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我校品德课堂教学研究系列活动(三)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0年 10月 14日 浏览: 打印

  2010年10月13日全天我校继续开展品德课堂教学研究。上午,三位老师为北师大青岛附校的老师做了接待课,分别是郭丽君老师执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李宁老师执教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和钟姐姐交朋友》,苏岩老师执教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包装袋上学问多》。下午第五节夏惠绩老师做研究课,执教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第六节课区教研员张玉兰老师为全校任教品德学科的教师做了题为《怎样上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专题讲座,张老师指出了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有效的课,即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常态下的课,即平时的课;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同时结合具体课例为老师们详细讲解了一节好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标准,及如何如何落实课程标准,怎样在知识讲授中渗透德育教育,如何正确使用教材等。之后就夏惠绩老师的课做了详细点评和深入指导,首先指出了这节课的特点:资料充实、围绕重点展开、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的办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建议,希望在教学设计中主线更突出,以主线带出其他交通问题,再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探寻解决办法,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得课堂教学更缜密。张老师还详细指导郭丽君老师和李宁老师备课,张老师深入浅出地和老师们一起分析教材,讨论教法,设计教学环节,使老师们对“品德课怎么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校品德学科任课教师及北师大青岛附校的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