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构建活力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数学学科召开第二十三届教学研讨会

来源: 作者:张艳军 发布时间: 2024年 11月 14日 浏览: 打印

在这初冬乍至,寒意渐浓的时节,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数学组教师怀着对数学教学的热忱,迎来我校第二十三届数学研讨会。

本届数学研讨会的主题是:构建活力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我们希望通过研讨,促进教师能围绕新课程方案和课程目标,在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由有效到高效,到优效,最终创建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活力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届研讨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24年11月5日和6日,我校数学教师分两个大组,分别对三年级组陈雨老师授课《一天的时间》和五年级组陈晓娟老师的《分数的再认识》进行了初步的研讨,授课结束后两位教师在大组内阐述了自己备课过程的思考和授课过程的感受以及疑问,组内老师积极参与讨论, 给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11月11日下午,我校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继续开展我校第二十三届数学研讨会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研讨会环节为课堂教学展示——专家点评解惑,我们邀请到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刘克臣老师,我校董校长全程参与。陈晓娟老师和陈雨老师分别呈现改进过的现场课《分数的再认识》和《一天的时间》。两位老师认真做好学生调研,设计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大活动、大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交流空间。课堂上学生争先表达自己的想法,介绍自己小组研究的过程与结论,充分说明他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情绪被激发出来,课堂上充满了思考的活力和分享的喜悦。

展示课后,特级教师刘克臣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和答疑解惑。刘老师肯定了我校数学组具有浓厚的研究氛围,两位授课教师具有良好的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思考深入到位。陈晓娟老师《分数的再认识》一课,定位清晰,目标明确,与之前的学习有衔接。刘老师建议小组合作前先独立思考,汇报交流时聚焦重点冲突,重点说组内讨论出现的争议。陈雨老师《一天的时间》一课,与生活联系紧密,借助时间尺来认识两种计时法很直观。刘老师建议本节课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引入,重点关注两种计时法的认识与实际运用,对经过时间的计算可以后移到下一课时。董校长和叶主任也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指导和点评,老师们还针对学习目标、学习评价等环节开展了热烈的探讨。窗外初冬渐寒,刘老师专业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却穿透教学中的迷雾,给我们带来清晰的方向和温暖的鼓励。

时光匆匆,在这初冬的时光里,北师大实验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共同经历了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通过本次教学研讨会,老师们不仅观摩了优秀的数学课例,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更得到了特级教师刘克臣老师的专业指导。就如同初冬为四季的更迭积蓄能量一样,老师们都收获满满,同时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储备了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撰稿:张艳军

摄影:何娇

审稿:叶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