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我们的环境教育 教了什么?漏了什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4年 12月 22日 浏览: 打印

访谈

  今年冬天,一部名为《可可西里》的电影热映全国各地,在引来各方好评的同时,也引起了观者对濒临灭绝的藏羚羊的命运和可可西里环境危机的关注。回想起前几年曾经有大学生不解而冷漠地问“藏羚羊灭绝跟我有什么关系?”,如今人们的环境意识的确大有改观了。

  近日刚刚结束的“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奖”,参赛者提交的科研项目和小发明,多半涉及环境保护,如“对北京市废弃广告布回收利用情况的调查”、“废水利用节水蹲式冲便器”、“犬类粪便在生活中的危害”等。而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的“壳牌美境行动”,更是激发了许许多多关心环保的孩子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动手解决的热情和实践。

  的确,我们能明显感到环境教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和发展,能力和质量都有提升,以至于有学者乐观地评说:我们已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并且逐渐在国际环境教育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但实际情况依然很严峻。

  在国家环保总局,记者看到了一封来自广西乡村教师的来信,没有署名。信中说,我工作的这个村庄是有名的“寡妇村”,因为旁边的造纸厂大量排出的恶浊废液污染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很多男子活到中年就病死了……作为一个乡村的小学教师,我感到自己身上肩负重担。其实,在我国,环境破坏最严重的是农村,环境意识最差的也是在农村。在我们这些乡村教师队伍中,绝大部分老师不知道什么是环境教育,不知道环境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不知道环境教育是教师的义务,他们环境知识贫乏,环境教育的意识薄弱,也缺乏进行环境教育的书刊、材料……

  这位乡村教师的感受是个例,还是普遍情况?我们的环境教育究竟面临怎样的现状?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环境意识?开展环境教育遭遇到哪些问题……

  让我们听听目前中国环境教育领域几位重量级人物的声音:

  梁从诫:教师一定要有危机感

  “自然之友”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提及环境教育,梁从诫先生一开口便说:“危机感!一定要有危机感!”

  年届七旬仍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奔走呼号的梁先生曾是历史学教授,所以他喜欢从历史的角度来讲环保问题。由于经常为中学教师作环境教育报告,他特意绘制了3张图表,一张是中国的人口分布图,一张是全国的自然生态植被分布示意图,另一张则是汉代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图表。从这3张图表看,中国绝大多数人口都拥挤在东部狭小的土地上,而人口却不断增长(建国初期的30年,更呈陡然激增态势);大面积天然绿色林带在人类的侵蚀下,已骤减到中国版图的边缘地位。他说:“我们的国土承载的人口从来没有这样多,人均占有资源从来没有这样少,经济发展的速度从来没有这样快,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现状,再没有危机感怎么得了?”

  作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十年来一直遵循“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行动宗旨,他们不唱绿色高调,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梁先生面色沉郁地说,“人口多、资源匮乏的现实只能直面,但无度挥霍的生活方式却是能够改变的。比如从一点一滴做起,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如果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去做,那就一步也无法迈出。现在我们中国人就像坐在一艘巨大的泰坦尼克号上,全都乐呵呵的,一等舱有一等舱的乐法,三等舱有三等舱的乐法,等到撞上冰山那一刻,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对于环境教育进入学校课程,梁先生强调说,关键不是开不开环境教育课,而是谁来上这门课,上课的教师能不能从内心认可环境教育的理念,有没有危机感。教师如果不改变观念,而用教数学、物理等一般课程的方法来教环境教育,即使学生有很好的“成绩”,也是没有意义的。

  牟广丰:要教孩子认识国情

  国家环保总局监管司副司长


  “我们的环境教育主要的问题是口号多、实际内容少,概念多、行动少。”经常被请去出席各种环保活动的牟广丰副司长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全国性的少先队活动中,孩子们向全国红领巾发出的倡议居然是“保护臭氧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会后的座谈中,牟广丰直言不讳地说,万万没想到孩子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是“保护臭氧层”!有几个人知道臭氧层是怎么回事?怎么保护?全是用大人的口吻说大人话,假、大、空,而且表演成分居多,很让人失望!

