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北师大实验小学世界读书日举办专题讲座
为了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让老师们感受、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4月23日,在第2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特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勇教授到校为老师们进行了一场“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讲座中,徐教授以“传统文化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为切入点,说明传统文化教育,虽然不直接养成某种特定的技能,但它实际上是从更深刻、更高远的层面,做的是一种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只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使我们的后代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只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使我们的后代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亲近、认同这个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只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我们后代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中,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徐教授用生动的语言,详实的资料,细致的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通过他激昂饱满、字字珠玑的演讲,让我们的老师们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讲座中,老师们认真聆听讲座,详细记录知识点,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会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谢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老师们认为“在世界读书日举办这类活动非常有意义”,“以读书为主题,结合了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老师们也非常乐于参与,很受教育”。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千百年间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树立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也包容着“言必诚信,行必忠正”的行为规范。传承这些精神,是树立一个文化大国,培养当代人精神信仰的重要方式。
此次培训,帮助老师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使老师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文化传播与文化教育活动中来。
撰稿:王艳玲
照片:甄岳鑫
供稿:王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