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能写好文章的人教学一定不会糟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03月 13日 浏览: 打印

  一篇文章的要素与一节课的要素是十分类似的。只有在写作过程中,外在与内在、经验与幻景、感性与理性才能在一个时空中得到完满的呈现。只有一本又一本书,才能在创作与教学之路上作为台阶垫高你遥望和祈想的视野。而要创造丰富的课堂,没有丰厚的积累,也是不可能的。

  写文章不论长短和体裁,都必然有一个写作的目的、意图、或是要说明某个问题,或是要发表意见提出主张,或是要表达一种思想,或是要抒发爱恨情仇。主题,就是指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意见、情感、意趣等。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文章没有主题,如同军队没有统帅一样,就会失去主导力量。

  好文章由于主题的清新警世、能发时代之先声,因而脍炙人口或具有振聋发聩效力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从丰富的积累中,以独特的眼光提炼出新颖而独特的主题思想,才能真正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古人强调“言授于意”,就是说,语言的运用必须由思想内容决定,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文章如果没有明确、鲜明的主题,词汇就是再丰富多彩,也会如同丑陋的女子身着华丽的艳装一样,显得娇柔做作,惹人憎恶。一旦有了明晰而深刻的思想、强烈而优美的感情,哪怕文章的语言质朴无华,也会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思想的光芒。

  要能够写好文章,就需要学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黄宗羲说:“文章之道,非可一蹴而就者,苟好之,则必求天下之书而读之”。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貌似简朴无奇,却写得精练含蓄,意境悠远,韵味隽永,把作者考试落榜、客途秋恨的惆怅心理表露无遗,可见,只有生活阅历深厚,才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东西。

  好的表达,甚至整篇文章都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写作的素材往往从我们的积累中来。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贵有真情。所谓“真情”,指的是作者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是作者在生活中对所借以抒情的事物确实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感受,而要有真情实感就需要有亲历和体验。情感的细腻、丰富和纯净是心灵的财富,写作只能“为情造文”,而不能“为文造情”。

  只有当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时候,虚情假意才可能无处藏身,这时他所抒发出来的真挚感情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达到感染和教育读者的目的。优秀的作品,无不熔铸着作者的思想与情怀,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而缺乏学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就可能立论和论证或似是而非,引证不确;或单薄浮泛,空洞贫乏。

  鲁迅先生主张文章应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热烈地主张着所是,热烈地攻击着所非”。“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古人认为文章要“自胸中流出”、“开口见喉咙”、“见真面目”这就有自然“本色”;如果文章有“一段精光不可磨灭之见”,那“便是宇宙一样绝好的文字”。

  古人讲,“文似看山不喜平”。为了使文章起伏跌宕,就需要我们能用新的角度去开掘和解释有人已用过的材料,即要求我们运用慧眼和胆识,善于发现、捕捉和开掘;能从人们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中开掘出新的道理,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能从新的角度挖掘,发现新的侧面,引出新的问题,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和魅力,吸引并打动读者。

  我们要能够写好文章,就需要把头脑中孕育、构想得较为成熟的文章雏形或胎儿,运用语言文字在书面上固定下来,完成由“意”向“文”的转化,成为最终的精神产品———文章。在这个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各种表现技法和准确地使用语言文字,还要进行增、删、改、调、润色加工,从而使文章畅达、精美。写作中剔除冗词赘句,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锤炼语言,就是锤炼字、词、句。字、词、句用好了,文章的语言就精粹了。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要能够写好文章,广泛阅读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假如阅读不能提供新鲜的思想或是新奇感觉的话,阅读就失去了最本质的意义)。陆机在《文赋》中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要有这等功夫,博学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单位:北京师大教育学院)

  《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12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