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会诊新课改11】 什么样的培训最有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10月 10日 浏览: 打印

  记者在课改实验区调查发现一个现象,有的地区教师求知心切地参加培训,组织者也想方设法推出重量级人物灌输,可不少教师感慨,带着对新课程的好奇走进去,一头雾水走出来,一些教师甚至怀疑自己的接受能力差。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些专家对此直言不讳:“原因是教师们原封不动地移植、照搬名词和术语,生搬硬套地灌输。应当看到,案例研究、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对新课程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倾向,大量堆砌文字资料,科研成果成了资料的‘复制、粘贴’。”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芦咏莉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现在有些培训与教师的工作脱节,特别是培训中所提供的知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实际上,教师并不是对新观念不接受,反而是耳熟能详,甚至脱口而出,但是做起来却很生硬,主要是因为抓不住理论的本质、精髓,表现在教学中往往“踩不着点”。要知道,一种教育观念从认知、再到信念,最后变为一种自觉行为,其中要经过多次反复而激烈的碰撞。

  专家的提醒值得深思,我们应当提倡什么样的培训?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很显然,没有教师的实践,无论多么著名的专家,多么精辟的报告,都不可能最终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习“应知”,而且要学习“应能”,教师在培训中所需要的是实践性知识,而不是学术性知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行动研究”等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教育文献中,这些不同的表述道出了同一理念:应当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专家认为,“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形成,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就是把研究的东西做出来,把做出来的东西说出来,把说出来的东西再研究。这就是研究——行动——思考——发展,这一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正在形成。这种专业发展模式真正使教师有了自己的探索、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理论。

  事实上,教师有能力也愿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与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的反思性实践研究,这是一种行动研究,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成果应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行为的转变需要大量的实践,教育研究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实践,强调教师的“做”,高度尊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教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

  专家们认为,教师在培训中应当加强同伴交流、经验分享、个人反思。因此,在培训中不应追求完备知识的获得,而应重在打开思考的大门,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其实,教师听过的讲座并不少,但一到做时又找不着感觉。这是因为讲座还是“别人的”,没有变成“自己的”,应当将别人的思想与观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因此,应当坚持让教师写“学习日记”,促使教师梳理思想、重新咀嚼讲授者的话,在提笔的一刹那,将“别人的话”转化为“自己的话”。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