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尊重教育 老师先学会平视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4年 04月 10日 浏览: 打印

 中心事件

  一年一度的“尊重教育———基础道德课题研究汇报会”日前在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反思以往的教育习惯,从而找出横亘在师生之间的一些“障碍物”。

  十年前,一个崭新的名词“尊重教育”走入了北京东城区的14所试点中学中,其教育体系涵盖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知识、尊重自然五个维度,核心是教育孩子们“从平等开始学做人”。

  十年过去了,一拨一拨的孩子在平等与尊重的氛围中长大了,尊重教育课题的“试验田”,也由东城区的十几所中学拓展到北京市,并走出京城,来到南京、秦皇岛……尊重教育与其他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受教育对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而恰恰先是教育者本身:是教师先学会了蹲下来倾听孩子的话语;是教师在对学生“训话”之前先说“请坐”;是教师先学会了用双手把课本递给孩子;又是教师在迟到后按对学生的规矩“罚唱歌”……

  此次研讨会,又是由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走上讲台,来谈他们是如何打破老师对学生“从来如此”的教育习惯的,当所有的人都视这些习惯为“正常”时,鲁迅先生发出的“从来如此就对吗”的诘问在这里“重现”。

  1

  倘若是领导的本

  我还敢扔吗?

  一天,两个同学来找北京地坛小学的杨继军老师。一个说:“老师,他扔我本儿!”说着,把一本湿漉漉的、沾着泥水的本子拿到她面前。那个同学嗫嚅着:“我……我想学您,一扔就准。”原来,他在学杨老师扔本时,本子掉在了地上,恰好地上刚洒了水。

  看着这沾满了泥水的本子,杨老师第一次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以身作则”。她在学生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时为了省事、图方便,发本时她总是扔过去,她能准确地把本像小鸟一样,不偏不倚,扔到全班大多数学生的课桌上,还自我感觉挺好。

  现在,面对着这湿漉漉的本子,她陷入了深思。她这样随手一扔,扔掉的究竟是什么?她给学生们做了什么榜样?一位哲人曾说:“人受到的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这回,杨老师受到了很大震动———是在心灵上。是什么让她这样“潇洒扔一回”呢?第一个原因当属习惯使然。不光是她,每一位当老师的,在发本的时候,都把本子轻轻地放在同学的桌子上吗?第二个原因是图省事、方便快捷。但她认为这件事归根结底,是没有重视学生!认为他们年纪小,不把他们当回事。她说:倘若坐在座位上的是领导,是老师们,我还敢这样“潇洒扔一回”吗?我现在在教育学院继续学习,如果我的老师将我的本扔给我,我一定不满意老师的这种做法。中国自古崇尚儒家之道,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儒家的那种“三纲五常”的关系,反映到发本这件事上就是老师认为自己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利,在学生面前可以随心所欲。   这件事发生后她认识到:即使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不能轻视他们,从那以后,她就一直轻轻地、轻轻地将本子放在学生的桌子上。即使是让学生发本,她也不让学生扔本,她要让学生们从日常的小事中学会对他人的尊重。要知道,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

  2

  教师能否先向

  学生问好?

  清晨,张晓曦老师迈进了北京第二十四中学的大门。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学生,她亲切地对他说:“你好。”学生诧异地四下看了看,摸了摸脑袋,愣在了那里。“你好。”她又微笑地问候了他。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向他问好时,他惊喜地也问候了她,随即喜笑颜开地跑开了。

  这是张老师第一次向学生问好,没想到给了学生如此的满足。作为老师,多年来总是学生主动向她问好。而在与学生之外的其他人交往时,她都会不假思索地主动打招呼;但如果面对的是学生,她的这一良好习惯却不见了。她每天要面对好几百个学生,每天至少能听到好几十遍“老师好”,在理所当然地接受学生的问好时,她或是例行公事地点点头,或是敷衍地一笑,或是像没听见一样,面无表情地扬长而去;很少停下来,微笑地回应一声“你好”;更没有像刚才那样主动地向学生问一声“你好”。

  原因何在?她认为是自己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在作怪。师为上,生为下;为师的尊严是万万不可冒犯的。因此,学生只能向老师问好,老师不可以主动问候学生。而许多学生对老师的问候,已经不是一种礼貌行为,而是对校规的遵守。老师对学生的问候敷衍乃至视而不见。

