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教基[2009]11号
 
各区县教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为落实《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依法保障本市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益,经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2009年第5次书记主任办公会研究,并报市委、市政府会议审定,现就2009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本区县实际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2009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办法,保持政策连续性,推进教育公平,维护首都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第一,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和就近入学。 
 
    第二,坚持以区县为主组织实施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 
 
    第三,坚持公正、公平、公开。 
 
    三、入学方式 
 
    按照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凡年满6周岁(2003年8月31日以前出生)且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均须就近登记入学。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小学毕业生,由所在区县教委安排其到公办初中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按本市户口对待的七类人员子女(持有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具的“原北京下乡青年子女身份证明”、区县教委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区县侨务办公室(侨务科)开具的“华侨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我市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开具的《子女关系证明信》及其父(或母)本市常住户口登记卡的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以及持有政府人事部门签发有效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各类人员子女)、企事业子弟以及残疾儿童入学同上操作。 
 
    寄宿学校、民办学校招生、文体科技特长生入学及共建单位学生入学由区县教委根据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具体入学方案。 
 
    外地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借读,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文件精神的意见》(京政办发[2008]50号)规定办理,不收借读费。 
 
    对持有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 
 
    四、工作要求 
 
    (一)工作职责 
 
    1.市教委职责 
 
    市教委负责制定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相关政策,统筹和指导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加强对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督导、检查。 
 
    2.区县教委职责 
 
    (1)依法规划本区县“免试、就近入学”招生范围,制定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报区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向社会公示。 
 
    (2)加强对各类学校入学工作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负责入学工作宣传和群众来信来访,依法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3)严格执行市教委统一规定的时间表和入学程序。 
 
    (二)检查与督导 
 
    2009年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开展重点督导检查,并将结果纳入对区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执行情况及评选教育先进区县的考察范畴。对违反《义务教育法》、违规招生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对情节严重的要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对具体责任人要严肃处理,确保入学政策落实到位。 
 
    1.加强依法监督力度,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收取报名费。 
 
    2.科学划定区域内每所学校对应的服务片,学校应首先接收本片内学生,保证本片内每个应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在新学年开学时都能够入校就读,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失学。 
 
    3.加强学校招生计划管理,严肃招生纪律,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由区县统一安排,严格控制跨区县流动,学校不得自行组织超计划招生和超班额教学,严格按照40人班额标准制定计划,有条件的要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 
 
    4.落实公示制度。公示内容包括:经区县政府批准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方案和招生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当年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招生范围、招生计划以及接收学生的结果名单。 
 
    (三)宣传与监督 
 
    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各区县教委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严密组织,规范操作,杜绝违规现象发生。要面向社会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增加政策和工作程序的透明度。建立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做好信访工作,确保首都社会稳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
 
京教基[2009]11号附件:
 
 
北京市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
 
入学工作时间安排
 
 
5月上旬
 
公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
 
5月中旬
 
各区县教委将经过区县政府同意的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方案和招生部门具体实施意见报市教委备案。
 
市、区县共同宣传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和方案。
 
区县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信息公开和网上公布,向学校和学生家长深入宣传。
 
5月10--11日(10日为公休日)
 
区县教委受理回户口所在区县和到家庭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县初中入学申请、审核、登记工作。
 
5月16--17日(公休日)
 
文体科技传统项目校受理小学毕业年级学生报名。
 
5月23--24日(公休日)
 
对报名的小学毕业年级文体科技特长生进行特长测试。
 
6月1日始
 
民办学校进行小学入学登记。
 
6月13--14日(公休日)
 
公办小学进行入学登记 。
 
6月15--17日
 
小学举行毕业考试。
 
6月20--21日(公休日)
 
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进行入学登记。
 
6月27日前
 
初中校向区县招生部门上报学校招生名单。
 
6月28--29日
 
各区县招生部门办理回户口所在区县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学生档案交接事宜。
 
7月7日前
 
区县教委将各初中校录取名单审核下发。
 
7月10日始
 
各中小学(含接收小学毕业生的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7月25日前
 
区县教委向市教委报送小学、初中入学快报表。
 
9月15日前
 
小学完成新生数据录入工作,初中完成新生持卡入学注册工作。
 
10月25日前
 
区县教委向市教委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书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