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接力: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4年 03月 31日 浏览: 打印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摘自《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蓝图——就“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访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国务院最近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这一计划中,提出要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它勾画了包括德育、课程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以及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体、卫、艺等方面的发展蓝图。在新振兴计划颁布之际,记者就“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

  记者:新世纪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它与“跨世纪素质工程”是什么关系?

  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近年来摆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素质教育思想正逐步深入人心,广大教育工作者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但是从总体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2000年的《教育振兴计划》中,就提出了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我们应该看到,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懈的探索和不断的努力。新的教育振兴计划再次提出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重视和坚强决心。在新世纪里,素质教育要“承上启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继承以往成绩的基础上创新创优,做实做好。

  记者:“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请谈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

  答: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2000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后,各地在提高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

  ——积极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公民道德素质在不断提高;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工作初见成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得到加强。2000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后,修订并颁布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工作普遍加强。

  记者:目前德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您能具体谈谈吗?

  答:中小学德育工作在适应社会发展、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挑战方面还存在差距,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中小学德育的期望还存在距离。主要表现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没有得到遏制;学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意识还没有普遍树立;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育人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工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记者:2004年初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会后德育工作有什么新的动向?

  答:这次会议后,教育部部署了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后将主要落实3项具体工作,一是颁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诚信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重点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新《守则》、《规范》的贯彻落实工作;三是将德育工作作为今年督导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对各地的督促检查工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表后,教育部正在部署各项贯彻事宜。

  记者: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个重头戏和核心环节。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请您谈谈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情况。

  答:1999年,经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国家财政为此实际投入6000万元。

  2001年,在国务院的直接指导和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以下一系列有关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基本形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框架。到2003年9月,实验规模已扩大到1642个县(区、市)(新增实验区1072个),全国有3500多万中小学生使用了新课程。

  从两年多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收获看,实验区中小学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其预期效果逐步呈现,并正在发生着深刻、喜人的变化。如: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广泛开展,蔚成风气。广大实验区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并作为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各地教育部门课程改革的组织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显著提高。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的工作部署,2003年秋季,在两年多试验的基础上,组织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有关文件;2004年秋季,认真总结国家和省两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经验,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广泛的交流。在此基础上,正式颁布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文件,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记者:“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涉及了基础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请就其他重点问题做些介绍。

  答: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还提到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问题,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都是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面对的问题,新的振兴计划对这些工作做了解释和部署。《行动计划》关于素质教育工程的内容比较翔实,同志们可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领会。(本报记者 苏婷)

在新课改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新登场,正在各地有序铺开。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在改革过程中,有探索,也碰到了问题;有欣喜,也有困惑。

  加强教师培训,努力创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师资队伍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为保证教师顺利进入新课程,全国有1.6万余人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培训,有200多万人参加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还为372个“国贫县”组织了有数十万教师参加的新课程培训。基本实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和发展,一次性的岗前培训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帮助教师及时解决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制度保障。现在提出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其核心要求是:注重教师在实践中的学习与反思;建立在中小学校内部和校际间教师合作开展教学研究的机制;组织高师院校、教科研部门、各级中小学教研室的专业研究人员深入中小学,与教师共同研究课程改革实际问题,发挥专业引领和指导服务的作用,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的组织,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目前,广大实验区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并作为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

  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

  为贯彻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各实验区正在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的改革。

  日常评价改革。各实验区正在改变仅用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探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在学业考试方面,从单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试,转向既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十分重视对学生理解、迁移和应用能力及实践和操作能力的考察;改变仅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要求家长、学生都参与评价;改变仅依靠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同时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评价方式既有纸笔测试,也有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为使日常评价与考试更具科学性,更加客观、公正,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各实验区正在积极探索,以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中考改革。在2003年4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中考改革探索的基础上,2004年,将有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新开始进行中考制度改革。这一改革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初中毕业考试改革中,学业考试的命题将根据新的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各实验区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

  目前正在通过17个实验区的考试改革实验,探索、积累经验,为2005年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本报记者 苏婷)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环境。

                         ——摘自《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德育——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

  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决策,是中国教育的既定国策。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艺术审美等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对于广大中小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一系列基本素质的培养。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一系列良好习惯。因此,培养中小学生优良的素质,必然包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养成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点。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中小学生良好的基本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是第一位的。而良好行为习惯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个人思想品德的有效载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个人良好品德形成的标志。如果说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培养良好习惯则是素质教育核心的核心。

  我国的教育一向有重视德育的传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德育工作始终列在教育的首位,并取得显著成绩。然而,中国德育的缺陷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道德似乎仅仅成为了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和高谈阔论便可以得到高分数,甚至成为可以升迁的敲门砖。

  其实,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要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行为,更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习惯的培养,是增强中小学生德育实践性的基本途径。习惯培养在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在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不良习惯让人终身受害。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一种有效的道德资本,而不良习惯就像是一笔偿还不清的债务。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而言,德、智、体、美不是机械割裂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融合的结果就是人格。素质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健康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经过长期培育。在健康人格的培育中,一条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就是塑造形成各种人格的特质所需的相应行为,以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作为人的第二天性,与素质本身就有相通之处。二者都是指后天形成的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品质。在一定意义上说,习惯就是素质,而素质总会顽强地通过习惯表现出来。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优良素质形成的重要标志。因此,把中小学生优良的基本素质要求转化为一系列行为准则或规范,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相应的良好习惯,必然有利于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组长)

链接1 七大策略为校本培训保驾

  深圳市松坪小学所在的南山区是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他们的校本培训有七大策略:整体推进策略,即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专题研究策略,就是分清轻重缓急,采取专题探索、重点突破的办法,把课程改革分成若干个子课题开展研究;案例研究策略,是对具备全程性、思想性和全面性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每一次研究,要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渗透了什么教育思想,其中隐藏着什么操作技巧和艺术,从中可以提炼出怎样的结构或模式;变式转换策略,是对校本培训的若干要素予以不同的排列组合,使其产生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使校本培训更加生动活泼且具实效,常训常新;问题会诊策略,包括集中会诊、反复会诊、定格研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制度控制策略,是通过一定的条例、规章制度,使课程改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考核评价策略,即把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态度与实际成绩纳入到他们的学期末考核。

链接2 积极探索评价制度改革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小学经过两个学期的改革实践,在评价的理念、方法等方面做出了一点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是注重以“做人做事”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注重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

  三是注重以能力为要点的学科培养目标的落实。随着课改的深入,北京小学陆续出台了以能力体系为要点的各学科培养目标,评价也体现了由“知识体系”向“能力体系”转变。

  四是注重评价氛围的共同创设。该校的评价不仅有教师、家长的评价,还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目的是共同创设一种评价的氛围。

链接3 坚持生本原则 推进中考改革

  2003年,宜昌市拉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坚持生本原则,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努力实现重在发展的多项功能;试题立意高远,凸现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深化开卷考试新方式,研究应用开放性试题的新方法;试题背景关注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地域文化,努力创设真实的情景,鼓励学以致用;试题呈现形式规范精美,处处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人性的关爱。这样既有利于激励教师投身课程改革,引导学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学习方法,获取相对完整的知识,达到毕业水准,又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的合格新生。

  《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3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