  牟广丰说,这是大人的错。其实真正的环保就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尽量不用一次性用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是每个人力所能及的。应该教孩子们这些,并且通过孩子去影响他周围的大人。要教育孩子了解中国的国情,不要盲目自诩“地大物博”,而要清醒认识“地大物薄”,要知道我们现在人均占有资源极度紧缺,人口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极度尖锐,应该培养孩子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不是教他们唱高调。

  “但现在许多媒体的导向就是错的。”牟广丰说:“生活中几个家庭有电视剧里那种大客厅?电视、杂志中种种奢侈生活的展示,对目前中国人超高的生活消费水平的趋向,起了非常不好的推波助澜作用。我认识的不少年轻人,两口子80平方米还不够住,一心想买大房子。甘地说得好,大自然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们的贪欲。在社会心态普遍浮躁的情况下,更要告诉孩子生活简单就是幸福。”

  牟广丰认为,环境教育首先要树立新型的自然观,摆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前中国人一心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种把人从自然中分割出来的观念,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愚昧,是破坏环境的认识论的源头。牟广丰引用恩格斯的话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必须建立循环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而这,不仅取决于国家的宏观政策,也取决于每个公民理智的消费观、价值观。

  杨东平:环境意识尚待转化为行动

  自然之友”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以“自然之友”走过的十年为例,杨东平教授认为中国的环境教育已经完成了公民环境意识启蒙的任务,在面向全社会普及环保常识方面,成效显著。“沙尘暴、缺水、缺电、空气污染等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环境事件,以及媒体的宣传教育,使得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环保。大中小学生,更是环境意识比较高的群体。可可西里从几年前只有少数环保人士关注到如今拍成电影、成为文化事件,特别在大学生中反响强烈,正证明了环境保护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但杨东平认为,目前中国人的环境意识尚停留在认知层面,下一个十年,环境教育会从观念转向行为、从泛泛的“蓝天绿地清水”转向汽车消费、水电开发、能源利用等更为深入的领域。“毕竟,人们的认知影响到态度,态度影响到行为,这一过程是无法逾越的。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不能建立在个人的良知上,宣传教育也不是万能的,还得有相应的制度,比如调节水价来促成节水、塑料袋改免费为收费来抑制一次性消费等,以帮助公众将接受的环境教育内化为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到那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循环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才是可能的。”

  李小溪:教师首先要接受环境教育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


  “环境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孩子太欠缺这样的教育了。”为了回答记者的问题,李小溪老师专门询问了周围的中小学生,“他们对环境教育几乎没有印象,一个初三的女孩说小学时思想品德课提过几句,中学生物课有一点相关内容,但作为普通人应该怎样做,老师没有讲。”

  说起教师的环境意识,有一件事给李小溪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她回忆说:“一次植树活动结束后,我看到一群孩子不顾一地狼藉的废弃物就要离开,就问他们的老师怎么不带孩子们收拾一下,那位老师说,我不管这事,您找校长。而校长的回答则是‘不是有清洁工打扫吗?’”李小溪忧心忡忡地说,“你说这样的校长能带出对环境有爱心的老师、能培养出真心爱护环境的学生来吗?”

  李小溪建议,不要讲干巴巴的大道理,而应该让孩子明白今天的环境状况跟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关。仅仅北京市,每年就要用掉30亿个塑料袋、7亿个塑料餐盒和50亿个塑料瓶子,全国更是天文数字。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既是环境恶化的受害者又是制造者,问问自己这里面有没有我的一份儿?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培养孩子对环境的责任心,唤起孩子对环境的切身体验。

  当听记者说中小学现在已经开设环境教育课时,李小溪并不乐观,她说:“专门开一门课也好,通过其他课程渗透也好,环境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校长和老师的观念。这门课升学不考吧?如果教课的老师自己也认为它可有可无,不从灵魂深处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那开了课也没有意义。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应该成为教师资格的必须。”

观点

  环境教育要动脑、动心,更要动手

  孩子们更喜欢环境行动


  开展环境教育20年来,我发现环境教育存在走过场现象,为此我经常思考:

  怎样不使环境教育仅仅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上?孩子们到底喜爱什么样的教育形式?怎样评价环境教育的效果……

  我们目前的环境教育教材,过于重视知识性、理论性和系统性,在趣味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方面不足。而这几点恰恰很重要。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探讨,我意识到环境教育利在实际,保护环境重在行动。我为孩子们设计了“环境行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环境保护行动,并且注意到,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第一教师。游戏、实验、调查、统计、画图、阅读、看图分析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孩子们从而自始至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他们会主动钻研理论知识,会发挥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使环境教育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对孩子们进行脚踏实地的辅导和指导,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办法→采取行动”的过程:

