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我校成功承办 “儿童与语文—2015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年 11月 18日 浏览: 打印

20151029日、30日,“儿童与语文—2015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一小、东城区史家小学、西城区北京小学承办的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有两个议题,一是儿童阅读与体验,二是儿童思维与表达。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引领、对话、交流、分享,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构建科学合理、结构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有价值的观点及方法,引发教育者对小学语文现状的思考。通过研讨与交流,尽可能多地展现儿童所能接触到的语文学习方式,寻找促进儿童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发挥教师的课程创造力,激发教师的探索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校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以及市区有关教育改革一系列文章,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性改革:精讲一本书、群文阅读、公众演讲力培养、语文实践课、生活与习作等等。

本次研讨会,我校作为分会场,向与会专家、老师们展示了三节课。第一节是陈向伟老师执教的《学写儿童诗》,陈老师的习作课为学生创设充满诗意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课堂上为学生搭设了不同层次的台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陈老师还借助多种形式的训练,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节是朱凌燕老师执教的以课内阅读《花脸》为主的群文阅读课。朱老师能够根据学情,长文短讲,大胆取舍。引导学生一节课阅读了三篇冯骥才先生的文章,这样学习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一组文章的学习,把握了作家的写作风格,促进了学生们精神生命的成长,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第三节是李宁老师执教的《城南旧事》整本书的阅读。李老师引导学生认识了人物、环境、情节这三要素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理清了人物关系,把握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特点,关注了小说的情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环境对把握人物的重要作用。体会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隽永的语言风格。

北师大教育学部王本陆研究员和海淀区郝婧坤教研员对我校这三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这三节课体现了发展性教学的新探索,包括发展性阅读教学、发展性写作教学。对孩子来说,这三节课都在引领他们提高、帮助他们解困;从教学方式、模式来说,把新元素落实到教学操作中去,也可值得借鉴。


本次研讨会,我校还展示了三个语文工作坊,这三个工作坊分别是: “亲子阅读工作坊”由王艳梅老师负责,“绘本扩写与演讲工作坊”由程雪莲老师负责,“培养学生公众演讲力工作坊”由任丽老师负责,这三个工作坊展示了我校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