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润童心 节气承文化——北师大实验小学2025级一年级语文特色活动启幕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2025级一年级“跟着诗词过节气”语文特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从暑期的精心筹备到开学后的有序开展,活动以诗词为纽带,将语言学习与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为新生们打造了沉浸式的语文学习体验。
暑期深耕:精研方案夯基础
早在暑期,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方艳老师便带领团队开启了活动筹备工作。围绕“深化课改夯基础,内涵发展促实效”的核心主题,教研组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求,敲定了“语言积累与生活体验结合”的实践方向。通过反复研讨,最终形成以“跟着诗词过时节”晨读实践为核心的活动方案,既聚焦识字表达、阅读兴趣等语文基础能力的夯实,又着力渗透文化感知,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发展。
开学推进:名师指导启新程
开学初,语文学科主任贾红斌老师对活动方案给予了悉心指导,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细节提出优化建议,为活动落地提供了专业保障。随着秋日的到来,各班陆续启动实践活动,以节气为节点的文化探索之旅正式开启。
秋分品诗:感知时序之美
在秋分主题活动中,各班教师先以生动讲解引入节气知识,向孩子们介绍“昼夜平分、寒暑交替”的气候特点,再通过图片展示与趣味故事,分享“竖蛋”“吃秋菜”等秋分民俗,让孩子们在好奇倾听中走近传统。诗词品读环节更是氛围浓厚,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唐代诗人杜甫的《晚晴》,“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的诗句在教室中回荡,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跟读,在朗朗书声中感受秋日宁静,初步体会古诗词的平仄韵味。
寒露续篇:延续文化探索
寒露时节,活动继续推进。教师们沿用“节气知识+民俗分享+诗词诵读”的模式,引导学生观察秋末的自然变化,了解“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的节气特征,结合相关诗词拓展认知。不少孩子在家长陪伴下开展实践,或观察露水变化,或记录秋日风物,在生活场景中深化对节气文化的理解。
童声回响:收获成长盼新篇
“跟着老师读诗特别有意思,我还知道了秋分能竖鸡蛋!”“寒露的诗里藏着秋天的秘密,我等着学下一个节气的诗!”孩子们的真切反馈道出了活动的魅力。截至目前,活动不仅让新生们系统了解了秋分、寒露的节气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语文学习走出课本,变得鲜活而生动。
“跟着诗词过节气”活动将贯穿全年,伴随孩子们在四季流转中读诗学文、传承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的全力投入——从课堂设计到现场引导,教师们用专业与热情搭建起文化桥梁;更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为活动提供资源保障与方向指引;同时,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也成为重要助力,通过亲子实践让节气文化在家庭场景中落地生根,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供稿: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撰稿:路张小易 方艳
供图:路张小易 刘烜 方艳
初审:贾红斌
复审:董仕峰
终审:李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