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非同龄孩子同班的分组学习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4年 11月 12日 浏览: 打印

日前,我在南澳州的麦革尔(Magill)小学听了1/2年级的课。在澳洲如果看到教室门上写着两个数字中间有个斜杠,就表示有两个不同年龄组的学生在一个班级,接近我国的复式教学班。这种形式在南澳州的大多数小学都有,因为这里人口少,学生人数太少不能成班。长期这样,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现在许多学校即使生源比较足,也宁愿拆成几个不同的组合,依然保持着这样的教学方式。另外,澳洲一学年一共有四个学期,州教育部规定,只要家长认为可以,每个学期都可以让孩子入学。由于入学时间的不同,导致一个班上不同年龄和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在一起的情况非常普遍。今天我访问的这个班就是这样,老师告诉我,有一半是6岁,一半是7岁的孩子。

  上课后,老师让一组学生坐到地毯上,给他们进行词汇训练。老师拿出一张词汇卡片,学生看到以后读出来,并在自己的卡纸上找是否有这个词,如果有就在这个词语上放上一个小玩具。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一个塑封的卡纸,上面有很多词汇。另外一组很明显是小年龄组,他们在自己的座位上,把老师发下来的写有很多词汇的纸条,一个一个词剪下来,然后再重新拼成一个句子。这些句子都是很简单的,是生活中的语言,比如:孩子中餐吃的是薯条和鸡腿。

  半个多小时以后,老师让全体学生一起围坐在前面的地毯上,拿出一个珠子盘,让学生从1数到100,她拨一个,学生数一个,一共十排,每排10个珠子。然后,让学生们一起10个10个地数,5个5个地数,2个2个地数。看上去,难度一个比一个大。数完以后,老师让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举出双手,请几个学生上来10个10地个数,看全班同学一共有多少个手指,5个5个地数,看看是不是一样。

  数数练习以后,老师又分成两个层次发给不同的练习。一个层次是按5的倍数,把所有的数字点连接起来,另一组是按2的倍数,也把所有的数字点连接起来。最后都形成了一幅图画。孩子们只用很少的时间就连好了,大量的时间在涂色。涂完以后,一幅是一只大轮船。另一幅复杂一点,不但有轮船,还有船员、船帆、海鸥等。孩子们涂色的本领很大,一幅幅色彩鲜艳的数学作业完成了。

  后来,我在这所小学又听了一节4/5年级的拼写课。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小组,然后一组到前面,坐在地毯上,一起讨论一些词汇。有难度的,当场查字典,老师作一些解释。接着就分别去摘抄这些词汇。我看到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印有100个单词的卡纸,但三个组难度不一样。这位老师拿出了几套教师的参考书给我看,都是将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词汇、语法等分类的书,老师用的就是这些现成的资源,只是复印一下。好像英语学习有几级几级,层次比较清楚,而中文学习要分得这么清楚可能很难,毕竟中英文的词汇组成方式和结构很不一样。不过,我觉得多做一些实践性的研究,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帮助,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我们一直倡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分层的意识,特别是能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促进他们不同的发展。由于没有很多现成的分层、分组教学的资源,我们需要慢慢积累,逐步把这项工作做起来。这也是我们更好地实践新课程思想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也有复式教学,虽然我们还没有澳洲这样好的条件,但从他们在复式基础上的分组学习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借鉴。

  编后:澳洲课程故事系列到今天为止就结束了。这个系列中共刊登了5篇作者在南澳洲中小学深入课堂后,讲述的课程故事。从这些课程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下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但愿这些来自他乡的故事能对我们理解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有所帮助。

  (许新海: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校长,作为访问学者被江苏省教育厅公派出国留学一年,目前正在澳大利亚学校开展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跨文化实地研究。)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12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