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隐性德育课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03月 21日 浏览: 打印

一、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

1.具有广泛的渗透性

隐性德育课程广泛地渗透在社会角色的各项有目的的德育活动中。不仅与教师和班集体相联系,而且与整个校园文化相衔接,不仅涉及到校外的社区环境,而且涉及到角色的家庭环境,它潜藏在一切德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中,隐含在认知德育课程和活动德育课程里。

2.具有潜在的影响力

显性德育课程对社会角色具有直接外显的影响力,而隐性德育课程对社会角色则具有间接的、内隐的、潜在的影响力。同时,各种显性德育课程本身又潜藏着各种隐性德育课程。社会角色在各种学习环境和德育活动的氛围中,通过这种隐性德育课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具有无意识的教育价值

无意识“是指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即是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定势。”隐性德育课程对社会角色而言,正是这种无意识的教育影响,是通过隐藏于角色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而接受教育的。这种影响有时往往较之意识层面更为强大,覆盖面更为宽泛。社会角色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影响与感化。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形成

人类关于“课程观”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时代,但是,真正把“课程”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的还是本世纪以来的事情。在此基础上,直到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才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之后,随着我国德育改革的发展和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德育课程问题,把那些具有育德性质和功能,从而对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特定社会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这个地位的期待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这里指受教育者。下同。)的思想品德修养产生影响的教育因素看成是德育课程。有了“隐性课程”和“德育课程”,人们便进一步演化出“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

何谓“隐性德育课程”,目前,社会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大多数人意见认为,它是广泛地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的、间接的、内隐的,通过社会角色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

三、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1.导向功能

隐性德育课程对社会角色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政治方向的确立具有隐性导向作用。学校建筑物的外观形态和各种物质设施的布局设计是德育精神的物化体现。能导引角色的行为模式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生成和发展。

2.激励功能

隐性德育课程又具有一种内驱力,它能对社会角色产生激励作用。如:先进个人的评选、各种竞赛活动的安排;社会上的模范人物;家庭同辈成员受到家长的表扬等等,都可以对社会角色产生隐性激励作用。

3.陶冶功能

隐性德育课程对社会角色还具有薰陶感染作用。健康向上的集体环境能给社会角色带来陶情怡性的积极心态。良好的校风、班风,优美的社区文化气息与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对社会角色充满深情的关怀和爱护等均能产生巨大的潜在的薰陶力量。

4.抑制功能

隐性德育课程对社会角色既有积极驱动、催人奋进的作用,又有间接禁止、暗设障碍的效果。当角色走进优雅、洁净的场所,不需任何律令或提醒,自然而然要检点自己的行为,扼止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的举止。

上述几种功能,仅仅是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而分别列出,其实各种功能是相互联系、交互作用而形成综合效应的,这种效应应该说是积极的、正向的。如果把产生上述四种功能的情境作反向变换,那么就会相应形成四种截然相反的功能,这就是消极的、负面的。

四、隐性德育课程因素分析

(一)班集体气氛因素分析

班集体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单位,要使学校的育德活动落到实处,其基础和前提就是要建立起班集体。

“集体是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它所以是一个有机体,就因为它那里有机构、有权能、有责任、有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

班集体正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有机体。建设班集体,形成健康、向上的融洽气氛,便是隐性德育课程构成的另一要素。

1.班集体目标的确定

班集体的目标是其未来状态的描绘,是社会角色齐心合力追求的方向,是团结和鼓舞群体携手共进的凝聚,也是衡量班集体从事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尺。

2.角色的德育行为规范

班集体的纪律和秩序是群体行为“常模”。用这个“常模”去检查矫正角色的德育行为,才能把组织性渗透到社会角色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3.角色骨干的选拔

以典型引路,在社会角色中塑造“影响源”,成为影响所有角色的一面“镜子”,从而时常对照,不断调整自我,向社会期待的方向努力。

4.角色意识的培养

根据社会期待在班集体中造成一种健康舆论,形成影响每个角色的外在精神力量,并通过角色扮演,内化为角色意识。

5.角色心理潜能的开发

有意识地提供各种合乎角色心理发展程度的育德活动,开发角色的心理潜能,使角色无意识地进入班集体受教育的情境之中。

总之,营造出融洽、健康的班级心理气氛,才能使角色从这一气氛的薰陶中获得责任感、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主动实践角色规范,自觉表现角色行为,以积极进取的乐观情绪,投入角色扮演。

