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心共赴山海星河,家校同德护汝无恙年年”——一(4)班报到日记录
8月30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大门口迎来了新一届的一年级小学生。孩子们由高年级同学带领,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走进了校园。
我们一(4)班的教室就在中操场旁一楼的房间里,教室窗外是红绿相间的操场地面,阳光将树影洒在地上,清风将燕雀的欢唱轻送而至,红墙上装饰的彩色气球营造出温馨气氛,也把稚气未脱的小孩子们一下子吸引到了自己班级门口。走进老师精心布置的一(4)班教室,孩子们心中的忐忑不安顿时烟消云散。大黑板上,精美绘制的欢迎板报质朴又富有艺术气息,粉笔、黑板、美术字,在每一个大人的心里,这个画面就代表着纯真的学生时代,而在这些孩子心里,这必定是他们学生时代的第一个具象标记,将永远珍藏在记忆里。
在写有“欢迎新同学”字样的黑板前面,新朋友们第一次排成一队,在签到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大家的字体风格还都很相似呢,我们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今后可要一起加油啊!班里的课桌上都装饰了色彩鲜艳的气球,气球上写了给孩子加油的字样,“未来可期”,“学有所成”……虽然大家都还有字不认识,但他们也猜出了这是老师对他们的鼓励和期待,努力地读出自己气球上的文字。孩子的桌子上整齐摆放着彩色边框的名牌,名牌上都印有不同的卡通图案。邻座的同学由此开始了攀谈:“我的名牌上画的是河狸,你的是什么呀?”对方美滋滋的说,“我的可是《小马宝莉》里的马哦”。孩子间就这样熟悉起来啦。
在这重要的一天,孩子还第一次见到班主任老师。班主任田老师着装典雅、面容和蔼、语言优美,文科生特有的魅力给孩子们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跟孩子进行第一次初步交流,老师教会了他们如何放书包,如何发言,如何上卫生间,孩子们开始找到一点点信心,对老师也开始产生了信任和依赖。田老师对于孩子表现出的倾听的能力和基本行为习惯表示了认可,也跟孩子们保证,开学之后还会一点一点把所有在学校生活需要学会的,全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见面之后,班里还召开了第一次全员参加的家长会。在放暑假之前,班主任田老师就和每一个学生家长进行过充分的面对面的家访,掌握了孩子的基本情况、学习程度和家庭情况,也对每个孩子的培养给出了建议。这次再度见面,老师和家长双方都感觉非常亲切。孩子成为了学生,是家庭的重大变化,家长们也都有很多的困惑和期待。田老师对接下来学生可能面对的问题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跟家长们交代了关于到校、着装、学习用具、生活用品、午餐、放学、作业和学校环境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对于课程和班级的教师团队也做了充分介绍。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感染了每一个家长,让大家感到特别受到鼓舞,也树立了信心。
田老师特别强调,家庭的有力支持是孩子们进步的坚强保证。家庭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他们的书面练习和口头、手工作业,并配合学校营造出阅读、求知和交流的氛围。对于生活习惯的培养对于孩子的进步同样意义重大,而这是需要家庭做出最主要贡献的,。比如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监督孩子调整作息、坚持锻炼等等,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跟老师的交流让家长们了解到了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方法,也坚定了信心,家长们都一致表示会尽力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担负起培养孩子的责任,一定要把一(4)班的孩子们都培养成最优秀的学生。
家长会后,班级组建了家委会,家委会中各有一位家长负责班级的财务工作、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文字宣传、照相摄影,以及视频宣传,另有一位家长作为总负责人,总体协调各项工作。田老师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家委会会议,向各位家长介绍了分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并和家长委员们讨论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家委会成员都积极热心响应老师的要求,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从学生名字贴的制作、学生放学的协助管理,到家委会应举办哪些主题活动,如何推进班级文化的建立等,大家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上始终洋溢着团结、乐观,积极的态度。大家都明确了今后的目标,彼此之间也建立了默契和信任。
中午十二点,一(4)班的全体学生拿着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彩色气球,在田老师的护送下兴高采烈地走出了校园,圆满结束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小学生体验,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期待也更加强烈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撰 稿:李海怡妈妈
供 稿:田玉娟老师
照相摄影:徐培岚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