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6年 02月 16日 浏览: 打印
一、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
  
  (一)什么是叙事?
  叙事是叙事研究最基本的概念,对叙事概念的不同理解会导致对叙事研究内涵的理解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叙事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韦伯第三国际辞典》中的解释是“叙事”就是“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之类的事件或行为,用来描述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有学者认为,叙事就是陈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它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和向别人讲述我们对世界的了解的途径。也有学者认为,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关于叙事研究的内涵,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种:叙事研究指的是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叙事材料可以是一些故事,如一次谈话中听到的或阅读文献著作了解的生活故事,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收集到的材料,如人类学工作者进行田野研究时所作的观察记录或了解到的个人信件;叙事材料可以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其他问题的媒介,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的群体,了解某一社会现象或一段历史时期,或探索个人发展史;叙事普遍地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是人们表达思想的有力方式。因此,叙事学一直受到文学、艺术和文化研究者的关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研究”即借鉴了文艺理论中的“叙事学”,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是一种研究人类体验世界的方式。这种研究方式的前提在于人类是善于讲故事的生物,他们过着故事化的生活。叙事研究是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的,是质的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二)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对于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国内不同的学者都对之有不同的定义,具体如下:
  1.“所谓教育叙事训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训究,它是训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沦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胡光璐.)
  2.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以教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教育应该做什么(邱瑜)
  3.“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其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郑金州)。
  4.教育叙事研究是建立在多种学科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研究方式。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哲学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人类学中的“田野考察”方法、社会学的实地考察等。除此之外叙事研究还吸取了多种理论和研究方法,如哲学中的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建构主义、社会学中扎根理论的方法、象征互动主义、批判理论、女权主义等。总之,叙事研究是一种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研究方法。
  从上面的各个定义可以看出,教育叙事研究应该包含着如下几个方面:
  1.拥有故事:教育研究中的叙事性研究是将技术与理性的东西隐藏到背后,通过一个个的故事的描述,去追寻参与者的足迹,倾听参与者的声音。
  2.叙述故事:通过个体的叙述,群体的叙述来研究个体、研究群体,研究他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叙述不仅仅是为了解释,而是要寻找故事背后的意义。
  3.反思故事:教育叙事研究并不仅仅是为了叙述故事,故事的叙述表现只是一个“桥梁”,是教师通过这个“桥梁”把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与自己的反思相结合,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在思想上提升自己对教学、对学生、对教师的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再反过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提升教学水平。一言以蔽之,教育叙事研究是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研究。
  综上所述,叙事研究之“叙事”源自文学,是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的主要元素和手法。叙事研究运用于教育研究以及教师的教育研究是基于: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而这些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
  对叙事本身理解不同也会对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认识不同,但总体上来说,教育叙事研究的是以故事为手段,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发生、现在的影响以及未来的期待的描述来建构教育生活的意义。
  (三)为什么要做教育叙事研究?
  有学者认为“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之一”。认为,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小学教师以往所掌握的教育研究方法与“教师成为研究”、“科研兴校”的期待相距甚远。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分析,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很难如教育实验法要求那样进行“控制”,实验引起了人们对于研究伦理的质疑,即谁会成为实验的牺牲者,教师容易成为专家验证假设和收集资料的工具;
  第二,“经验总结”式的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式往往在形成论文后筛掉了教师的“经验”与“问题解决”,而剩下大同小异形式化的理论。
  因此,要真正改进教师日常教学生活,那种能够表达教师个人思想、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对其收到的效果进行反思的叙事研究成为能够为教师所掌握的有效方法。比如,叙事可以作为教师行动的一种方式,叙事并不仅仅是教师表达个体经验的理论形式,而是通过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教室里发生的问题,并将其具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叙述”出来,形成教师的教育论文这一研究过程,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和改变自己的行动达到以研究促进教学的目的。
  
