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班家长讲坛第一讲“进化视野下的生命”讲座纪要
为了拓展小朋友知识面,同时给家长们提供更多形式的机会参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一(4)班开设了家长讲坛。家长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自愿选报题目,在周一早上班队会的时间为本班小朋友授课。论坛报名链接在家长群里发出后,家长们积极报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深奥的专业知识给小朋友们讲解清楚,才真正考验一个老师讲课的功夫。各位在大学课堂耕耘多年的家长们都把这次机会视为考验自己讲课能力的一次大挑战。想在孩子们面前还好表现一把,可是要好好准备、设计一番!
12月2日,家长讲坛第一讲正式开讲,题目为“进化视野下的生命”。第一讲的授课嘉宾是李海怡小朋友的妈妈李亚明。李亚明老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生命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读研究生期间,李老师就曾经在知名科学刊物《自然》杂志发表有关进化论的文章《进化论对分类学产生的影响》,获得《新华文摘》的全文转载。2021年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杂志发表的《进化论与20世纪安乐死运动》因深刻揭示了进化论的社会文化影响,受到广泛援引。上个月,李老师刚刚在人民大学哲学院做了题为“进化论、遗传学和生命科学的未来”的演讲,引发了同学们对于机械论、自然目的和生命概念的深入探讨。在和小朋友们的互动中,李老师也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对于生命起源的强烈好奇,因而选择了这个大家都会感兴趣的题目。李老师还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本题为《生命由来》的科学绘本,书中充满童趣的图画可以帮助小朋友们理解讲座中提到的知识。
进化论是关于物种起源与演化的学说,但它的影响已经不限于科学的领域,而是在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深刻地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生命和自我的看法。在这堂课中,李老师将带领小朋友从对自然的好奇和赞叹开始,走进进化所描述的生命史诗,明确进化的核心观点,澄清对于进化的几个主要的误解,回应进化论面对的主要争议,最终引导小朋友们思考如何理解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
讲座的开始,李老师首先带领小朋友学习了一些与进化相关的核心科学概念,例如“物种”“演化”和“基因”等。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们刚刚学会拼音,李老师的课件上还给每一个重要概念标注了拼音,这样小朋友就可以读懂课件,还能顺便做个拼音小练习。为了让没有科学基础的小朋友理解这些概念的,就不得不用形象生动的方法去解释,例如通过一条鱼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它如何因为水下生活的不顺心,开启了水生动物变成爬行动物的过程。一方面,在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后,就可以开始讲授进化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另一方面,恰恰是进化论提供了对这些概念进行诠释的重要理论资源。小朋友们可以通过对进化论的学习,对这些晦涩难懂的生物学术语形成一个初步的理解。毕竟,这些术语总是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并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考。
本次讲座还着重讨论了有关进化论的两个重要争论,即进化论是不是科学?以及,进化论关于进化是不是进步?要回答进化论是不是科学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科学。科学是我们平时非常频繁用到的词语,并且常常被视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也常常被等同于“正确”或“可靠”的标准,但是,要对我们如此推崇和信任的科学给出一个定义,恐怕并不是多数人能够做到的。基于对进化论这个特殊的科学假说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尝试探讨了科学的概念,让小朋友们对这个现代社会重要概念有了理性反思。
回答有关进化是不是进步的问题,也需要明确什么是进步。进步的观念说的是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物向着越来越复杂或越来越适应的方向发展。有人认为进化就是适应,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有适应自然的特有方案,因而无所谓进步。但是,相反观点认为,人类的理性能力作为一种具有进化优势的适应性特征显然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典型特征。人类的科学技术使得人的自然方面的缺陷得到弥补,不同社会制度对残疾人和弱势群体总有相关的保护和照顾政策。人类的各种理性能力无疑是进步的表现。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类,那么,这个世界更多的是丛林法则。这一事实向小朋友们显示,是什么让人类自身具有至高的内在价值,以及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我们的讲座试图让小朋友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无论是中国传统思想还是达尔文主义,都认可所有的自然类别有着共同缘起。不同自然类别的起源和发展都是同一个自然历程中的片段,因而具有一种先天的和谐。我国传统的有机自然观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类别之间、生命个体之间都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这种普遍的、先天的、自然的内在联系是我们理解自然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理解自身的重要前提。当课件上显示出一颗繁茂的“系统树”,小朋友满感受到所有的生命原来都是相关的,它们有共同的起源,在协同进化中相互塑造,在未来也将决定彼此的发展。我们不是孤立地被抛入这个世界,而是参演了一部壮丽的史诗,在我们身上的特征来自远古的年代,承载着38亿年以来的生命故事,生命是历史,因而是不可复刻的而弥足珍贵的。
讲座的最后,我们回顾了近年来的前沿科学技术对人类未来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基于此,讲解了影响未来进化过程的另一种力量,即人为的进化的力量。当代的基因编辑技术能够让人拥有健壮的体格、聪明的头脑,甚至能够让人拥有人类通常不具有的能力,例如猫的夜视能力。脑机接口能够让我们不经学习过程就能掌握大量知识和技能,这些技术最终造成的可能结果就是“后人类”的产生。进步是我们的愿望,但是借助技术手段对人本身进行改造会带来很多我们不期望的后果,比如社会不公正、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结的梳理、人类美德存在的基础消失。有一些人类善恰恰来自我们对于自身的有限性和局限性的认识。作为有限性的存在,才使得履行天职的强烈愿望,以及将自身融入到一个比自身更加重大的意义中去的努力成为可能。以前沿技术干预人的内在自然,就使人性本身面对受到侵蚀的风险。当代的技术发展使对人的本质的追问更加强烈,也使保护人性的责任更加重大。本次讲座通过生物学的科学假说引发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使命,而这个问题是需要小朋友们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不断去探索的。
撰稿:李海怡妈妈
摄影:田玉娟
供稿:田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