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育人 沐光同行——北太平庄学区小学心理教研基地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提升北太平庄学区内心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心育工作的实效性,北太平庄学区小学心理学科教研基地研修活动于2024年5月28日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顺利开展。本期活动立足于五育并举的视角,扎根学生真实生活,开展了心理、道法跨学科教学研讨。
北京市教科院德育中心白玉萍老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梦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董仕峰副校长、北太平庄学区教育教学部部长欧阳朝霞、海淀区小学心理学科教研基地万寿路学区负责人邱燕、北太平庄学区心理学科教研基地全体心理教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学科教师们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进行现场授课的是北太平庄学区心理学科教研基地首席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陈梅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道法教研组长常军老师。授课内容分别为三年级心理课《足球赛中的我》和三年级道法课《我是独特的》,两节课基于自我认知同一主题,立足自身学科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吸纳,在自成体系的学科课程中打开一个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相通的“通风口”,引导学生从书本中抬起头来,关注真实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陈梅老师基于学情着手开展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真实生活,从近期开展的全员足球赛切入,通过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想要探索自我的意愿,逐步引导学生感受自我、认识自我,鼓励学生在同伴互动、师生互动中,不断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包容开放的课堂氛围充分涵养了学生。
第二节课由常军老师面向同一班级继续开展“自我认知”主题单元的第二课时《我是独特的》。常老师以对上节课的呼应开场,将学生熟悉的玩偶“不倒翁”作为主线,精心设计了“走进不倒翁”、“我演不倒翁”、“我做不倒翁”、“相伴不倒翁”四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会全面、客观地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课上,常老师幽默、风趣、轻松的教学风格,充分感染了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课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教学校长董仕峰给大家介绍了学校在跨学科整合方面的实践探索,以及全员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
北京教科院白玉萍教授对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教学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指向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创设和不失学科本质的学科整合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白教授也从教学形式的丰富性、生动性等方面,对两位老师提出了切实中肯、操作性强的指导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梦副教授和海淀区小学心理学科教研基地万寿路学区负责人邱燕老师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学科育人方面的深入探索和成效,同时也对老师们寄予殷切期望,希望老师们能在新课标理念下,对教学素材进行更好的课程重构,在学科整合的大背景下将育人落实在平时的每一节课里。
学科教研基地老师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及收获,边研边学、共同成长的教研力量在融洽的氛围中已然生长起来。
北太平庄学区心理教研基地积极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专家及首席教师的高位引航,通过每位老师的交流分享,带领全体心理教师对全员心育、跨学科主题式学习、项目式教学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合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