  对于学生人格的养成来说,老师的一言一行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力。学生第一次向老师问好时,老师的不屑一顾也许会让他不解、困惑甚至伤心;第二次、第三次……屡屡受到冷遇之后,他便会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再以后,就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固定的观念:下对上必须讲礼貌,上对下则无礼貌可谈。学生便会如法炮制,正所谓“有其师必有其生”。他不懂得尊重别人,他的人格也是不健全的。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在当今这样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即使他满腹经纶,最终也只能孤军奋战,一事无成。   “你好”简简单单两个字,当她第一次对学生说时,心里确实也犯嘀咕,很不好意思开口,第二次说就觉得自然多了。不难呀,为什么不早这样做呢?接下来的日子,她对主动向其问好的学生,礼貌地向他还礼;对不主动向她问好的学生,她会主动地向他问好。不出几天,好多老师都说他们班的学生比以前有礼貌了,她觉得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原来融洽了,他们把原来不曾对她说的,不曾对父母讲的话都告诉了她,这也是“尊重教育”给张老师和她的学生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3

  能不能把喊“报告”

  改为敲门?

  在通州区运河中学杨凤军老师的班里,学生享有与其他学生不同的“特权”:进办公室只用敲门而不用喊“报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话还得从头说起。在班主任工作中,杨老师发现教师办公室中进来的学生有两种,一种是被教师叫到办公室的;另一种是有了问题主动到办公室与教师进行交流的。以下是两种熟悉的情景。

  情景一:“报告”,一个稚嫩的声音响在办公室门外,屋中的四位教师正在工作,声音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效果,“报告”再一次响起,但已经有了些许胆怯。终于一位教师抬起头环顾一下其余三位,见无人理睬才发出短短的一个字:“进”;一位高一年级的女生推开了门站在门外,“老师,我找班主任。”“谁?”一位教师问道。“是吴老师。”“不在。”“噢,老师再见。”“再见。”

  情景二:办公室中四位教师正伏案工作,门“吱”的一声被推开了。四位教师同时抬头,一齐向门口望去,一名高个子男生一手握门把手,一手抵着墙,微屈着身体,头探进门内张望着,一位老师问道:“找谁?”男生快速说了两个字:“不在。”头不见了,门关上了。“这学生,也不知道喊报告。”一位教师说。“这是高三(5)班的学生,可能是找班主任。”“高三的学生也应该喊报告呀,没有礼貌。”

  这样的情景在办公室每天要频繁发生上百次。小学生进办公室一般会喊“报告”,而高中学生极少喊报告,他们走进办公室往往是“推门而入”。原因何在?   一、学生进入办公室大部分是有问题,尤其是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和成长过程造成的学习问题多,情绪波动频繁,和熟悉自己的教师沟通、交流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进入办公室必须喊“报告”的规定,使一些有了问题的学生望门却步,试问:有多少学生在办公室的门前,喊完报告,因为老师没有听见而被“晾”在门外。办公室的“门”成了学生虢淌χ湟坏滥岩钥缭降恼习ι涞恼=涣鞅徽獾馈懊拧钡沧×耍旃抑械姆岣蛔试幢徽獾馈懊拧狈獗樟恕?br>
  二、个体从幼儿到成年的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是逐渐加强的,当内在的自我形成时,他们需要平等的人际交往。有强烈自尊心的高中生,更要求人格的平等,“报告”对他们来讲已经难以启齿,当自信心在办公室的门前遭受一次次打击时,“报告”两个字使他们体会到了不平等,于是“推门而入”成了他们用来抵消这种感觉的外在表现。

  杨老师认为,学生军训时必须喊报告,因为军事化的管理是纯粹的上下级关系,是军人绝对服从的要求,而师生关系更多是在平等交流中相互学习。为避免学生报告后被“晾”在门外的尴尬和“推门而入”的不良行为,他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一、在办公室总是选择最靠近门的地方就坐,便于学生到办公室找他。而一旦有学生的报告声,他会立即回音:“请进”;避免报告后听不到的伤害。

  二、在他所教班级郑重宣布,到办公室找他不用喊报告,但请敲门;学生对他的提议感到很惊讶,纷纷议论:“真的不用喊报告吗?”他再一次严肃地说:“不用。”

