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问题缺失与教师“假性成长”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11月 29日 浏览: 打印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通过这个经典故事,我们可以洞悉,个人的成长与专业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专业问题孵化的频率和质量是个人成长活力的重要表征。按照这一成长理念,我们可以对新课程中教师的成长质量和症结进行诊断评估,从而找到提速的办法。

  直面教师的“假性成长”——问题的流失和虚化

  经过沸沸扬扬的新课程培训后,我们的教师大多是满口的新课程理念与新潮的专业术语,“生成与预设”、“接受美学”、“对话”、“回归生活”、“资源开发”等人人耳熟能详。教师们也总能把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学设计与新课程理念相对应: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的课那样上是为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的实验课多如牛毛,如雨后春笋,出外观摩了一节课,回来便表演模仿秀。外显的景观,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俨然我们的教师们在新课程充满希望的田野里茁壮成长。果真如此吗?

  对照新课程理念,我们却发现,教师们的教学却涛声依旧!我们的教师缺少层出不穷的成长问题与个人行动理论的重构,其个人隐性经验并没有得到扩充与更新。试问,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了吗?真正掌握了接受性学习的合适比例了吗?成功地开发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与校本课程吗?学生可曾真正启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像这些重大的课程问题,真的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吗?未必!大多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糊里又糊涂。

  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关系到课改成败的核心问题。所谓的没问题,其实是怯懦的躲避,是熟视无睹的麻木,是不负责任的虚化,是重要课程问题的流失。这种“口头上的新理念,实践上的老一套”,实际上就是新瓶装旧酒。热闹的场景,是空虚的掩饰;新词的喧哗,是集体的失语。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们的教师团队,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出现了可怕的假性成长,这种假性成长最终会毁灭我们的新课程。一切又将回复往日的平静与平淡,熟识的路径与方式。而造成教师假性成长、泡沫发育的罪魁祸首就是课程问题、专业发展问题的丢失,许多教师成了“没有问题的罗素”,“落伍的罗素”。

  解析成长的停滞因子——问题的扼杀和消融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习惯于“去问题教学安全运行模式”,他们认为教育教学世界是永恒不变的,是确定的,是可以完全把握其本质的,这种意识深深地渗透于教师的个人隐性经验之中。一切都有章可循,一切都有先在的唯一答案存在,这便是他们的“永恒主义”哲学。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教学不过是用纯文本指陈的知识和自我的事前预设,通过机械的灌输来去除问题,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拉成句号。即使有问题,更多的也只是明知故问的“假问题”,学生用不着深究,教师更用不着思考。

  之所以会引发教师问题丢失和问题意识的弱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少教师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只看见学校围墙四角的天空。生命空间狭窄,其思想自然萎缩,“色盲”自然看不到课程问题的色彩,“弱视”也不会看清成长问题的主旨。二是应试教育成了“还乡团”,依旧在游击反攻。功利的挤压、机械的磨损、事倍功半的时间大比拼,使教师们没有了思考问题的时间,更没有了新思想产生所必需的古典心情、从容心态与人文氛围。三是思想上有误区,对教育科研和课程建设不重视,缺少主动探究的习惯与能力。四是缺少反思的习惯,喜欢走老路,照本宣科,不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不能对隐含于自己日常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信念予以价值澄清,从而建立自我剖析档案,20年的教学经验,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五是过于自信,对个人隐性经验敝帚自珍。个人行动理论的惯性使得自己在遇到困惑、迷茫的时候,喜欢钻进习惯的瓶子里,自己禁锢着自己,成了自我的囚徒,企图用旧的思维、旧的范式来圈套新课程,以消融问题。

  增强成长的有效动力——问题的孵化和生息

  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就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必须学会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自己专业成长。

  1.启动“激活问题型危机培训模式”。“结论是思考停止之处”,而问题就是动力,问题对于唤起教师成长的渴望、探索的冲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培训不能再是那种去问题式的培训,而应该全力去激活学员的内在问题,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去激发他们发现问题。培训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教师的问题意识,特别是以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2.倡导“信仰唤醒型人文生长范式”。肖川博士认为,校本培训中,促进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要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引领教师以古典的心情对待专业学习,通过自主阅读建构出一个知识平台,形成对于教育问题基本的认知框架。在确立教育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后,就能更敏锐地反观当下教育教学的实然状态,更细腻地梳理课程的症结和运行阻滞,从而发觉并生成层出不穷的课程问题,组合出新的教育观点,嫁接出新的课程策略,发展和丰盈个人的思想宝库。

  3.实施流动型评价机制,凸显问题旨趣。我们在评价教师的时候,也应该来点后现代主义,来点问题主义。我们要从问题意识的视域出发,关注他们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关注他们是否迈进了“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生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赛道,乐此不疲地加入到问题研究的周而复始的运动中去?他们孵化问题的频率快不快,品质高不高?我们要鼓励教师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赞赏教师的别出心裁、异想天开,允许他们出现非伦理性的错误,给他们创造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使他们的头脑里永远充满问号。如此一来,我们的教师就一定能驶上个人专业“真性成长”的高速公路。

  《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29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