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科学与人文:在语文中交融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4年 11月 26日 浏览: 打印

  近几十年来,关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在语文教育界,“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曾将科学和人文置于对立面。在全球化的今天,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一方面专门开设了具有综合性的课程。有专家认为,语文这门学科,由于其承载的内容所具有的“百科性”,在古代曾经是无所不包,在今天,它在促进各个学科,尤其是文理科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相互融合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有自己的天然优势。由此,语文的综合性问题再一次被提了出来。

  一向致力于学生学习读物出版的龙门书局最近推出的一套大型语文读物《龙门新语文》,高举“科学人文综合型语文读本”的大旗,将“科学人文融合”、“语文的综合性”这些概念推向前台。近日,本报记者就综合性在语文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如何理解语文教育的科学性、语文的呈现方式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等问题,与扬州大学教授、《龙门新语文》顾问顾黄初和扬州大学人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导师王乃森进行了对话。

  语文课不是语言课

  记者:在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中,语文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顾黄初:走向综合是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的大势所趋。各国母语教育的综合性,表现在重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同步发展,表现在注重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思维能力、审美情感、健康人格的培养,将语言教育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记者:作为汉语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显然不应是单纯的语言教育课程。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即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母语学习者而言,并不是只要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能养成的。

  王乃森:不错,但这还远不是问题的全部。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强调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重要的着眼点是语文课程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中小学教育中的语文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功用,这种功用一方面是语言教育的成效,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作为一个社会人终身必备的工具;另一方面是文化教育的成效,是语文课程所包含的丰富的科学人文内容对学生认知素养、审美素养、人格素养的培育。准确地认识两者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把握语文课程综合性的内涵。

  记者:作为《龙门新语文》的编写顾问,您怎么理解这套书中所体现的“综合”?

  顾黄初:《龙门新语文》在注重科学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前提下,特别注重语文与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的相互融合。作为综合型语文读本,从选文到教学活动的安排,都力求突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学习,科学精神的培养,将静止的、被动的、灌输式的语文学习过程变为动态的、主动的语文素养与科学人文素养同步建构、生成的过程。

  人文性、科学性相得益彰

  记者:长期以来,在语文教育领域,语言的地位和作用被不恰当地夸大乃至神化了,这导致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声势浩大的对语文教育的批判和反思。

  顾黄初: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中曾过分强调其工具性,忽略了人文性,以至于走上了极端,我们说这是“科学主义”的流弊。

  记者: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语文教育中倡导的科学性呢?

  顾黄初:语文教育中强调科学精神,是强调语文知识系统的科学化,强调语文教育方法、学习方法的科学化,强调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培养。

  记者:作为对过分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反拨,当前人文性在语文教育中呼声很高,如何理解这种被普遍张扬的人文性?

  顾黄初: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一概念比较复杂,使用者出于不同的视角,给以了不同的解释,在此有必要做些分析。如果提出人文性,是为了将语文当作“人文学科”来论述其性质,那么语文和历史、政治等学科一样,只是对应于“科学学科”,提人文性并不能确切地表明语文学科在人文学科里所独具的特有性质。从近年来语文教学界提倡人文性的一些论述看,多是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诸多“非工具性能力”的培养目标。还有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认识能力”的培养。

  记者: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好处?

  顾黄初:提倡人文性,有益于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完善和悟性发展。提倡人文性,也是针对语文教学中的某些“科学主义”倾向造成的繁琐、割裂而来的,因此也具有纠偏作用。

  记者:然而,过多地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语文是无须训练的。事实上,语文真的仅靠感悟就可以学好吗?而科学仅仅是指知识的训练吗?

  顾黄初: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确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些倡导回到“田园诗般境界”的主张,一些过于“空灵”的设想,脱离了现实,没有正视“语文是非下苦功夫才能学好”这一客观规律。过于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排斥必要的科学的知识体系、训练系列,将会使语文教学流于空疏、不可捉摸。因此,“人文性”相应于“科学性”,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科学不仅是原理、概念、知识,还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我们还应该提倡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研究、求实、创造等现代社会必需的基本素质。

  记者:在“语文教育科学化”方面,您有什么见解?

  顾黄初: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应当有科学的知识系统的支撑。语文知识系统的科学化是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在“语文教育科学化”方面,我们不是做得太多,而是做得远远不够。这些是我们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时务必不能忘记的“矛盾的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们着力强调“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的本意所在。

  “综合”的优势

  记者:语文课程实施科学人文综合性教育具有哪些优势?

  王乃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科学教育不仅是科学类课程的任务,语文课程也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教育的潜能。语文课程可以吸纳大量优秀的科技文章,既可以用来培养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能力,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素养。议论文和科技文的读与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即科学思维能力。语文学习也要掌握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真谛。

  记者:我注意到,《龙门新语文》以“表达与交流”为主线,组织单元学习活动,并且把激发学生开展阅读鉴赏和研究活动的系列作文作为重要的活动内容和评价活动成果的重要依据,促进学生语文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发展。您能否评价一下这种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式?

  王乃森: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母语教学中,出现了注重言语实践、注重以写作为重点的“表达和交流”的趋势。日本的语文教学大纲里,把“表达”(包括说话和写作)放在“理解”(包括听话和阅读)之前;美国教育家唐纳·格雷夫斯、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达维多夫和语言心理学家玛尔柯娃主张以发展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主线,把“语法”、“作文”和“阅读”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建立一门综合性的语文课程。《龙门新语文》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选编课文,为学生开展相关话题的表达与交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以这种“表达与交流活动”为主线来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表达交流的需要,选择适合本单元各篇课文的阅读方式方法,进行相关资料的检索,参与相关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得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合作、探究、创造的过程,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为学习而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促进语文学习与其他各科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沟通。

  近几十年来,一些科学和人文学者一直为“打破坚冰”,推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做着不懈的努力。而《龙门新语文》这种意在为培养科学人文综合型人才而尽力的学生读物更是令人有所期待。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5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