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第十一届“京师杯”语文学科教学评优活动
2016年4月6日至8日三天,我校举行了第十一届“京师杯”语文教学评优活动。本次评优活动的主题是“创高效课堂,促智慧成长”。
我校本部6位青年教师与昌平分校3位青年教师共同参加了这次评优活动。李宁老师讲授一年级识字课《车的世界》,顾丽丽老师进行《鲜花献给______》的习作指导,赖国凤老师讲授二年级阅读课《南辕北辙》,刘烜老师讲授三年级阅读课《装满昆虫的口袋》,王乐之老师讲授三年级阅读课《何氏献璧》,翟红丹老师讲授一年级阅读课《燕子妈妈笑了》,张晓艳老师进行绘本阅读指导《我有友情要出租》,郭琴老师讲授四年级阅读课《永生的眼睛》,丁昕老师讲授古诗课《早发白帝城》,这九位青年教师独立备课,他们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力求使自己的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评优课中,老师们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结合,个体学习与集体研究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相结合。老师们目中有“人”,能及时捕捉和灵活处理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识字课上,老师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利用插图、多媒体,将课内识字与课外学习紧密结合,创新使用教材,让主动识字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课上,大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促使学生将知识形成网络,发展学生思维。为了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老师们恰当地补充了资料助读,使学生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经历了读书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了学知识、懂道理、长才干的目的。
教师们还关注了学科方法的渗透,能立足文体展开语文教学。较好地将教学策略转变成了学习策略,实现了教学统一。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频频闪现,看到了学生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和专注的学习态度。
在肯定青年教师成绩的同时,特级教师陈延军也给参评教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识字教学要扎实,特别是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的指导一定要细致,要关注书写是否正确,也要关注学生书写的美观程度以及书写速度。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入手,注意情境营造,情感激发。教学时给学生留出更为宽松的自主学习、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更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教师授课要考虑课堂容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每一个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发展。
本次“京师杯”语文学科评优活动的评委有:北京市特级教师陈延军、贾红斌老师以及北京市骨干教师陈向伟老师。我校领导及部分老师参加了本次“京师杯”语文学科评优活动。北师大教育系二年级本科生也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