  发现问题——引导孩子们善于观察、善于设问、善于发现

  分析问题——引导孩子们勤于思考、勤于动脑、勤于辨析

  寻求办法——引导孩子们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采取行动——引导孩子们主动建议、主动推广、主动宣传

  当环境教育变成社会实践活动时,孩子们就不仅仅了解、知道一些环境问题,而是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影响他人,怎样影响社会。参加环境教育实践的孩子们已经为学校、社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环保贡献,他们的环保行动有的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北京市白云路小学的徐茜和戴思宇同学在“环境行动”项目中学习了节约用水之后,开始关注起机关里被浪费的饮用水。她们发现,各大机关的工作人员一上班就忙着倒前一天的剩水,打新开水。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原本是干净的饮用水被白白浪费了。她们做了调查并向社会呼吁:抓抓机关用水问题。北京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她们的研究报告,还有一些市民给她们写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学校在全校宣读市民感谢信,全校师生再次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北京市红庙小学的靳征程同学研究了洗车用水问题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将研究报告交到当时的北京市刘淇市长的手里。这个举动被近百家媒体关注报道,最后由市长亲自布置解决这个问题,靳征程还被聘为西城区节水监督员。

  学习了减少废物之后,北京市35中杨如茵同学做了“电脑时代的废物”和“便宜电池与废电池”的研究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2000年,杨如茵被评选为全国15名“绿色之星”之一。

  北京市35中的吴乃欣学习了生态环境问题后,通过调查、统计、咨询、试验等方法,发现北京庭院枣的生态环境受到大规模城市改建的影响,面临绝种的危险。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在大街小巷寻找北京老城区的枣树,找到了原有22种中成活的11种。由于她能够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开展自己的研究和行动,2004年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奖、万户创新奖、得胜科技园区科技奖等荣誉,还随我到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当嘉宾,面向全国开展宣传、提出建议。

  北京市五路通小学王海洋同学选择的是寻找像张大民家那样被房屋围困的树的行动,北京市红庙小学胡晓龙同学开展的是关于随便占用耕地问题调查。他们利用整个暑假不辞辛苦地奔忙于北京城郊,以顽强的毅力完成自己的调查研究,分别发表在《中国环境报》上,后来都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

  动脑、动心又动手的“环境行动”,让许多孩子们获得人生体验中的重要一课,他们懂得了用事实说话,以行动关心,他们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希望。(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周又红)

  选择最科学、最环保、最优越的生活方式

  环境教育就是爱国教育


  环境教育是德育,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如何“厚德载物、普渡众生”的教育;是博爱的教育,是情感教育,是关涉当代和后代关系的教育,因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未来。

  环境教育不仅表现于外在的急风暴雨式的“运动”,如开会、演讲,宣传推广,更应体现为内在的春风化雨式的革命,如戒烟、素食、俭约其行。

  环境教育不仅要在知识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法理层面,还要在精神文化、社会风尚、道德伦理的层面开展,需要走出课堂,在环境中设身处地地开展,不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

  温家宝总理最近说:我们若以有限的资源除以巨大的人口基数,那人均的占有,便成为可怜的小数点。但目前,我们不正以最多的人口乘以最强的欲望,吞噬着这最有限的资源吗!

  复活节岛便是前车之鉴。这个太平洋中部380平方公里的岛屿曾一度繁荣,到1550年,人口发展到7000人,物质文明达到鼎盛,但森林砍伐、土地滥用、过度渔猎终于导致环境承载能力丧失,从而验证了那句话:人类文明,从砍第一棵树开始,到砍最后一棵树结束。

  所以,面对地球生态危机,当今人类最紧要的事,不是开源,而是节流;不是扩大开发力度,而是降低消费强度!选择一种“节俭其行,高尚其志”的生存方式,以精神资源、心灵世界的开发,代替对自然物产的滥用;以审美愉悦,代替口腹之欲、物质挥霍的感官刺激;以艺术消费、文化消费,代替臃肿的商品消费、财富聚敛和无休止的GDP竞争。通过人类自身心态的调整,减轻对衣食父母——地球的外在压力,既要自强不息,又要厚德载物。

  作为环境教育基地,麋鹿苑建立了一个世界灭绝动物的墓地,其中的灭绝动物多米诺骨牌,倒下是已经灭绝的动物,立着是濒临灭绝的动物,现存的动物里面有一个是“人类”。我为灭绝动物写了一段墓志铭:风萧萧兮易水寒,众生一去兮不复还。工业革命以来以文明自诩却无限扩张、为所欲为的人类,已使数百种动物因过度捕杀或丧失家园而遭灭顶之灾。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当最后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鹰,从污浊的天空坠向大地,当麋鹿的最后一声哀鸣,在干涸了的沼泽上空回荡,人类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善恶终将有报,猎天亦被天猎。当人为造成的物种灭绝事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自然物种之一的人类,你就能幸免遇难,在劫而逃吗?

