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面对危机请不要绝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12月 30日 浏览: 打印

  相关新闻链接:11月14日凌晨5点40分左右,天刚蒙蒙亮,山西省沁源二中的师生像往常一样,开始在公路上出早操。跑在队伍最后面的是初三121班,班主任老师姜华看着同学从自己身边跑过。就在这时候,姜老师发现东面隐约出现两道灯光,他拿着手电筒向东部方向扫射,示意这里有人。但开过来的载重卡车无动于衷,一瞬间,随着发动机隆隆的声音直逼而来,卡车直接冲过121班四个纵队的晨跑队伍,车头撞向路旁的树木,最后冲进了排水渠……事后得知,肇事司机当时驾驶这辆车,是由黎城县前往沁源县马军峪煤矿拉煤,因疲劳驾驶打瞌睡而撞向学生,造成重大惨案。肇事司机已被沁源县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逆境或压力事件,这些事件让人们感到困惑、伤心、绝望,人们平静的心灵被深深搅动……如果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已存资源及原有应对方式处理上述事件和境遇,我们就称之为危机。

  危机事件主要与丧失、适应不良、长期矛盾与心理冲突相关——令人震惊的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域地震引发的海啸、陕西铜川煤矿的瓦斯爆炸、山西沁源二中车祸事件、河北沙河铁矿失火等灾难,绑架、强奸等暴力威胁性事件以及日常生活中夫妻纠纷、重大经济损失、药物成瘾、严重疾病、失业、下岗、晋升失败、动迁新居、初为人媳、人际关系紧张等压力,都有可能成为引发心理冲突的危机事件。

  危机具有突发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它使人们的生活状况发生突如其来的明显变化。如果人们评估自己的能力、经验,感觉事件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挫折事件的当事人会调动自身的资源,积极面对,主动地选择策略,圆满地解决问题,这样的事件一般不会长时间地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如果事件的冲击力度太强,超过了自身的应付能力时,其内心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紧张、焦虑、不安情绪不断积蓄、升级,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干扰正常、宁静的生活,这就是危机状态。

  面对危机事件,当事人会出现痛苦、自责、不安、悲观、麻木、担忧、退缩、惊恐、冲动等诸多症状,有的会出现人格层面的改变,也有严重者痛不欲生、悲观厌世甚至产生自杀意念或行为。比如丧失亲人的一些当事人,会有持续数月高强度的悲伤或抑郁情绪以及明显的激动等应激障碍反应,他们持续存在自杀企图以及幻觉、妄想等问题,甚至造成终身精神残疾或突发性的猝然离世。

  危机事件是对人们心理素质的现实考验。无法顺利度过,人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威胁,造成伤害;顺利度过,则会帮助人们积累应付危机的经验,变得成熟,更加珍惜成长与重生。如何协助人们度过心理危机,已成为社会学者、心理辅导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般来讲,我们将专业心理工作者运用心理辅导的手段与方法对处于紧急困境或遭受挫折等心理危机状态的当事人予以及时、恰当关怀的专业援助方式称为心理危机干预。干预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当事人尽快摆脱困难,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稳定、舒缓危机带来的强烈情绪,在短时间内恢复心理平衡,并最终学到有效的应对方法,重新适应新的生活。

  由于危机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及社会混乱,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变得非常重要。危机干预的主要模式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绪平衡模式——营造支持性氛围,鼓励倾诉

  个体危机干预早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感,为当事人营造无条件接纳与关怀的支持性气氛,运用关注、倾听、放松、疏泄、解释等技术充分理解当事人的危机,鼓励他们直面现实,走出休克、麻木、否认的误区,承认自己的情感,学习表述最原始、最痛苦的细节及感受,从而消除恐惧并体会“走过来了”的重生感。

  这一阶段的专业工作相当重要,它强调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强有力的支持,可成功阻断诱发精神疾病的因素。

  ★认知平衡模式——提出建设性建议,鼓励理性思考

  当事人的情绪趋于稳定后,会出现“一切都完了”、“我不如死了算了”、“自己太渺小了”、“我是没用的人”等走投无路的想法,因此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让他们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的感受、对自己的影响、生活信念的改变等等真实的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

  专业工作者此时要把握当事人对危机的认识,协助他们了解自己的非理性认知,用理性的思考对境遇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积极方式和途径。对他们想法中积极的一面,要予以肯定,强化其观念中自我认同的部分,最后可提出合理的建议,协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重新找到对现实的控制感和驾御感,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

  ★心理社会支持模式——强调个人与环境资源的交互作用,达致康复

  在当事人心理重建的过程中,家人、朋友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介入是相当必要且重要的,一是团体周密的照顾会使当事人感到温暖与安慰,二是它可使当事人获得更多的信息与支持,充实其生活内容。因此,危机干预常要求当事人的亲密人员参与进来,共同制定干预行动计划,并通过承诺等方式激发当事人向生向善的欲望,最终摆脱依赖,自主成长达致心理康复。

  《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29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