(二)校园文化因素分析

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指制度文化,广义的校园文化,除了制度文化外,还包括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这里说的正是广义的校园文化。

1.校园制度文化

这是社会期待学校所具有的文化(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其物质形态表现为国家为学校所颁布的法律、章程、制度、守则和规定等。这种因素实质上是学校的“外在文化”。

创设校园制度文化的核心是要把学校的“外在文化”转变为“内在文化”即“素质文化”,从而形成社会角色实际占有的文化。

2.校园精神文化

这是校园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是最具有渗透力的一种育德因素。其物质形态表现为校训、校旗、校歌、校牌、校服、校史等。这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因素。

创设校园精神文化要通过师生群体共同努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积累校风传统、构筑群体认同的意识体系,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格调高雅的各种活动,逐步形成弥漫于整个校园并体现学校风范正气的,蓬勃、进步、健康、文明的精神氛围,以启迪、感悟角色,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

3.校园物质文化

这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其物质形态表现为:校容校貌、教育场所、教学设施、校园文物等。

这种因素构成校园文化的实体。创设校园物质文化不光是资金投入问题,校园的设计、建筑群的布局、行政装备、教学设施、图书馆、实验室、训练场等都存在一个“创意”问题。

通过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表现学校的鲜明个性和精神,从而为社会角色带来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和激发人向上的动力。

(三)教师人格因素分析

教师的人格个性,对社会角色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影响感化作用。因为“教育者个人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就不可能有真正渗入性格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1.教师的兴趣爱好对社会角色的身心发展、品格形成是直观的隐性渗透

如:教师对学科的兴趣往往会引起角色相应的学科爱好,从而对角色产生“偏科”误导。而教师如果具有广泛的求知兴趣,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发角色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教师应通过复式角色(一个人担当了两个以上的角色)进行“双重人格”的重塑,外显出两种“常套行为”(因交往对象不同而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行为),以避免因教师的兴趣爱好对角色产生不当的行为导向。

2.教师的情感品质对社会角色有直接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也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渗透力

在老师那种“晓理动情,细雨如丝”的情感浇灌下,角色心灵的创伤就能治愈,精神的污染就能荡涤。教师对角色的爱、对学科的爱、对祖国的爱、对生活的爱,以某种深刻而含蓄的情感暖流传递给角色,使其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强烈的内心体验。

3.教师的意志品质对角色产生直接的榜样力量

教师“坚定性”的意志品质渗透给角色的往往是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追求目标的决心;教师“果断性”的意志品质,辅之以和善宁静的容态表现,并与干脆利索和当机立断的作风相配合,角色可以从中获得处理问题的决断能力;教师“抑制性”的意志品质表现为沉着、自制、耐心,影响社会角色对自我情感的控制,以消除无益的激情与冲动;教师“顽强性”的意志品质渗透给社会角色的则是知难而进的毅力和精神饱满的热情。

4.教师的育德能力为角色健全人格的培养带来隐性渗透

教师善于联系角色思想实际的语言表达和富于情感的语言特色能够给社会角色带来心灵的呼唤,使角色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从而激起情感体验。教师了解社会角色个性情况的观察力,正确而迅速的判断力,都能给角色以隐性德育渗透,使其养成细心观察、准确判断的良好品质习惯。

5.教师的创造精神给社会角色独创性品质的培养带来了隐性渗透

教师对社会角色的育德体现出因人而异、积极探索的创造精神,从而渗透到角色的品德中来,就形成开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素养。这些品德素养为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和趋向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社区环境因素分析

社区环境对当地教育的发展和人们深层心理结构有着潜在的渗透作用。它“是社会大环境影响学校德育的中介,传递着社会大环境的各种影响,同时它又有自身的社区文化,以其具有的独立个性,成为学校德育直接影响源”。社区环境因素包括:社区硬环境、社区软环境、社区环境氛围等。

1.社区硬环境

所谓“硬环境”,是指以实物形态所展示的人口、地物、地貌、资源、设施、环保等物质环境。这种环境中的人力、物力资源有可能成为德育资料,但当它们还处在隐性状态时,就要求我们去开发、挖潜,从而加以利用。

如,某社区范围内现有的组织、单位各按自己的职能而运行,不具有育德功能,对此,我们可以突破传统的学校“孤岛”德育的界限,从这些组织或单位中聘请行业领导、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讲座、谈心等活动,使角色受到德育薰陶。

又如,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均应建立一些与当地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德育基地。这些基地可以是历史纪念馆、文物保护区、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可以是军训、劳动、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实践性教育基地;还可以是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文体活动基地。

