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二2班第八期“经典游戏分享”活动

来源: 作者:李锡宇同学、李锡宇妈妈 发布时间: 2021年 12月 01日 浏览: 打印

11月29日,二2班继续进行第八期“经典游戏分享”活动,以下是对活动现场的记录。

首先,由王思齐同学分享了“24点”数学游戏活动。思齐同学先详细介绍了游戏材料及游戏规则,游戏材料可以选用家中的扑克牌,也可以自制1~9的数字卡牌。游戏开始时,随机抽出4张数字卡片,给出四个1~9之间的整数,这些整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每个数字只能、并且必须使用一次,最终得到结果24。游戏由2名及以上同学参加,首先想出算法的同学举手,说出算法,经过其他同学验证为正确的则获胜得1分。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思齐同学通过算法举例的方式进行了细致的说明,还通过提出问题“想一想”、现场互动“玩一玩”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了一次数学头脑风暴,帮助大家熟练掌握加减乘除运算,展现了数学游戏的魅力。

接下来,是李廷安同学推荐的传统民间儿童游戏——丢手绢。李廷安同学的详细介绍,让大家了解到丢手绢游戏流行于八十年代,在进入2000年后手绢被纸巾取而代之,也逐渐开始淡出大家的视线。这是一个适合集体或小组进行的游戏,游戏材料是家中常见的一块手绢,在游戏开始前,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或坐下。游戏开始时,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时坐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李廷安同学还提示了大家,在游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丢手绢人要在一圈之内丢出手绢、手绢要丢得精准,还有需要坐着的人共同遵守的规则等等。同时,还介绍了一首创作于延安时期的《丢手绢》儿歌,帮助大家快速记忆游戏规则,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两个经典游戏,从材料准备方面简单易找,同学们可以通过手工自制(如自制数字卡牌)或寻找可替代物品(如手绢可替换成沙包)等方式完成。游戏内容非常适合小学生在课间进行,不仅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间生活,而且还能够促进同伴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升思维的敏捷性与反应的灵活性。

撰稿:李锡宇同学、李锡宇妈妈

照相:牛广华老师

供稿:牛广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