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整合课为什么叫好不叫座?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4年 03月 29日 浏览: 打印

●如果课程整合研究只涉及个别教师、个别教材内容,昂贵的投入只是为了提升形象,技术应用仅止于典型课的比赛或为课题总结提供案例,而不去研究其可行性,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失去了意义。

  ●多媒体手段有独特优势,但是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不能割裂。

  ●不能指望现代媒体可以代替一切,很多生动的东西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观摩与交流,在探索课程整合的途径、方法,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和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的探索中,一批操作性较强的课例在知识呈现、学生学习和教与学的互动方式上展示了课程整合的发展前景,在教师培训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

  尽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也有专家归纳总结模式,还有普遍看好的整合案例,但整合课并没有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

  原因何在?出路何在?

  原因1 脱离实际应用 盲目追求精品

  本来,整合课的观摩和交流旨在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关联方式,促使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合理的应用。

  用具体的课例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操作方式是课程整合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个别案例的研究起步也是教师成长的必要过程,这是各种观摩、交流活动存在的土壤。

  最初,整合课的观摩、交流的确比较注重实际应用,但随着观摩、交流活动越来越多,“做秀”、“表演”以及功利成分也愈来愈浓。教学研究、模式探索变成了一节课的“打磨”过程。想让谁“红”,就组织教师、专家一块儿“攻”一节课。为了一节课,有些学校搭上了一两个月甚至三四个月的时间。曾经有一所学校为了让整合课评上奖,教师提前半年就不上课了,全力以赴,打磨精品。

  随着观摩课越来越高档,大家的味口也被越调越高,越到后来越不是那回事儿了。就说课件吧,今天你用交互多媒体课件,明天我花几百几千块钱请专业公司制作三维动画;今天你用BBS,明天我就上互动平台。这样一来倒让人们生出许多疑虑,课这样上下去行吗?

  “整合课当然好看,但是仔细想想,即使像我们这样的学校,有几个老师能够这样上课?”一所重点学校的教导主任这样说。

  上观摩课的教师也忧心忡忡:“每节课都这样上,我们就完了!”

  整合课的观摩和交流活动一旦成为名利的角逐场,整合课也就变了味儿。

  整合课的观摩和交流是为了探寻其普遍实施的意义。如果课程整合研究只涉及个别教师、个别教材内容,昂贵的投入只是为了提升形象,技术应用仅止于典型课的比赛或为课题模式的总结提供案例,而不去研究其可行性,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失去了意义。

  原因2 学校互相竞争 资源难以共享

  资源的交流是整合课观摩比赛的目的之一,但现在学校之间的软件共享几乎找不到例证。看看观摩课下课铃响后,上课教师学校的技术人员眼疾手快地删除计算机上的软件,就明白了这样的话:“只要学校之间存在竞争,共享就不可能完全实现。”

  这不能都怪教师。当你花费大量精力制作的软件被拿去共享后,既不通知你一声,又没有任何表示,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于是,教师的开发成果更多地成为“家传秘方”,低水平重复开发也就成了普遍现象,小“圈子”里的“惟一、第一”的陶醉不时可见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资源不交流就失去活化的土壤,不要多长时间就没有了价值。庆幸的是,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原因3 技术喧宾夺主 学科成为配角

  近期不少研究者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要“回归学科”,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探究,学科的特点和功能不能削弱。这并非杞人忧天。有一节小学语文《葡萄沟》的课,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歌曲,一会儿查询葡萄干生产工艺,教师还设计了孩子画葡萄、品尝葡萄干的环节,忙活了半天,惟独忽略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朗读感悟,整节课因技术应用不合理而支离破碎,有意无意间语文上成了活动课。

  “现在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

  不少教师对整合课出现的目标偏移感到迷惘。比如有的课,教师大部分时间坐在讲台前操作电脑,学生不是打字,就是读屏幕上的电子文档;阅读课学生居然不带课本,用电子文档替代对印刷文本的精读细品。师生、生生互动都用耳机、麦克风,怎么看都像是远程教育的情景。有节语文课,45分钟被切成几段师生通过BBS的交流过程。多年从事语文学科研究的专家也莫名其妙:“语文课教师为什么不走到学生跟前,教师应该和学生零距离呀!”

