低年级要更加关注一类字的教学,准确区分一、二类字的教学目标,更多体现识字教学中形义结合的教学特点。要考虑课堂容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每一个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发展。

参加本次“京师杯”语文学科评优活动的专家有:海淀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柏春庆老师、牛玉玺老师,朝阳教科所樊玉亭老师,北京市特级教师陈延军老师。我校马校长、贾主任、学校语文教师、其他学科部分教师以及甘肃省榆中县的六位校领导也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