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突围”?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6年 02月 23日 浏览: 打印

 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由于教师反复“精”讲,一遍又一遍作业训练,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看着学生对语文学习欲说还“愁”,读着六年学习之后依然味同嚼蜡的学生作文,韩兴娥老师开始怀疑与审视“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材,难道一册区区几万字的小学语文教材,就要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时间与生命?



  韩兴娥和她的学生们的许多神奇之处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最真切地体会得到。2003年,潍坊市教科院教研员薛炳群去听课,不仅学生们课堂上突出的表现让他连连惊呼:“你们都是小天才!”而且听完课还没离开学校,他就接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50多篇作文。这些在很短的时间里由那些很小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笔墨飘香,情感四溢,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他刚刚听的这堂课。作为“课堂上的重要人物”,他也被进行了细致描绘。“天才,天才,真是天才!”薛老师连声感叹。

  被薛老师称作“天才”的这些孩子们并非真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天才,这些孩子所在的班也不是什么特设的“天才班”,他们只是潍坊市青年路小学一个普通班级里的学生。只不过与别的班级不同,他们的语文老师是韩兴娥,而且很重要的是他们参加了韩兴娥这位“特殊老师”的“重组教材、大量阅读”语文教改实验。

  一本现行教材教授一个学期,这是全国绝大多数学校撼之不动的定律,可是在这个教改实验中,韩老师只用两个星期就将一册语文教材教完了,而且不再布置任何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剩下的课堂时间她只是带领他们一起到处搜罗图书,不停地“读、读、读”。

  教改实验的效果如何呢?有人给韩兴娥班上的学生总结了两条:不怕考;读书很快乐,没有负担。

  教材嚼烂,心情嚼“黑”

  韩兴娥在开展教改实验之前,已经教了十几年的语文课,几乎天天被一种难以名状的苦恼纠缠着。

  她的这种苦恼主要来自于教材,即我们所说的语文课本。

  她当年上学时每当领到新语文课本简直是如获至宝,往往等不到第二天就已浏览完毕。文质兼美的语文课本原本是最能吸引她的一本书,可很早就会被她恨恨地扔进垃圾箱。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一篇课文讲到黑。最让人头疼的是,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主题思想,不但一字不差地照抄下来,而且要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尤其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前,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只好束之高阁,手里捧着那些已经背了几十遍的课文,尽管味同嚼蜡,但还必须得嚼了又嚼,那种让人厌烦透顶的感觉不知体验了多少回。

  当了老师后,她这种对“课本”的厌恶之情不仅没有改观,而且还愈加深切了。每次考试前的一段时间根本无法让心情安静下来,拿着课本翻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揣测考试内容。有一次,她煞费苦心地找出一个段落,让学生们分段、记段意。等拿到试卷一看,果然是这一段,喜不自禁。谁能料到,她与学生分析时划分三段,而标准答案却是两段,大部分学生的答案自然与标准答案不同,结果可想而知。当时,她真是感觉到这语文课没法教了,怨天尤人,更恨那语文课本:学了多少遍考了多少次的课本啊,到底应该怎么教怎么学?

  更不能让韩兴娥接受的是一本教材讲到黑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小学高年级的课本每册一类字不过100多个,二类字的数量也明显低于中年级。但是,尽管每个学期都要复习十几遍,临到考试时,诸如“给二类字注音”这样的题目,照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出错。

  她还常常为四五年级的学生竟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而生气,但更为了批改学生的作文而苦恼。到处错字连篇,添字漏字,读老半天也不知所云。提起笔来,耐着性子一句一句往下顺,十几分钟批改不出一篇,那滋味就如同喝中药,不得已忍受着,一口一口慢慢喝,苦不堪言。

  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由于教师反复“精”讲,一遍又一遍作业训练,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看着学生对语文学习欲说还“愁”,读着六年学习之后依然味同嚼蜡的学生作文,韩兴娥老师开始怀疑与审视“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材,难道一册区区几万字的小学语文教材,就要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时间与生命?难道灿若群星的世界文化,就不能在课堂上让求知若渴的孩子一睹为快?难道学生反复做的那些低级的苦不堪言的作业,能比让他们在最富记忆力的时候背诵一些经典诗句更有价值?