  三、在自己的办公室门上很认真的贴上“尊重从敲门开始”;因为朋友式的会面,一定要敲门,这是礼仪,这是进入别人领地时相互尊重的需要。

  杨老师认为:改报告为敲门,是教师对学生独立人格的承认,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平等。它在于:

  一、变“报告”为“敲门”,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通畅了;课间,自习,办公室的敲门声不断,“问”成了班风;“问”使学生的成绩提高了,“问”促进了班级的整体提升。办公室成了学生的资源库;谁“点击”次数多,谁占有的资源就多,谁的问题解决的就好。

  二、办公室的“门”成为平等交流的起点,办公室的“门”也成为学习尊重的内容,学生和老师的关系真正的平等了,亲密了,和谐了;办公室的其他教师在惊讶之余,也在所教班级提出敲门的号召,鼓励学生走进办公室。简单而又正常的敲门使学生的地位提高了,也使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高大了。   高考成绩发布的前天,全班学生到杨老师家做客,他们说:和您在一起,我们考什么成绩都高兴,都能接受。进办公室敲门,驱散的是学生心灵的阴影;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正尊重;解放的是传统教育对学生的束缚。

  4

  班主任也无权

  占用教学时间

  北京市阜成路中学的庞春泉老师做班主任久了,感觉班级就像家一样。在他的英语课上,看到班级卫生不好也想说,听到科任老师反映的问题也要说,唠唠叨叨,有时一说就是十几分钟。终于有一天一位学生对他说:“老师,在您上课的时候,我希望更多的是听到您的英语课……”当时他的脑子一下就蒙了。他扪心自问:难道真的是我做错了吗?我可是班主任啊?!

  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想通了:他告诉自己,虽然我也是一个班主任,管理班级是我的义务,但是应明白履行义务要有一定的场合。

  “而铃声一响起我就是任课教师!”

  “铃声响起的时候就是下了一道命令———我该上课了。如果我在上课期间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缩短了教学时间,剥夺了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他们该向谁来讨还这失去的光阴?而且这样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情绪,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主动配合我的教学,引起我的不满,在我压不住火的时候,我又会劈头盖脸地教训他们,形成课堂教学效果的恶性循环,整个的一节课就被彻底地毁掉了。这样下去我究竟要毁掉多少节课呢?

  “我感觉管理班级是我的义务,可是在我上课时尽自己管理班级义务的时候,却同时又失去了一种更珍贵的东西———责任感。因为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损害了学生的权利,我在行使义务的时候,损害了学生的义务。我想当我的权利义务与学生权利义务相冲突的时候,我更应该反思自己,多为学生考虑,尊重学生的权利,如果不这样做,学生永远是最终受害者。”

  庞老师分析道:作为班主任的我为什么能够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训斥学生?那是因为我的做法给了学生一个信息:“我是老师,我有权利,所以可以随意去占用学生学习的时间。”社会上这种滥用职权的事情还少吗?我只不过是这种现象的延续而已。班级的学生班干部学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的东西,也时常发生滥用职权的现象,我也曾经批评过他们,而我所做的不正是在培植着这样的种子吗?作为老师的我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的是一种滥用职权,权利与责任不分的不健康人格。   所以他告诉自己:“铃声响起我就是任课教师!”他要从铃声做起,铃声响起,他无权说其他的事情,他的权利就是讲课,他的义务也是讲课!

  5

  没错的请趴下

  犯错的请举手

  学生犯错,几乎在每一天、每一个教室上演。学生犯了错,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教师,又该怎样处理呢?

  在通州运城中学蔺海霞的化学课上,一天她正介绍新型化学隔音材料,还结合物理声波知识介绍了一些化学材料的隔音功能,同学们也好奇地发出各种声音。“大家安静,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下一个问题!”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大家立即安静下来。突然一声尖锐的口哨声打破了教室沉静的气氛。她马上回过头来,怒视着大家:“刚才的口哨声,是谁发出的?”她急促而大声地询问,她看到的是五十几双各样的眼神:有的是无辜的,有的是诧异的,有的是好奇的……“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呢?”10秒钟过去了,20秒钟,30秒钟,1分钟过去了,她依然没有得到任何答案。

