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心理学揭开教育的另一面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0年 05月 25日 浏览: 打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心理学揭开教育的另一面

www.jyb.cn 2010年05月13日  作者:苏谦  作者:苏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普及读物,更像是作者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的回顾和反省,同时道出了校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以后的教育到底要往什么方向走



唐全腾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唐全腾是台湾的国中理化教师,既有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该书不仅能让不了解心理学的读者轻松理解艰涩的心理学知识,而且让教师重新温故以往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更科学地认识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把心理学知识束之高阁。在纷繁复杂的校园生活中,作者抽取了一些典型事件进行心理学解释,如教师管理班级,教师对学生矫正偏差行为的有效方法,教师如何面对教改。因此,这本书更像是作者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的一个回顾和反省,并道出了校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针对这样的现状,教育到底要往什么方向走。



教师恰当利用心理学原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校园生活中,有效帮助学生。(资料图片)

 

  教师如何有效管理班级


  有经验的老师知道,能不能把一个班级带好,关键是班上有没有和老师配合的学生


  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关注哪些群体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心理学的破窗效应可以给我们启发。美国学者研究指出,在一栋建筑物里,若是有一扇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但没有人去做任何的处置,很快就会再破第二块、第三块。当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整个破坏的速度更会呈倍速上升。将该原理用到班级管理上,如果学生不良行为多到一定数量,全班就会快速沦陷;而好的行为增加到一定数量,全班也会快速步入正轨。


  有经验的老师知道,能不能把一个班级带好,关键是班上有没有和老师配合的学生。教师怎么才能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呢?根据单纯曝光效应,即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喜欢,要经常接触学生,但是,单纯曝光效应也是有三点需要注意的: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曝光效应;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者是性格上本来就不合,越见面反而越扩大彼此的冲突;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


  除了体罚还有什么办法


  作者鼓励学生受到自然的惩罚,即学生做了错误行为后,应该让其真正感受到这个行为的后果


  自从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体罚后,很多一线的教师们感到手足无措。在他们的观念中,体罚是唯一可用的工具。那么,除了体罚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学生听自己的话呢?这时,教师们想到了奖赏,该书中谈到赖老师使用奖赏来激起学生的学生动机,一开始只是请学生吃一根棒棒糖就效果很好了,接下去是喝饮料,然后是冰沙,最后是礼券。最终的结果是非电影票达不到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过度辩证效应”,意思是内在动机的强度有可能因为外在动机的加入而遭到破坏。学习本来可能是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我们不必要的奖赏,让学生误以为学习是为了得到奖赏。而一旦奖赏消失,就没有学习的动机了。


  那么,除了奖赏,还有什么让学生听教师话的方法呢?惩罚。但是,如何可以让惩罚更有效呢?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如果个体在表现某些行为后得到某种强化,这种强化是个体想要的,那么个体在日后就会更愿意在类似的情境中表现出同样行为。相反,如果这种强化是个体不想要的,那么个体出现同样行为的几率就会下降。该书谈到了学校中的一些“习惯性违规”,作者认为“习惯性违规”的同学可能是通过违规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对这些学生来说,被老师骂可能是一种享受,违规和享受、获得关注联系在一起,就会不断违规以求注意。


  此外,作者鼓励当事人受到自然的惩罚,即当事人有了错误行为后,应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个行为的后果,比如本来校规说打架要记小过一次,那么打架后就一定要记小过一次,而不只是教育一下了事。作者还提到了使惩罚有效的一些小窍门,如态度、语气、时间、人数、道理的掌握。


  教师如何面对教改


  作者认为,教改走到现在的地步,教师也是有责任的——在政策出错后默默不作声,有时沉默也是犯错


  在书中提到,蔡国良老师因为一开始就不满分班制度,到最后受到大家排挤,被定性为“不满分班的教师”。虽然他早已经失望而不再讲话,但是大家还是把他当成目标,好像他在搞什么地下组织来反对学校的政策,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的初始效应”起了作用,即一开始大家的印象占了决定性的作用,反正再怎么声明,也不会改变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书中林冠鸣老师也对分班大为不满,但觉得无力改变这样的现状,加上看到蔡老师的不公正待遇,只能听之任之。由此,作者提到了心理学中著名的“破坏性服从实验”。


  作者认为,教改走到现在的地步,教师也是有责任的,在政策出错后默默不作声,有时沉默也是犯错。作者从心理学知识出发,指出教师在教改中犯下的错误,呼吁教师自己去思考对与错,而不是单纯服从上级的指示。教师不仅是教改的执行者,也需要对教改进行反馈和建议,甚至身体力行,进行教育创新。


  作者通过结合学校中发生的事件来论述心理学知识,更加深了读者对这些心理学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将这些心理学原理应用到自身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去,也有助于培养读者对生活周遭情境的洞察,特别是让教育者放下本身对教育的固执的偏见,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教育。本书虽然是台湾教师基于台湾教育现状写的一本书,但书中的一些现象具有普遍意义,如“能力分班”。大陆地区很多地方也存在这样的现象,通过台湾教师对台湾教育制度的反思,也为大陆地区的教育制度敲响了警钟。


  一直以来,学校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父母关心孩子在校的情形,教育管理部门的官员想要了解学校办学的情况,但是这些人都没有身处在学校的教师更为了解校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连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说如何解决问题了。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孩子在学校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而不仅仅是责骂;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教育的专家学者们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校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教育政策。(苏谦)

    《中国教育报》2010年5月13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