  让大量阅读登堂入室

  小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阅读教学。韩兴娥总结了阅读教学的两个极端:过于自由的阅读和过于不自由的阅读。对教材之外读物的阅读,如果过于放任自流,固然会导致效率低下,但如果让学生只读课本,也就是我们大家都习惯的教师教课本,学生学课本,测试考课本,用一个学期读十万字,学生和教师都心烦透顶,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也会由此产生。

  面对这两种极端,韩兴娥思索再三,决定采用中庸之道: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教学。既保证阅读的数量又保证阅读的质量。

  进行大量阅读实验,就要解决识字的问题。2000年春天,韩兴娥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日本汉字教育专家古井勋博士经过14年的潜心研究,最终发现:“默记汉字的能力,一年级学生最强,年级越高,逐年降低。”这一发现,无异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韩兴娥睁大了眼睛:“人的生长、知识的获得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违背了规律,不注意儿童的生理特点,不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错过了儿童识字最佳的‘关键期’,最后的结果,无论多么高明的老师也只能是束手无策,事倍而功半。”

  遵从这种规律,2000年秋天,韩兴娥经学校领导批准从一年级开始了教改实验。

  韩兴娥老师在一年级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韵语识字。韵语识字虽然生字密度大,但不是孤立地、枯燥地进行识字,而是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性记忆,充分发挥“字义场”的优势效应。韵文短小精练,通俗有趣,琅琅上口,极易引发儿童的联想,较好地实现了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愉悦、积极主动的良性学习状态,达到了识字快与兴趣浓的和谐统一。

  韩兴娥老师在教学《审讯鼠贼》中,经历了五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第一步是带领学生熟读韵文,简单理解:“升堂审讯列罪状,一贯偷盗太疯狂。率领队伍逮鼠贼,勾结伙伴毁杂粮。”第二步是认读20多个生字。第三步认读用熟字拼凑的30多个生词。第四步认读用学过的字编写的6个句子。第五步读一读联系韵文内容编写的一段话。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学习速度之快与质量之高令人惊讶。由于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用半年时间学了600字,下学期又轻松认读了900字,有此成果,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教学中将识字与阅读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既调动学生认读积极性,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外在的事物吸引,为了诱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韩兴娥还经常性地给学生一点小小的物质奖励予以刺激。同时,隔段时间便给学生家长发贺信,真诚地赞扬学生的进步,并提出希望。在李国庆副校长的帮助下,韩兴娥老师仅仅在低年级就给学生家长发了几百封贺信或喜报。一年级上学期末的家长会上,她建议家长利用过春节这一有利时机,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显示一下本领,从而让孩子体验刚入学半年就能认识600个常用字是多么的了不起。据家长反映,孩子自信心的树立与他们在众人面前认字、读书有很大的关系。

  据校长高树军讲,韩兴娥老师所教的学生,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个常用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在小学阶段认识3500个常用字,达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要求。

  在小学低、中年级学完所有教材

  在早早地就打牢了阅读的基础识字能力后,韩兴娥便重点放到了“解决”所有的教材身上。

  由于低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阅读不宜在语意的理解上用力太多。但朗读就可以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促发联想,激发兴趣。

  韩兴娥教学低年级课文的要求就是读熟。不是教师为主体的范读,而是学生作为读的主角。学生不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齐读、指名读中“听”会的,而是自己“读”会的。

  韩兴娥在逐句逐篇地听过学生朗读之后,从中选出读得多、读得熟的学生当“小老师”,并为之佩戴“小老师”证卡。小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希望自己在大家面前一展为师者的风采。所以,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诵读训练,甚至在家里让父母听着诵读。于是,诵读的新秀层出不穷,“小老师”的队伍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群体,使更多读不好的学生随时得到指导。

  除了集体学习和学生书面练习之外的所有时间,韩兴娥还允许学生随时离开座位找“小老师”检查辅导。这样做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得到训练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提高学习质量。

  在低年级阶段,韩兴娥的学生轻松地通读了本年级的人教版教材、辽宁韵语教材、修订前的三四年级人教版教材以及学校图书室里的《阅读文选》《拼音报》等。课堂阅读就达50万字,相当于一般小学同年级学生阅读量的十多倍。