  当很多参赛课把着力点放在技术手段如何出新的时候,一线的学科专家对此颇有异议,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不光是网络,多媒体手段有独特优势,但是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不能割裂。”

  一位前几年就着手整合课探索的教师说:“网络环境中的语文教学似乎走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导入,发现问题——上网,解决问题——收集整理资料——网下交流。搜集资料替代了语文的朗读感悟,留言板、BBS交流、在线聊天替代了语言表达的培养,这是误区!”

  专家分析问题的症结时认为,“有些课不成功不是使用信息技术的错,主要是教师基本功不扎实,不理解教材,或对‘整合’理解片面造成的。”“教师把热情过多地落在涉及具体技术手段上,在什么地方用,用多少次,好像用得少了就不是整合,用不出新招数就不够档次。”一些教师的探索历程也表明,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的早期一般都会引起过高的期望值,假如教师对学科不能够“通透”,学科特征、学科知识技能的把握有问题,就可能产生目标偏移。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一位老教师的看法是:“基础的东西还是要把握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理解学科教学的功能,根据课程目标、学科属性、学生需求,在产生需要后再选择手段,哪个是最必要的,效果是最好的,应用到什么程度。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很好地融合。”

  出路 课程整合探索 应当返璞归真

  整合课“该用什么用什么,什么有效用什么”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当年,有人预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书本、黑板、粉笔将被彻底取代”的时候,陆军指挥学院的邓祖道教授就有了“书本、黑板、投影、计算机网络‘四代同堂’”的主张,那是在一线教学中得到验证的实实在在的经验。

  在最近举办的一个观摩交流中,不少评委面对整合课中出现的误区指出:“不能指望现代媒体可以代替一切,现代化手段并没有包容全部。很多生动的东西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从对一节课的精心设计,到更高视角看课程整合,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整合可以发生在有指向性的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不仅发生在教的过程中,也发生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发生在教学的各种准备活动中。也发生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发生在各种教学资源材料的准备中。

  很多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也提出:“学生课前在网上收集到的资源拿到课堂交流,以及课后的深化拓展,同样是整合。”关注学生的权利,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课程整合就有了新的生长点。(张鹏)

  链接 八岁“能读会写”实验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八岁‘能读会写’的语文教改实验”,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以往各种成功实验的相似性进行归纳、综合,将信息技术引入实验,尝试把学生识、读、写的发展和网络环境建立起关联。在经历了3年多的探索后,课题研究已经从关注技术实现和个别教师的可行案例,向建立实验的完善系统发展。

  支撑实验的资源建设,从个别课件开发向根据学生需求提供服务的方向发展:一年级识字量达到阅读写作的基础后,学生有了写作的愿望而又无法手写时,就开发出网上“留言板”让他们“畅所欲言”。发现学生最初的阅读表达和成语故事有关系,就提供“成语故事库”,让他们在自己建“库”的过程中促进读写。有学生长于用诗歌抒发情感,就让他们在“一天一首小诗”平台上“出彩”。二、三年级的学生可以洋洋洒洒发表大块文章了,就给一块“文学儿童园地”让他们施展。当评价激励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时,马上建立“电子成长袋”给他们加“油”。实验把为应用服务作为资源建设的目标。

  课程设置和内容也做了系统规划。校本课程开设了拓展阅读,学生自选书目和教师推荐结合,网络浏览和印刷文本阅读结合,网上交流和班组故事会结合;低年级信息技术课安排“电子简报”的制作,配合语文学科的单元阅读,让学生在完成专题电子作品的同时,获得综合学习的能力。三年级学生学了《蜜蜂》一课后,教师设计了与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联动,让学生到田野观察、捕捉昆虫,写故事、写诗歌、编短剧描述感受,到互联网上查找昆虫资料,到新华书店购买《昆虫记》,这些都成了主题探究学习的组成部分。

  实验班的课堂各种教学手段都得到充分运用。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给学生提供上网的机会和条件,提倡用最方便的技术实现丰富的过程,学生可以学得丰富多彩。追求在常态中的应用是实验教师的共识:键盘输入和学习拼音、识字结合,写作、阅读和网络有关,评价也经常利用网络进行。

  随着实验的深入,教师们逐渐形成这种共识,课程整合的根本是学生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关键,假如每次对外课都要反复准备的话,无疑是在挤占学生的发展空间。

  《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29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