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甲骨文遇上童趣课堂——二年级(3)班家长讲坛再次开讲
3月27日,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二年级(3)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讲坛活动。潘其蓁同学的妈妈以“甲骨文中的耳目口鼻”为主题,带领学生们穿越千年历史,走进甲骨文的神秘世界。
追溯甲骨文起源,触摸古老文明
活动伊始,潘其蓁妈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讲述了甲骨文的由来。她以商代占卜文化为切入点,介绍了古人如何用龟甲兽骨记录历史、沟通天地,并通过“甲骨是如何被发现的”等趣味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汉字承载的厚重文明。现场还展示了甲骨文图片,学生们争相交流,惊叹于古人用刀刻字的智慧与毅力。
解密“耳目口鼻”,体验造字之美
在互动环节中,潘其蓁妈妈以“耳、目、口、鼻”四个基础汉字为线索,引导孩子们观察甲骨文的象形特征:“目”字像一只睁开的眼睛,“耳”字勾勒出耳廓的轮廓,“口”字仿佛张开的嘴巴……通过对比古今字形演变,学生们发现汉字从图画到符号的奇妙转化。随后,她进一步拓展一些关联字,结合生活场景解读古人造字的逻辑,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理解汉字“形义结合”的特点。
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进入了一扇认知汉字源头的大门。此次家长讲坛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生命力,更在幼小心灵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未来班级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让传统文化浸润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