  进入中年级之后,韩兴娥以两个多星期学一本教材的高速度教完了五六年级语文教材。韩兴娥教学现行语文教材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可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样,一个课时学习2至4篇课文轻而易举。先采取听录音、“开火车”(一人读一段)、自由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然后教师或直奔中心提出问题,或点击难点释疑解惑。如教学11册课文《桂林山水》时,只提“桂林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一个问题。学习2000多字的《狱中联欢》时,只提两个问题:课文中写了哪几个节目?如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全部学完,其余课堂时间就将教学重点转移到课本以外作品的大量阅读上。于是,每一学期每个学生阅读100万字的大量阅读便在课堂之上拉开了帷幕。

  韩兴娥的班级书架上的图书琳琅满目,但来源却并非一个渠道。有从学校借的,有学生从家拿来的,也有韩兴娥老师个人的藏书。为了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阅读,韩兴娥从来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但韩兴娥并不是对学生的阅读坐视不管,而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阅读某一本书,学生认为达到要求时再由老师抽查。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二是理解文章大意。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在书上勾画,可以选择精彩片断写到读书笔记本上,并大体背诵,具体字数不限。她要每天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积累、背诵的情况,并根据积累的质量、数量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检查的过程同时是指导的过程。

  教师通过参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明白哪些内容是应该积累的,哪些内容没有必要记忆。这样做训练了学生快速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渐渐地,学生养成了认真阅读的习惯:拿到一本书,学生便自然地拿起笔边读边圈划批注,有时查查字典,有时翻翻前面看看后面,前后文联系起来思考。

  在高年级诵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一次听韩兴娥的课,记者的震动之大是始料不及的。她用的教材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教学哪篇课文不是早准备好的,而是让记者来当场指定。刚一上课,翻开这本多达60多万字的“教材”,才发现文章大多选自《史记》和《资治通鉴》,每一篇“课文”都是由一小段文言文和相关的白话历史资料两部分组成。记者随手一翻,是现行统编教材高中语文中的《鸿门宴》一文,于是就说,就教这一篇吧。说完之后,又于心惴惴,深怕自己的率意而为有可能造成这堂课的失败。但韩兴娥老师平静得如一潭波澜不惊的湖水,从容自若,她先让学生“开火车”读一遍,纠正了错误读音,然后便由学生自由朗读。不长时间,便要求学生背诵古文,并就文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争辩。她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抢先发表个人意见,假如达不成共识就会引发争论,然后出现一个对几个、一组对一组、有时候会自然形成观点对立的辩论集团,各自引经据典,努力说明己方的观点和意见,试图说服对方。学生的思辨欲望被激活了,她却成了旁观者。12分钟,教学任务完成。

  据高树军校长讲,韩老师教学《中华上下五千年》271个故事时,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只粗略地学习文言引文,准确掌握字音、句读,白话历史故事则完全由学生自己阅读。第二阶段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进一步学习文言引文,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前后联系地理解文言文;二是使用多媒体设备出示一些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历史知识。记者所听的课,属于第二阶段的学习内容。

  高速大量阅读,使学生在低、中年级的阅读量分别达到了50万字和300万字。在实验班学生(五年级上学期)读书量调查中,读过上百本乃至几百本中外名著的学生已大有人在。

  韩兴娥说,她很少命题作文,旨在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使学生感到作文如衣食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感到作文有用,并在实践中受用。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于是,他们成了热爱生活、时时处处关注生活的写作者。

  但仅有写作素材并不能写好作文,关键是韩兴娥将大量阅读引进课堂。“腹有诗书”的孩子们也就有了“下笔如有神”的原动力。他们在大量阅读中所积累的丰富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了个人的文化素养,并自然而然地外化成写作时的妙语连珠、佳句迭出。古人云:“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四五年级的学生,在40分钟内写出立意新颖、自然通畅的600字左右的习作,也就成了普遍现象,其中富有文采者也不再是个别现象。

  不怕考和快乐阅读

  韩兴娥用两周时间完成现行教材的教学任务,且不布置课外家庭作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因为当今人们衡量一个老师教学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往往与考试成绩联系在一起。而考试内容,又多出自教材。如此匆忙地将教材学完,考试成绩难道能有保证吗?

