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圆满完成乡村教育振兴北师大帮扶启智工程小学项目组第三期“种子”教师跟岗学习指导

来源: 作者:刘莹等 发布时间: 2024年 06月 26日 浏览: 打印

为了落实“乡村教育振兴北京师范大学帮扶(启智工程)”小学项目组新学期项目计划,北师大实验小学于2024年5月20日-5月24日,组织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白银市靖远县和会宁县的科学、体育、劳动和信息科技学科12位“种子”教师赴京,深入到北师大实验小学进行跟岗学习和研究实践工作。实验小学校长吴建民,教学、教育副校长董仕峰、孙彬,以及四个学科的负责人吴莉荣、秦亚鹏、王艳梅和骨干教师余金昕等协同合作,承担指导工作。

5月20日的启动会上,北师大实验小学副校长董仕峰、孙彬带领研修指导教师对参研教师表示了热烈欢迎。校长助理刘莹介绍了本期跟岗研修整体安排和任务。

本次跟岗研训活动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如:升旗仪式、校园文化建设概览、全学科讲座、教学交流、学科研讨,以及课后服务观摩等。

升旗仪式

学校图书馆等校园文化建设重点部门沟通交流

5月21日上午,在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宋佳宸老师的协调下,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卢宇主任为跟岗学习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创新与实践》。卢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历史与发展、核心技术、应用案例等方面为老师们进行讲座。老师们了解最新的AI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感到震撼,也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以跟上技术的发展步伐。此次讲座还通过网络平台,面向甘肃三县、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学区、天津市河北区兴华小学、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科学和信息科技教师开放。

甘肃老师跟岗期间,北师大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董仕峰、德育副校长孙彬为跟岗老师进行了《学校课程文化的构建与实践》,以及德育与课后服务主题讲座。在学科教学研训中,四个学科的指导老师为参研教师制订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训安排,为三县教师们提供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科学信息老师参加了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题的学校教研组活动,对课程设计和实施进行了交流研讨;科学老师聆听了指导老师吴莉荣的展示课《给动物分类》,以及海淀区网上教研,并积极参与课后研讨。

信息科技学科指导教师余金昕与三县教师们分享了随堂课和研究课,围绕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教学心得和体会。

此外,甘肃教师观摩了余老师指导的微电影社社团活动,感受到了新媒体技术的魅力,激发了在教学创新方面的热情。

劳动学科老师在指导教师王艳梅的组织下聆听了劳动教育领域的专家讲座,探讨了劳动教育的核心理念,观摩了劳动教育课。通过学习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以及案例分享的研修活动使跟岗老师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学习到了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体育学科指导教师秦亚鹏发挥教研组力量,安排了教研组研讨、研究课和体育社团活动观摩等活动,与跟岗教师深入探讨小学体育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在精准把握教学目标、提升教师恰当运用体育课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技巧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比如:如何运用情境创设提升学生参与度,如何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能等。

一周学习后,跟岗团队教师进行了总结汇报,启智工程小学项目组负责人北师大实验小学校长吴建民为成绩合格的老师颁发研训证明。参研教师表示:在北师大实验小学的跟岗学习中受益匪浅,校园文化建设概览、专题讲座、教研组活动、理念分享,以及观摩、听课环节等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既拓宽了视野、积累了实践经验,也促进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今后将继续深入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将所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同时,老师们还表示通过与北师大实验小学的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这也为后续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村教育振兴北京师范大学帮扶(启智工程)”是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的背景下,由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和北师大整体部署下开展的。北师大实验小学自2021年12月项目启动后,学校优秀教师团队在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吴建民的带领下对甘肃教师进行线上和线下、三县教学观摩和北京跟岗研修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学习指导与实践引领。此次线下跟岗学习告一段落,教师间的学习交流仍将继续进行。北师大实验小学也将继续助推甘肃三县“种子”教师专业化成长,并努力带动更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研修水平的提升。

撰稿:刘莹 吴莉荣 余金昕 王艳梅 秦亚鹏

摄影:王艳梅 刘莹 吴莉荣 余金昕

审核:吴建民

供稿: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