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二十四节气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三年级语文节气综合活动报道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以下简称《标准(
2011
年版)》
]
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说明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综合性”的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
为了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到实处,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北师大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集体学习《标准(
2011
年版)》,以《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语文
3~4
年级》为指导,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设计了以“节气”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系列活动。
秋分前后,三年级语文老师们组织了一次题为“走进二十四节气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课。课堂上,教师通过调查数据对比,激发学生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
通过
质疑
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在阅读解疑的过程中
初步
学习二十四节气
的相关知识
,
了解节气与农事以及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学习谚语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师引导其理解并背诵
二十四节气歌。孩子们一边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魅力,一边兴致盎然地学习新知识。




研究课恰逢秋分时节,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纷纷拿出事先查好的资料共享,互相补充秋分节气的简介、习俗、农谚、诗词等,课堂气氛好不活跃!
三年级以“节气”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起了学校领导们的极大关注,吴校长、马校长和贾主任也到场聆听了三年级这四位语文教师的研究课,大力表扬了老师们善思考、肯钻研的研究精神,也十分肯定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策略,同时,大家也都认为,以“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可深入挖掘的地方,相信老师们会继续保持这种探究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