  所有来麋鹿苑的参观者都要宣誓:“为使地球生命繁荣灿烂,为了人类社会长治久安,我们,作为自然保护的使者,拯救生灵的卫士,将以我们的力量、才智和爱心,还河流以清澈、还山川以绿色、还大地以生机、还天空以蔚蓝!同在蓝天下,保护大自然,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每次听到师生们的朗朗誓言,我都会为之动情……有一些少先队员念完灭绝动物墓志铭,会非常感动地把红领巾摘下来挂在树上。孩子们都知道红领巾是烈士鲜血染红的,我认为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保卫我们的江山,今天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江山。爱国不仅表现在爱国旗,爱红领巾,而且表现在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上。环保就是爱国,环境教育就是爱国教育!

  宋代大儒朱熹有“人若爱惜物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之语;惜物、惜福,始终为东方传统文化所强调,“低物耗,高层次”地生存,诗意地栖息,多一分浪漫,少一些浪费,乃是人类可能选择的最科学、最环保、最优越的生活方式。作为普通人,我们至少能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做到:不穿裘皮大衣(特别是野生动物的裘皮制成的大衣),不吃野生动物,不把我们的嘴变成动物的坟,尽量选择素食,降低食肉比例,以免浪费很多粮食喂猪、喂牛;不要因为有钱就选择大的住宅,尽量在住宅中选择一种生态设施,节水、节电,装修尽量选择简单的环保材料;出行尽量骑自行车、步行、坐公交,既减轻了交通的拥堵和压力,也减少尾气的污染,同时多运动,身体也健康。毕竟,国家生态的健康与个人身心的健康,同等重要。(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 郭耕)

感悟

  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环境教育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感觉


  一位厨房师傅总看见大学生把剩饭倒进垃圾桶,忍不住问是不是发现苍蝇了,大学生回答是盛多了,吃不了。

  这些大学生想必接受过学校开展的环境教育,至少从报刊杂志、电视上也能接触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是为什么连节约粮食都做不到?

  联想到几年前,上小学的女儿告诉我,班上同学纷纷互送贺卡,有的从批发市场一次就买回一百多张。还有位小学生告诉我,她收到过全班46位同学的贺卡。我感到不安,于是给女儿的班主任写了一封信,用很多数字说明贺卡与树的关系,并建议老师从自己做起,不送也不接受学生的贺卡。

  也许我太直率了,老师没有接受我的建议。在女儿生日前夕,她收到一张老师送的三折叠的贺卡,上面写着:虽然这张贺卡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但这是老师的心意,是情感的交流。

  从小诵念粮食“粒粒皆辛苦”的大学生倒掉雪白的米饭而毫不心痛,明知“是一种资源浪费”的教师还是送出了一张三折叠的贺卡,这种认知和行为的背离,也许可以说明,我们的环境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感觉,没有教人建立起人和自然之间的心灵通道。于是大学生觉得自己倒掉的只是二两饭、几毛钱,老师送出“心意”时没有感觉到手中的贺卡是地球日渐减少的绿色的一缕……

  我在德国曾经参观过几所中小学校,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老师和学生介绍他们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比如随手关掉电灯节约能源、回收饮料瓶减少垃圾等等,而唯独一所华德福学校没有这样做。四年级的自然常识课,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做苹果汁、茶叶,或者在户外土地上播种;八年级的手工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做一个铜碗,十几位学生正热火朝天拿着榔头叮叮当当;还有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在锯木头,有的正在编织地毯……我好生奇怪:教室怎么成了手工作坊?这些手工劳动和环境教育有什么关系?

