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实验小学教师赴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送教活动圆满完成
5月4日,北师大实验小学贾红斌、吴莉荣、许祎玮、周欣四位教师应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邀请,参加为期两天的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本次“京·禾”两域教学研讨活动,旨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能力提升、思维发展的助推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借此交流研讨活动,共享北师大附校平台名师、骨干教师精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精湛的教艺。
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的成国志校长及其他校领导、老师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我们的示范课及讲座,深度推进南湖附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把北师大实验小学吴建民校长主编的一系列书籍赠送给了北师大南湖附校。
教学研讨交流分两天进行:
5月5日是数学、科学专场。数学学科分别由北师大南湖附校的孙雪芹老师与我校的周欣老师做数学展示课。周欣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有趣的推理》,通过这节课希望学生们能够了解推理的要素,熟悉推理的方法,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课后和在场的老师们分享了我们基于学科整合环境下的两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老师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以后有机会到我校继续深入地学习了解。
科学学科分别由北师大南湖附校的钱利伟老师和我校的吴莉荣老师做展示课。我校科学学科吴莉荣老师执教的内容是《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一课。吴老师围绕 “植物果实的结构决定了传播方式” 这一主要概念,从学生日常熟悉的材料引入,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关注植物果实的圆形结构与滚动距离的关系,初步引起学生关注果实的外形结构。之后利用有层次的学具,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果实结构和传播方式的关系,再通过验证反推等方法加深认识,最后得出结论。整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探究,一小时课程结束后,学生表示意犹未尽。课后,吴老师又做了有关现象教学的讲座,与在场教师们进行了交流与互动。最后南湖老师表示此次交流活动把北京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一种子散播到了南湖。
5月6日是语文、英语专场。语文专场分别由北师大南湖附校的菜惠英老师和我校的贾红斌老师做语文展示课。贾红斌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五下的讲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贾老师借助这篇课文,引出了如何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如何了解人物的方法,授之以渔,将学习知识与运用策略紧密结合。借助学习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深度阅读中来,学生们通过填写双气泡图、气泡图,并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他们深刻地理解并认识到了德国人爱花、养花的与众不同,认识到“美丽”不仅指花、指美景,更指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指一个民族的伟大襟怀。贾老师恰当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品析词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德国的美丽,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这美丽景色背后的人性之美。指导学生写批注并不断修改批注,促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季老对德国的感情,贾老师给学生补充了《重返哥廷根》这篇文章,通过阅读补充文章,学生们理解了季老为什么把德国称为他的第二故乡,并深刻地理解了季老为什么会做一个思乡的梦,而这恰恰是文章的思想感情所在,季老就是怀着赞美、热爱、感激与留恋之情写的这篇文章。学生们深刻的感悟与精彩的表达,令人赞叹!他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了所以然,达到了精神与智慧的共同成长。课后,贾老师做了《传承文化 启迪智慧 塑造人格》的讲座。
英语专场分别由北师大南湖附校的马艳闻和我校的许祎玮老师做展示课。我校许祎玮老师执教的内容是Tiger’s Family一课。结合我校与北师大外文学院多年共同合作开展的阅读课题研究,许老师将绘本故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模式以示范课的形式进行了鲜活的呈现。在本节课中,许老师结合绘本故事内容,运用风趣的语言,恰切的提问,真诚的反馈,智慧的追问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进行积极互动和主动建构,同时渗透语音教学与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整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活跃、妙语连珠。课后,许老师又做了有关绘本故事教学的讲座,与在场教师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听课和讲座,南湖的英语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研究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大家在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和如何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思考。
北师大南湖附校成国志校长代表学校感谢北师大实验小学四位教师的学科引领,希望我们两校每个学期都进行一至两次这样的交流研讨。
为期两天的交流活动结束了,我们收获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难得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我们会更加努力探索,教研之路没有尽头,我们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