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真本事才是“铁饭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4年 11月 19日 浏览: 打印

 今年8月,山西省运城市教育系统5万多名教职工度过了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

  这次全市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结果是265名普通教师走上了校长岗位,462名校长落聘,43891名教师重新上岗,2487名超编教师分流,736名教师落聘,2801名临时代课教师和175名在编不在岗教师被辞退。

  如今,这里的校长、教师们普遍认为,“跑关系”没市场了,真本事才是“铁饭碗”。过去让领导满意就行,现在还必须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

  八大突破:彻底打破体制障碍

  被当地人称为“教育书记”的运城市委书记黄有泉说:“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根源就是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抱着旧体制不放,教育只能是死水一潭,路子就会越走越窄,建设教育大市、人才大市、经济强市将是一句空话。”

  这次人事制度改革有“八大突破”:一是实行校长归口管理,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选拔权、考察权、聘任权、考核权归口教育行政部门;二是实行校长选聘制,采取内部竞争上岗、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市场选聘等方式,不拘一格选聘校长;三是坚持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四是实行校长任期制,每届任期五年,在同一所学校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五是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凡进必考”,所录用人员30个工作日内办好相关手续;六是实行教师聘任合同制,科学设岗,以岗聘人,合同管理,聘期为1到3年;七是坚持教师年度考核制度,对不合格教师实行待岗培训,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及工作业绩低劣者,予以解聘;八是推行岗位工资制,将教职工的工资与职责、工作量和业绩结合起来,变“福利型”为“激励型”。

  这八大突破,理顺了管理体制,扩大了校长办学自主权,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活力,极大地调动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一次革命:校长由任命到选聘

  “如果大家信任我,就理直气壮地投我一票,如果认为我还不优秀,就毫不客气地推选理想的校长。”这是张英华在市实验中学校长竞职演讲中的一段话。虽然他已经在这个校长岗位上干了一年,但面对校长选聘制,他同样要站在竞职讲台上接受教师的挑选。

  运城市中小学校长由任命制转为选聘制,犹如一块巨石,打破了沿袭多年的用人体制上的沉寂,建立了阳光操作运行机制,关了封官许愿者的门,堵了跑官要官者的路,破了熬官无为者的梦。这对普通教师来说,是一次张扬个性、彰显才华的机会;对在任校长来说,是一次治校方略、管理水平的检阅。

  稷山县翟店初中年仅30岁的新聘校长王育民,是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幸运儿。当记者问起时,他说,“这次改革之所以圆了我的校长梦,是因为我在担任教导主任7年时间里,时刻用现代校长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在理念、知识、能力等方面达到专业水平。”

  实行校长选聘制,是一次能的考验、绩的检阅、德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挫伤“千里马”型的校长,没有埋没“老黄牛”型的校长,没有误解“包公”型的校长,聘出了压力,聘出了干劲,聘出了学习型校长、聘出了发展型校长、聘出了创新型校长。通过改革,全市新聘校长平均年龄39岁,比改革前年轻了5岁,有本科以上学历者达到83%,比改革前提升了24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持证上岗、专业治校的目标。

  一个机制:逼教师注重专业素质

  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一直困扰着运城教育改革发展。主要表现在:城乡分布失衡,城镇超编,农村缺编;学科结构失衡,语、数、外学科超编,计算机、体育、美术缺编;人员构成失衡,农村临时代课教师数量过大,公办教师数量不足;学段分布失衡,小学超编,初中、高中缺编等。

  运城市抓住教师聘任制这一机遇,立足实际,破解这一难题。在改革中,他们把教师聘任制与推行岗位工资制“捆绑”起来,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办法,彻底打破职务终身制和平均主义。盐湖区、稷山县等县市创新工资分配办法,教职工工资由财政部门按时足额拨付教育行政部门,由教育行政部门将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固定部分(70%)拨入职工个人账户,将津贴部分(30%)拨入学校账户,与学校各种补贴结合起来,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

  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增强了广大教职工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搞第二职业的收摊了,不思进取的有震动了,混日子的没市场了,许多女教师逛街不再是去买衣服,而是去买书,许多男教师空闲不再玩麻将,而是积极“充电”。一位老师感慨地说,“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今天不抓紧学习,明天的饭碗就成了问题”。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1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