  可韩兴娥老师对此却胸有成竹。她说,大量阅读为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积累多了,考试就如小菜一碟。而死读课本不进行拓展学习者,一旦在考试中出现稍有难度的课外题,多是难以应答甚至不知所云。

  赵丹同学告诉记者,在四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已学完了六年级的课本。语文、数学成绩全班都得了优秀;还考了六年级的卷子,平均分不比六年级的考生低多少。现在,他们已经学完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并且还打算把《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书也学完。

  据张振东副校长讲,家长开始对孩子能否考好自然会有怀疑,可是一次一次的考试之后,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稳中有升,他们也就心服口服了。特别是孩子由此对读书产生的特殊感情,又由读书而提升了文化素养,他们已经对韩老师心怀敬意了。

  相当于现行教材阅读量10倍以上的教学内容,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又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这也是记者生疑之处,在采访学生时,便特别提到这个问题。但孩子们一脸的轻松,说这是大人们在杞人忧天。他们非但没有感到是一种负担,反而因为读书而有了一片阳光心态,有了主动的追求。

  赵丹同学说,只要健康有益的书她都爱读。书本就像那沙漠里的绿洲,使她在迷茫中获得了希望;书本又像那明净蔚蓝的天空,任她自由翱翔;书本又如那高雅、幽静的世外桃源,使她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陈晨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茶余饭后,手握一本书,其味也香;枕边床头放上几本,古今多少事,上下五千年,尽在方寸之间。浩瀚书海,自己不过是沧海舟子。鲁迅、巴金、曹禺、曹雪芹、罗贯中……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照亮着我前行的路程。”

  孙珗同学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情有独钟,她说,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点燃了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火花。从“诗经”至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人类文明的火焰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四大发明”闪耀着祖先智慧的火花,“四大名著”凝结着人类文明的累累硕果……她就是在这些灿烂的文化中,享受幸福,不断成长的。

  更有趣的是,有的同学还将所读过的与所了解的书目连缀成文,令老师与家长为之拍案称奇。比如魏榕同学“书名联串”——《大卫·科波菲尔》诞生在《呼啸山庄》,《母亲》的去世使他成了《雾都孤儿》,他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经历了《罪与罚》,付出了《孤星血泪》,逐渐对这个《悲惨世界》产生了《傲慢与偏见》。后来,《唐.吉诃德》成了他的《漂亮朋友》,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阴谋与爱情》以后《复活》了……

  高树军校长说,学生阅读量虽然非常大,但由于每读每新,每读都有兴趣,越读知识越丰富,所以,不是读得多了就增加了心理负担,而是读得少了做那些味同嚼蜡的作业成了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小学生由此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为书香人生奠定了基础。

  教材不应成为语文教学的紧箍咒

  潍坊市教科院薛炳群在总结韩兴娥的语文教改经验时说:“她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精髓,那就是读读背背,背背读读,学生只要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学好语文也就顺理成章了。”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阅读,而韩兴娥的课正是“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读达到对语言的理解、品味和积累,获得情感的熏陶。

  韩兴娥的教改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对我们使用教材思想的一种改革。我们长久地“以教材为本”,而忘记了这其后真正的理念应该是“以读为本”。在这种“以教材为本”的错误覆盖之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乏味无能,教材也由此成了语文教学的紧箍咒,成了给语文教师们划定的狭窄的圈子。

  一位老师就曾在网上如此表白:“老师的视野总也望不到教材之外的富饶的土地,于是一个学期的教学就知识局限于几百个生字,三十篇课文。学习了这些知识任务就完成了,就万事大吉了。在一种固定的思维的约束下,我们沿着一种固定的轨迹运行,从来没有想到要脱离这个轨道,因为连这种意识也没有,所以我们目之所及才总是方寸之地。语文应该何去何从?在语文质朴的面貌中,如何才能让它的工具性真正发挥它的工具的作用?语文当为语文突围,从听说读写开始,老师当以一种研究者的姿态深入语文,以一个领航人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乘风破浪。让我们的学生在五年或六年的小学毕业后能够流利地运用母语来说、写,能够准确地把握别人说话的大意,能够初步体会到语言文字表达的意境之美。韩兴娥老师引导学生提前识字,大量阅读,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却全面发展的实验成功的大胆批判精神与课堂教学重构则为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指出了一条教学研究的光明之路。”

  韩兴娥真正实践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思想,她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2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