  二、“教育叙事”叙何事?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叙事研究是直面教育事件本身的研究,其旨趣在于走进活生生的普通人(教师、学生与管理者)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关注常人的命运与处境,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教育客观规律或验证预先设定的理论假设。这种研究方式与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降低了教育研究的起点,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开辟了一条坦途。但是,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教育事件的实况录制,而是有选择、有取舍的。那么,教育叙事研究叙何事呢?
  1.所叙之事要具有亲历性
  每个人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都小相同。教师进行叙事研究应把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作为观察、思考与探究的对象,与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体验联系起米,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阐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在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讲故事的人,也在自己的故事里扮演着某个角色。
  当然,教师的叙事研究也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但在讲述这些故事时,教师必须能够与被讲述者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能够直通其内心世界。如果教师不能与被研究的对象进行心灵的沟通,那么他的研究将难以为继,成效也不大。
  2.所叙之事要具有情境性
  叙事研究通过对故事进行整体性的、情境化的、动态的深入描写,用具体、鲜活的人与事,代替抽象的概念或符号,向读者展示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景”与“情节”。“场景”不仅为故事的展示提供了一个空间,而目是引发故事发生发展的因素。故事中的冲突、矛盾、困惑、误解、释疑等要素,构成了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是要通过由“场景”和“情节”组成的叙事,再现教育情境中的生动的细节和信自,而不是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如何做。
  3.所叙之事要具有问题性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每天都经历着许多事情,但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把一件件事情简单罗列出来,这样做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教育叙事研究所叙之事应具有问题性。这些具有问题性的事件,常常是那些让人从心理上感到振奋、激动、惊诧、感慨的事情,或忧虑、悔恨、仿徨、困惑的事情。教师叙述的,可以是让其感慨万千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的事件;可以是百思不得其解,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偶得:可以是摆脱惯性思维,拥有新的思维方式的喜悦,等等。
  4.所叙之事要具有意义性
  由于故事总是具体的、情境性的,因此,叙事研究不主张追求绝对真理、理性解放等宏大的理论建树,更重要的是定格于揭示日常事件中所蕴涵的独特意义。“情动于中,文发于外泼墨于纸,铸魂于心”,是叙事研究的关键。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后看”或“开启尘封旧事”,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进行再理解和再探索,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建构过程。因此,叙述的故事总是隐含着一条意义线,其中的人与事都是由这条意义线串联、聚合的。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具体来说,教育叙事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
  1.叙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
  在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时,研究者所叙述的内容应当是自己或他人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教育事件。研究者在叙述事件时应尊重客观事实,决不能为了达到某种研究目的或研究结论而歪曲甚至捏造事实。
  2.注重叙事者在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叙事者应当是事件的经历者,或是事件的目睹者,或是事件的聆听者。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叙事研究的特点,才能确保研究者所叙述的事件是客观发生的真实事件,也才能杜绝个别不负责任的研究者利用道听途说的不真实事件得出可能会误导他人的错误结论。也正因为教育叙事研究注重叙事者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注重所叙述的事件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实事件,加之叙事者在讲述中或多或少会融入自己的一些真情实感,因而容易引发其他教师的共鸣。
  3.关注教育事件中的具体任务
  教育叙事研究不仅关注叙述者本人,而且关注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并常采用“一L,N分析”的方法对事件相关者的行为作出分析和解释,以加深教育叙事研究的深度。
  4.叙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情节性是叙事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形式的重要特征。对事件的具体情节进行描述不仅有利于叙事者更加生动地讲述故事,而且能帮助研究者更加深入地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
  5.以归纳的方式得出研究结论: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叙事研究者通常是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及其具体情节中归纳和总结出研究结论。
  
  四、教育叙事与教学日志有什么区别?
  
  教育叙事研究与教学日志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两者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
  1.关注隐私。教学日志和教育叙事都是对已发生事件的实录。但是,教学日志强调记录的连续性。教学日志一般都要注明记录的时间、地点、人物以至天气等,或许还会记录教师自己对教学现状或是对同事和领导的看法。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日志中宣泄自己的教学情感甚至生活情感,因而教学日志往往涉及教师的个人隐私。教育叙事则侧重记录有研究价值的教学片断,研究者在叙述教学事件时可以不明确指明事件发生的时问和地点,事件中的相关人物可以采用匿名(或假名)的形式。(很显然,教育叙事就是要写给别人和自己看的,要使有价值的研究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教学日志呢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别人看不到,因为是隐私。)
  2.有计划、有深度。教学日志和教育叙事都是行动研究的表述方式。但是,教学日志重在描述和回顾事件发生的经过,有感受则写下,无感受则实录。因而,记教学日志时不强调研究的计划、步骤、过程及结果等。教育叙事研究则更注重研究者对所叙述事件的反思与剖析,因而比较讲究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一般来说,一项比较规范的教育叙事研究应包括发现问题(选题)、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检索)、实施研究(反思)和得出研究结论等几个主要步骤。
  3.教学日志是教育叙事的基础。教学日志和教育叙事都是研究者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但是,教学日志往往是教育叙事的基础,教师正是在不时回顾和反思教学日志的过程中,增强自己对教学事件的洞察力。实际上,许多教育叙事研究的灵感正是来自于日积月累的教学日志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3,(9).
2.冯晨昱,和学新.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J].学科教育,2004,(6).
3.裴栓保,赵群.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简介[J].中小学外语教学.
4.胡光璐.对教育叙事研究之我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2).
5.李润洲.教育叙事叙何事?[J].中小学管理,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