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是怎么来的》——记三年级6班家长讲坛主题讲座
11月14日,北师大历史学院的李老师来到三年级6班,给我们班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名为《节气是怎么来的》的讲座。和其他老师介绍的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不同,李老师讲述的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也就是古人为什么要发明二十四节气。
他从天象说起,提到古人特别喜欢观察天象,原本是为了好好地耕种的呀。他们通过观察太阳的方位来辨别节气。李老师用一把大圆规,在黑板上边说边画,为的是说明太阳在不同的方位和节气是不同的。
然后又介绍了四象和二十八宿,这都是古人的观察标尺。距今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首领的墓葬中,就已经发现了用贝壳码放的青龙和白虎呢。而在距今四千多年前陶寺遗址中,也有观象台,据说在尧舜时代,人们用它来观测节气,古人可真厉害呀。
通过李老师的讲解,黑板上逐渐呈现了星宿图,我们更加直观了解到节气的起源,也读懂了其中蕴含的古人智慧。
撰稿:三6班 李清馨
供稿: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