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案例学习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4年 12月 01日 浏览: 打印

一、近几年来,“案例”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受到了重视。《人民教育》配合课程改革所推出的一系列优秀教学案例与评析文章真实、形象,向一线教师诠释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展现了课改实验区教师的探索历程,加上课改专家深刻、通俗的分析,使案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启迪性。

所谓教育案例,是指对教育实践中发生的一个包含有疑难情境或某些决策行为的真实描述。它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生动故事,向大家提供具体的背景、人物、场合、事件与后果,引发人们反思。在形式上,案例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有趣故事,也可以是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发事件或困惑的记录,还可以是师生交往的曲折经历。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类典型事件,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有利于促使受训学员分析、反思。以下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幼儿园小孩学“集合”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的新数学运动强调,要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及早引进“集合”概念。以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一个故事:一个数学家的女儿从幼儿园放学回到家中,父亲问她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女儿高兴地说:“我们今天学了‘集合’。”数学家想:对于这么一个抽象的概念来说,女儿的年龄实在太小了,是难以理解的。于是,他关切地问道:“你懂了吗?”女儿肯定地说:“懂了!一点都不难。”这么抽象的概念会如此容易接受吗?听了宝贝女儿的话,作为数学家的父亲还是放心不下,因此,他又追问道:“你的老师是如何教的?”女儿自信地说:“女教师先让班上的所有男生都站起来,然后告诉我们这就是所有男孩子集合;接着,她又让所有女孩子站起来,并说这就是所有女孩子的集合;然后,是白人孩子的集合,黑人孩子的集合,等等。最后,老师问大家:‘是否都听懂了?’我们回答说懂了。”父亲想,这样的教学法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因此,作为数学家的父亲就以如下的问题作为最后的检验:“那么,我们能否以世界上所有的匙子或土豆组成一个集合呢?”女儿迟疑了一会儿,最终肯定地说道:“不行!除非它们都能站起来。”

这人小小的案例涉及到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教学评估与反馈的问题,情节曲折有趣,主题鲜明,可吸引参加培训的学员反省教学实际,作理性的思考分析。所以,“案例是教学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观察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实践。”一个好的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

典型性。案例应具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以小见大,反映出某一类事物或教育活动的基本共性,有较强的研讨价值,可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育理念。

启发性。案例要生动有趣,有一定的戏剧冲突,能使人“触景生情”,产生认知上的不平衡。

真实性。案例虽说是一个故事,是一件文学作品,可读性强,但它描述的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虚构(当然,在细节上可和必要的文字加工和整理。)。

一般来说,案例学习就是通过生动故事的呈现和描述,激发受训学员参与学习的兴趣,进行多方面的研讨和分析,来理解和提炼有关的教育理论。中小学教师在撰写案例时,常常是故事与反思融合在一起的,这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种有效形式。

案例学习不同于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前者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而后者则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

案例学习也不同于日常教研中的“评优课”。前者强调的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理念与技能,而后者则是运用已有理论去分析、设计和推广。

二、案例学习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可以说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中小学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历了许多教育故事,有些事情若不去整理和研究,过后便烟消云散,而稍加关注,并作剖析,就可能从中提炼出某种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教师把这些典型事例转化为教育案例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教育思维的过程。它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实践的反思,提升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在教师培训中采用案例学习的方法,就是向实践学习,向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学习,以求得理论的检验与深化,从而更好地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更为有效地学习理论和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它在中小学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学习,可促进学员对教学实践以及他人的事例进行“解读”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和规律,积累反思的素材,并提炼出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如“幼儿园小孩学‘集合’”这个案例中就暴露出学员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即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并不一定是一致的。这是为什么呢?在讨论中教师们发现,由于女教师四次叫学生“站起来”,给学生传递了与概念无关的信息,造成了非本质属性的泛化,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意义赋予”,建构了相应的“集合概念”。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建构?解决的办法是教师在教学中举例要注重实质,适当变式和迁移,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案例还说明,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他们对知识有一个选择、同化和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意义赋予”的建构过程。实践表时,通过案例学习,第一线的教师是可以接受并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来分析教学问题的。

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学习,可以将通常教师讲、学员听的接受式培训导向为参与式培训。在分析案例、角色转换、情景模拟和开放式探究的过程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如研讨“幼儿园小孩学‘集合’”案例时,学员们特别关注三个问题:⑴在讲集合等抽象的概念时如何使教学的直观性与严谨性和谐统一?教师可借机引导学员进行迁移,以收到触类旁通之效。⑵应如何有效检验、反馈“女儿”的学习效果?“数学家”检查“女儿”学习情况的方式有没有问题?⑶“女教师”的教学应如何改进?在研讨中,学员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增强。

教学理论的故乡。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往往相隔一段距离,不容易被教师领悟和自觉运用。一个成功的案例分析,还要求教师进行有深度的理论总结,帮助学员沟通理论和实践,实现从教学经验到教学理论的升华,促进理论素养的提高,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在本案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用建构主义理论作解剖刀“解剖麻雀”,由于有“对症下药”的实际需要,学员比较感兴趣。本案例中,“女儿”的学习有问题吗?在分析中学员发现,“女儿”是聪明的,她的错误是可爱的,原因并不在于她没有记住概念和题型,而是由于她的建构活动发生了偏差,解决的办法是教师要改变只按自己的经验和思路来组织教学的方式,应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他们的背景和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建构自己的理解。不知不觉地,学员各取所需,扎扎实实地了解了一些新观念,有的还学会了运用这些观念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就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理念。

当然,案例的学习也是分层次的,不同的学校和教师应有不同的要求。如:收集、整理实践素材(自己的或他人的),形成第一阶经验(案例),这是所有教师都要达到的;经过分析研究,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并有所感悟,形成第二阶经验,这实际上就是反思;进一步地把相关案例串联起来进行剖析,举一反三,升华为自己富有个性的理论,则形成了第三阶经验。如此下去,教育不就成了一门艺术、一门科学了吗?教师不也就成了一名教育专家了吗?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在课改中用案例学习来培训教师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和理论依据。

三、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或培训方式,都有其局限性,案例学习也不例外。首先,案例的形成花费时间较多,技术难度较大。实际中的不少案例的主题过于明显,学员解答问题的路径和空间比较单一,可供研讨和争论的可能性较小,有的案例呈现的故事则过于陈旧,所描述的事件与现实教育环境和新理念存在较大差距。这就要求:首先,培训者和学员都能坚持学习,勤于观察和思考,精心收集案例。其次,需要双方都能有较深入的讨论、分析。特别是指导教师,既要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并对案例学习有一定研究。第三,要求学员积极参与和培训者的有效组织。第四,从案例中学到的理论不是系统的,它只是代表理论的一个侧面,案例学习的深入还有赖于和专门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互补、相互促进,不能走极端。

为了保证案例学习的有效进行,需要注意提高学员的事业心和参与研讨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教师要灵活地调控讨论的进程。为了不使讨论“东拉西扯”,只关注细节,教师有时可以随案例提出几道围绕主题的思考题供学员讨论,还可要求学员就感兴趣的问题写一篇案例分析或论文。

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讨论的内容,并作全面、深刻的点评,使学员研究有所感受,学到东西。对有精彩、深刻分析的学员,可鼓励其整理成文并力争发表,这也是促使教师成长的一个办法。

参考资料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顾泠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海研究中心工作简报》;《人民教育》2002年第7期《新课程优秀案例专辑》;罗增儒:《中学教学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