  在英国学习华德福教育,我有机会经常在菜园里蹲着或弯腰面对土地劳动,这种姿势使我对土地感到亲切、熟悉、谦卑与尊重。如果仅仅走路,土地是供人行走的道,被踩在脚下;如果人坐在汽车里,土地变成一闪而过的风景;如果乘飞机,人悬在空中,不知土地在何处。而弯腰躬背的劳动,才能使我们保持深切体会到人对土地的依赖。

  真正的环境教育是亲身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仅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的循循善诱,或满堂灌输。就像人们吃的饭菜如果是自己亲手种出来的,就不会随便乱扔。而人和食物的关系如果只局限于现金交易,就不会体会到珍惜食物的必要性,因为他对食物没有感情。

  如果我们的环境教育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不触及学生的心灵,他们学到的环境知识就只停留在头脑中,也许考试能得个高分,但日常生活中仍然是挥霍浪费、互相攀比。

  如果我们的环境教育只是为了完成大纲要求,而缺少学生的亲身体验,那么结果就是知识与行为的脱离。等孩子们长大后,他们口头上讲起环境保护的道理一套套,可是却不愿意为保护环境做出任何的牺牲,看不见自己的一举一动和大自然之间的必然联系。这就违背了开展环境教育的初衷。

  现在的城市孩子从小生活在“钢筋铁骨的水泥丛林”中,远离了活生生的大自然。这是环境教育遇到的一大挑战。儿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才会知道食物是怎样来的,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食物,才能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不是老师告诉他们的,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领会到的,并植根在他们的生命中。

  有过这种体验的孩子,还需要老师苦口婆心地进行环境教育吗?(环保志愿者 吴蓓)

背景

  国际环境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80年代以后,经历了“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三个层面的发展。

  1992年,联合国通过《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环境教育与和平、发展及人口等要素相融合,成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至此,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发展教育的战略选择,是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教育新模式。

  中国的环境教育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以来,小学自然、中学地理等科目中增加了环境知识方面的内容,但环境教育被认为是局限于环境保护和以生态为基础的知识教育,在培养未来公民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尤显薄弱。

  1999年,中国教育部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将环境教育正式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主题纳入中小学课程。

  2003年,教育部将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确定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全国中小学必须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程,帮助青少年建立起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等层面的三维环保意识。

  中国的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2005—2014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

声音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尊重生命。环境教育更是如此。

  最大的失败是教育的失败,不尊重生命的教育是失败中的失败。

  ——重庆大学退休教师 田达生

  目前流行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不利于进行真正纯粹的环境教育。而最迫切的,是提高官员和教师的生态环境意识。

  ——清华大学教授 刘兵

  外国的环境教育方式我们未必适用,应根据我们的国情、人们的素质等制定适合我们自己的环境教育模式。

  ——北京市东辛房小学 韩永刚

  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未来一代建立起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应该引导他们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进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培养下一代确立绿色生活观念,过一种精神上富裕、物质上简朴的生活。但城市中的孩子对大自然的认识往往停留于书本,因此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将环境教育溶入到野外观察动植物或旅游中,大学还应该广泛开设类似“中国环境状况”的选修课程。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生 陈忠才

  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必须与新课程改革结合,探索环境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责任在教师,关键在校长。

  ——成都市川化中学 巍道明

  我们的学校几乎天天在宣传环保,学生也跟着天天讲环保,可我们至今还不能对旧电池进行单独回收处理,许多学校还在大量使用一次性器具。这样的环境教育形同虚设,长此以往学生不但环境意识没养成,反而易让学生言行不一,对形式主义的一套了如指掌。

  ——江苏无锡羊尖镇小学 陈平

  环境教育不仅仅只是纸上谈兵的教育,也不能仅仅只在学校内进行和开展。做了5年专职环境教育老师,我在工作中越投入就感觉越吃力,因为工作越深入,环境教育同外界的联系要求就越紧密,来自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就越显得重要,但很多人只想看到短平快的结果,真的很矛盾!

  ——武汉江汉区姑嫂树小学 杨樱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环境教育的责任,但有的人认为环境教育就是自然科学知识传授,是自然老师的事;有的人认为环境教育就是捡纸屑、扫地、擦窗户等卫生工作,是后勤部门的事;还有人认为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养殖就是环境教育……

  ——江苏昆山城北中心校 金喆

  环境教育不仅应该使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更应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环境问题,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北京市朝阳区虎城中学 李秀

  在远离自然的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自然是陌生的、隔阂的、漠然的,如果孩子从小就不再对自然萌发好奇,缺失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他们怎么能够发自内心地关注生存环境、保护环境?

  ——江苏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李玉敏

  《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22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