  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她镇静而严肃地向同学们说:“请同学们把双臂放在桌上,戴眼镜的同学摘下眼镜,大家把头趴在双臂上。”同学们迅速地按照要求去做。“相信同学们是诚实的,谁吹了刚才的口哨,请你把手举起来。”她语重心长地说。10秒钟过去了,20秒钟,30秒钟……这时她终于看到了一个坐在后排头趴得低低的男生试探着挪动着自己的手,举起来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来,终于把手举到了半空中,只是那么不到10秒钟时间,他的手又逃似的消失在空中。老师的心豁然开朗,为那个同学而感到高兴,也为这短暂的两分钟内的“举手”教育效果而感到欣慰。之后的化学课在良好的气氛中进行并结束了。几天后这位同学主动找到老师,说他没有想到这种处理办法。他诚恳地说:“老师,我错了,我觉得您真好,您等着看我的表现吧!”老师微笑地对他说:“我为你那次在对与错的心理测验中取得胜利而感到高兴,你是勇敢的,相信你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取得更多的成功。”在那次事件后,她惊喜地发现,那位同学在课上纪律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这个班的课堂学习气氛也越来越好,她和同学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后来还有的学生这样对她说:“老师,您那天‘举手’的招儿是怎么想出来的?同学们特佩服您!”“我们总觉得您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上您的课。”   是啊,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蔺老师反思道:对待犯错的学生,实行严格的教育,这本无可厚非,也是多少老师惯用的做法。但是许多老师只知道发泄一时的愤怒和怨气,却不去想这种做法的教育效果。记得在大学的师德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老禅师,夜晚散步时见墙脚有一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人违犯寺规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听了老禅师的话,小和尚辗转反侧,改过自新,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小和尚不是因他的错误被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把宽容列为教师必须学会的一种教育方法。而我则是在尊重、宽容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换位的思考方法走近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在举手教育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的不仅仅是面子,而更有价值的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对真善美和假恶丑进行判断和选择。”

  6

  用尊重的理念

  反思教育行为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闫玉双老师说,有人说,中国进行的是“听话教育”。这种教育习惯是与几千年以来所形成的身份等级和人身依附密切关联的。“听话教育”判断事情的标准是让老师、家长满意,体现上面的意图。这种做法就像打开的伞一样,伞面有多大,下面就能笼罩多大,下面是由上面决定的。但是,再大的伞面也是有限度的,也不可能笼罩所有,为什么不能人人撑起一把自己的伞,自我追求合理的建构,并使自己不断提升呢?

  我们有太多的习惯需要反思!这些习惯,显然阻碍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实施“尊重”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有什么样的理念将决定他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反思习惯,就是从教师的角度,用“尊重”的理念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引导老师对身边的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小事或现象进行思考;不把自己当做训导者;改变原来的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来思考。   尊重教育研究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老师们冲出自我禁锢,抓住瞬息即逝的火花,并不断地强化它。老师们把对“尊重”的理解转化成教育实践活动:不窥视学生;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看世界;让迟到的学生安静地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好;不说“差生”;教育需要有人情味的语言;尊重差异就是爱护资源;请学生坐下谈话;不搞分数排队;批评一点不影射其他;走下三尺讲台;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培养质疑,鼓励提问等。虽然讲的是十分具体细小的事例,但是,背后所反映的是对尊重,对道德,对做人,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有人说,中国不缺少智者,也不缺勤奋刻苦者,所缺乏的是激情满怀活出状态的人。尊重教育就是要尝试培养出激情满怀活出状态的人。

  7

  尊重教育何时

  不再超前?

  尊重教育刚起步时,中国社科院李顺德教授说:尊重教育就国情和教育界的现状,至少超前15年。但教育就该具有前瞻性。

  他说,计划经济强调的是安排和服从,需要的是具有归属性人格的人。而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和选择,需要的是具有自主性人格的人;应把做何种人的选择权交还给人自己。

  我们今天面向明天的教育,应该培养能够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中生存和发展的人。自立、自律、自强,同他人和社会保持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包括互助合作、对社会多样性的包容态度。我们以往的教育太喜欢把潜台词当台词,好的影响是人的社会责任感强,负面影响是“人格手段化”,造成双重人格。

  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教育了半天,一出校门就变,一出国门就变。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回到人。

  等到尊重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全面“开花”,不再是“试验田”时,尊重教育才真的不再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