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如何选择“做中学”科学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04月 21日 浏览: 打印
自中法合作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研究以来,作为研究者我们经过接受法国专家的培训、实地考察和学习相关材料等活动,就如何选择“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有以下几点初步的认识,供同行们参考和共同研究:
  1、以自然界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我个人的一个强烈印象是,法国的“做中学”以自然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鼓励孩子们探究周围的自然现象,以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作为判断的依据。法国的7个经典案例和我们实地考察看到的活动主题主要涉及到空气、风、水、时差等自然物质和现象,植物、动物等生物主题。所以,我们首批四个实验区开展的活动,也基本上是这个范畴(参见中法交流的幼儿园和小学的五个案例《“做中学”在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法国科学院院士盖雷先生(2003,桂林)告诉我们:“做中学”是让孩子们通过手传播到大脑来学习科学,是科学与思维的对话、感官与大脑的对话,儿童与自然的对话。“做中学”更多地是让孩子们探究真实的自然界的问题。
  2、活动应有明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是已有定论,老师能够把握的
  开展“做中学”科学实验活动要明确的一点是:既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法国“做中学”的原则中强调:实验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概念与操作技术,同时学会用书面语和口语进行表述。可见,科学概念是科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
  韦部长也曾经强调过:“一次(活动)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很清楚的概念”(2003,桂林)。因此,在幼儿园贯彻新《纲要》和小学实施新课程中科学领域的教育,要特别注意不能热热闹闹走过场,一定要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开展“做中学”科学实验活动,要求引导孩子们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积极主动地沿着概念的箭头不断自己建构知识经验。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了解哪些是核心的、重要的科学概念,孩子们能用“做中学”的方式学会其中的哪些,老师应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要探究的问题应该是已有定论的,教师能够把握的。法国的同行们曾提醒我们:教科学的教师要比其他教师更懂科学,教师通过自己亲自的实验,才会知道科学概念是如何产生的,他们自己明白了,在教孩子时,才会教好。给孩子错误的概念,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3、主题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身边发生的事
  法国科学院雷纳院士(2003,桂林)说过:科学知识是复杂的,我们应选择一些简单的主题、知识,如空气、水、运动等,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们作深刻的科学思考。
  在法国“做中学”的九大原则中强调:孩子们先观察一个物品,或思考现实世界中身边发生的事,然后对该物品或事件进行实验。在对某个主题进行教学时,一般应安排若干个星期的时间,每个星期至少2小时。整个学段的“动手做”活动与教学方法要有连贯性和整体性。
  几年来的实践也告诉我们,选择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身边发生的事,孩子们不仅会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孩子们还能真正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发现知识,形成概念,真正学懂学会;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会逐渐发现和体会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4、主题和内容的几种来源
  “做中学”的主题和内容可以有多种来源,如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有疑问的现象;目前比较成功的案例的主题;选择传统或现代教材中的主题,用新的结构和方式展开探究。当然,也可以自己创造新主题。
  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疑问是“做中学”科学活动的主题、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孩子们有兴趣和有疑问的事物,他们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于以“做中学”的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教师要认真倾听幼儿的问题并进行记录,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价值判断。正如盖雷先生(2003,桂林)所说:“教师要倾听孩子们的提问,教师要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在儿童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和编制孩子们感兴趣的,并有益于形成某一(某些)重要科学概念的问题。
  选用目前比较成功的案例的主题,是开展“做中学”科学实验初期必须经历的道路。如法国的7个经典案例:空气是物质吗?种子与植物,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变成什么?巴黎、北京和悉尼几点了?杠杆的原理,如何知道风从哪里来?有关水的活动。中国的5个典型案例:蜗牛,风,怎样让热水变冷,让乒乓球落得慢一些,比较不同的液体等。老师们可以选择其中适合本班孩子年龄的内容,都试着做一遍,从中感悟“做中学”的精神实质。
  目前,也有一些实验校将《科学》新课程的主题和内容用“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们围绕一定的核心概念,展开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探究。这也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做法。
上述几点认识是非常初步的、个人的,相信通过同行们的共同研究和不断交流,我们对主题和内容的选择会有越来越多的经验。
   中央教科所课程与教学研究部刘占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