通过这些硬环境的改造和利用,既能填补学校德育条件不足,又能够拓展学校的德育空间,挤占反德育因素对角色身心的侵扰。

2.社区软环境

所谓“软环境”是指以精神面貌所展示的社会、政治、法制、文化、教育、技术等人文环境。学校德育从这种环境中获得的渗透力尤为强烈。因此,社区环境中的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法制建设都应跟上“趟子”。

文化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对音像、书刊市场的管理和稽查活动,消除音像制品和黄色书刊的危害,切实加强对各种文化场所的管理。

工商管理部门应会同公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秩序、打击歪风邪气和各种社会犯罪活动。

社区各单位应联合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为社会角色创设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

3.社区环境氛围

社区具有社会性,其实质是一群相互关联的人,在经济、文化、精神等活动中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积淀成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创设社区环境氛围,就是要形成社区良好的“人气”,使社区居民在心灵上相通、从心理和情感上产生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依恋感、自豪感乃至责任感,从而结成相互依赖、协调共生的群体。

社会角色无疑将从这样的群体中获得良好的隐性德育渗透。如今生活在信息化社会里,来自各方面的大量社会信息,使社会角色受到正式和非正式、显性和隐性、积极和消极、正面和负面等各种德育影响。

创设社区环境氛围,就是要统合各方面教育力量,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通过开展社会信息比较、对照、鉴别、评价等活动,对各种德育影响因素进行筛选、调整、整合和重构,形成具有内联性和整体性的德育合力,从而对社会角色产生强烈的隐性德育渗透。

(五)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家庭是一个“面对面”交往的初级社会群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它“不仅是调节社会对个人影响的‘传导体’,而且也是个人实现对社会‘输出’,个人实现他的理想的舞台”。

它对于社会角色的德育影响虽然随其年龄增长而减弱,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分析隐性德育课程的相关因素,必须分析家庭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的客观因素

家庭的自然结构和经济状况是家庭环境的客观因素。家庭的自然结构包括家族规模大小和结构的完整或残损。在家庭规模的大小方面,应力求使家庭规模变小,因为实践表明,家庭规模越小,越重视教育。

在家庭结构的完整或残损方面,对结构残损的家庭来说,特别要防止角色品行个性向坏的方面发展,需要家长在感情上付出加倍的爱心,倾注莫大的期望与关怀来弥补家庭结构残损的缺陷。

家庭的经济状况与角色的生活、学习、健康密切相关。对那些极端贫困、生活在“温饱线”下的家庭,政府和社会应伸出援助之手,以保证这些家庭中角色身心的正常发育。对那些经济富裕的家庭来说,特别要控制对角色的消费需求,优裕的生活往往会扼杀下一代的进取心。

2.家庭环境的主观因素

家庭环境中能够构成隐性德育课程的主观因素有:家长职业类别、文化程度、期望水平和疼爱子女的方式等。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教育调查得出一条规律:家长的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与子女的品行面貌和抱负水平成“正相关”。

这就向做家长的提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要想育好子女,先得育好自己。同时,家长的期望水平也将给社会角色的品德行为和成就愿望带来直接的影响。当子女的行为与家长期望发生矛盾时,很可能首先引起子女心理上的制裁,所以子女一般很难违背家长的期望。

而期望又是一种“心理定势”,它使家长对子女保持一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隐性正强化,促使子女在其意识水平上受到良好激励,从而保持争强好胜的心态。

另外,家长疼爱子女的方式也间接关系到社会角色思想品德的成长。有关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出生次第上,次子比长子的思想品德要差;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要欠。

这种在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的现象,却折射出家长在疼爱子女的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次子往往受到家长的溺爱、放纵和袒护,独生子女则被家长捧到“至爱”的“小皇帝”位置,这样,实际是为子女的成长设置了心理障碍。

因此,家长关爱子女,应把“爱”潜藏在内心深处,把严格要求用在对子女日常行为模式的规范上。

3.家庭环境氛围

家长与子女交互影响始终在一定的氛围中进行,和谐的家庭氛围将导致家庭内聚力增强,从而有利于社会角色的品德培养。反之,紧张的家庭氛围则势必对角色产生不良的效果。

这就要求家长人为地调整家庭环境氛围,发挥父亲教育子女的严格要求、行为导向、榜样示范等作用,克服母亲教育子女的温存主义和感情用事的态度,使家庭成员经常处在和睦的气氛中,保证社会角色德育心理的健康发展。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