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5)班“排演民间故事,传承经典文化”系列活动之二——《后羿与嫦娥》剧组射日奔月之路
挑战之路:日思夜想·挑战经典
《后羿与嫦娥》这个故事在我国流传范围很广,影响非常大。敢于选择这个主题,对于剧组成员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一群性格各异,生龙活虎的男生就更是难上加难。徐敬涵、刘智明、高振轩、韩书行、王景铄、甄天泽、郭景宣这七个男孩,每一个都好比一个小太阳,故事中的角色和分工需要大家商量定夺、达成一致,这个过程,可想而知,就是一个“羿射九日”的精彩故事。
经过协商讨论,最后,大家对角色分配终于达成共识:徐敬涵饰演偷箭人(看似简单——不可或缺)、刘智明饰演太阳(制作道具——聪明才智)、高振轩饰演嫦娥(反串角色——难度极高)、韩书行担任编剧(撰写剧本——剪辑合成)、王景铄饰演后羿(钻研角色——领悟力强)、 甄天泽饰演天帝(气质天然——表演到位)、郭景宣饰演逄蒙(反差角色——表现力强)。
蓄力之路:日臻完善·剧本研讨
选定要改编的民间故事后,剧组成员在学校几经商讨,也没有定下剧本。于是,10月12日,在家长们的协助下,剧组成员利用腾讯会议进行了网络研讨,一起商量剧本细节。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此次剧本改编中究竟要选择后羿和嫦娥的故事中哪些情节,才能突出戏剧冲突,体现人物性格呢?经过线上会议“激烈”的交锋,剧本的梗概和呈现要点基本达成一致。10月13日,由编剧韩书行执笔写剧本,大家再根据剧本讨论人物刻画的表演细节。10月20日,经过一周的讨论和角色台词的删减润色,剧本最终版出炉了。10月26日剧组成员再次利用腾讯会议对剧本人物的角色、台词、服装、道具进行了分工准备。意料之中的是,剧组成员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又极具主见,绝不轻易妥协;意料之外的是,看似混乱的唇枪舌剑,都是围绕着如何把事情做好展开。随着讨论次数的增多,大家逐渐有了日积月累的默契,准备工作也日臻完善。这就是成长必须经历的“烦恼”吧!
合作之路:日无暇晷·集中排练
同学们日常学习和生活都很丰富,家长和孩子们凝心聚力,经过了前期的精心准备,终于到了拍摄前的排练阶段了,这也是一个统筹协调的关键阶段。10月29日,周四,放学后,剧组成员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人定湖公园的一隅进行彩排。因为各自的时间安排不一样,大家克服各种困难一直从4:30排练到天黑将近6:00。之后大家根据这次效果,分别练习,11月6日,周五,再次汇聚人定湖公园,熟悉剧本,演练台词。真可谓是——湖畔时光演绎后羿嫦娥,实小七子诠释人定胜天。
拍摄之路:日征月迈·克难攻坚
2020年11月8日,立冬之后的第二天,剧组成员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了人定湖公园进行民间故事情景剧《后羿与嫦娥》的拍摄活动。因为剧组成员各自的时间安排实在无法统一,再加上编剧兼旁白的韩书行身体抱恙,无法参加现场录制,于是,剧组成员就分别利用上、下午两场的时间进行录制拍摄。晚上,韩书行在家录音,完成视频的剪辑、制作。
一个个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男孩们聚集在一起,即使是在人头攒动的公园里也是热闹而又别致的一景。
冬日暖阳,青草依然悠悠,衬托着欢歌笑语。一个个小小的身影迅速闪现在园中一隅。嫦娥和后羿,逄蒙和嫦娥,后羿与逄蒙、嫦娥与玉兔,今天的故事可是真正精彩!
拍摄过程甚是欢乐。看过一部好的电影或者戏剧,总是期望着片尾的彩蛋。真正让这些生龙活虎的男孩子们进入拍摄状态,他们才体验到,原来真实的拍摄都是先有花絮和彩蛋。通过游戏和嬉闹熟络或者互相激发灵感才能顺利完成拍摄。他们争先恐后地讨论着怎样扮演好各种各样的角色,怎么才能说好台词。虽然有经过编辑的剧本和台词,但一定不会限制他们这群能量小子的想象力。争论与静默并存,他们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里满是自在与欢乐。如此种种,无不体现着他们对故事的感知与领悟。镜头架起,换上服装、拿起道具,他们仿佛都瞬间变成了剧本中活灵活现的人物,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尽显角色魅力。
成长之路:日进竿头·收获感悟
无所谓精致与简单,于戏剧中发现更多元的自己,于合作中发现更别样的同伴,慢慢勇敢,渐渐成长。手挽手,一起向前走!
刘智明:通过这次排练我们觉得团队很重要,大家要齐心协力听指挥,而且有不同意见的时候需要商量,统一行动才能把事情做好。
韩书行:参加这个小剧的编剧和录音,整个过程非常有趣,希望这种活动以后还有。
高振轩:第一次反串角色,对我来说经历难得,我想认真演好!
甄天泽:拍摄过程很有趣。
王景铄:其实拍一个小剧比想象难,但只要投入,就简单了。
徐敬涵: 虽然我只有一个小小的任务,但是能和大家一起拍摄特别高兴。
郭景宣:凡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下面,诚邀大家观看民间故事情景剧《后羿与嫦娥》! https://url.cn/ynWliJRD?sf=uri
撰 稿:五(5)班 郭景宣
视频制作:五(5)班 王景铄 韩书行
图片提供:五(5)班 徐敬涵 刘智明 高振轩 韩书行 王景铄甄天泽 郭景宣
审 稿:朱凌燕
供 稿:朱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