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强师铸根基 活力课堂育未来——我校“京师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圆满落幕
近日,北师大实验小学2025年“京师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圆满收官。本次活动以“活力课堂,AI赋能”为核心理念,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竞技,更是学校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的战略实践。6位青年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全链条培养体系中,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与创新潜能。
多维赋能:打造教师成长新范式
本次活动深刻诠释了“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的教师培养理念,通过多维赋能打造教师成长新范式。首先,以“能力筑基工程”为核心,组织青年教师进行40分钟真实课堂实战,聚焦锤炼其“教学设计、课堂驾驭、技术融合”三大核心能力,学校精心设计的《教学评价量规表》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清晰的“导航图”。同时,构建“专业成长共同体”,在备赛阶段推行“1+N”互助模式,由教学干部定向指导,协同学科组集体研磨,有效促进了经验传承与智慧共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开辟了“AI赋能新赛道”,要求教师结合主题积极探索AI工具在情境创设、学情诊断、互动评价等环节的创新应用,切实推动教育技术从追求“展示噱头”向提升“育人实效”的实质性转变。这三大举措三位一体,共同驱动教师专业能力的高质量发展。课堂实战精彩纷呈,学科融合彰显活力。
学科实践:关注综合素养培育
在京师杯的现场展示中,青年教师立足学科特色,呈现六节“活力课堂”精品课。
语文课堂·诗意传承:王晓雨老师以情境实践启迪思维,李荣老师引领古诗品析入情入境,谭茹方老师则巧用互动游戏激发童趣表达。
数学课堂·思维跃动:陈雨老师结合生活案例培养数据素养,高源老师则带领二年级的同学们,创新设计时间管理任务。
英语课堂·情境交融:倪根培老师指导六年级的同学们通过跨文化对话,在实践生活体验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权威评审:构建专业发展坐标系
由吴建民校长领衔,特邀专家易进、王晶老师,联合董仕峰、孙彬等10位教学干部组成评审委员会,通过三维评价体系精准把脉。评审委员会依托科学的三维评价体系精准把脉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聚焦单元整体架构与目标适切性,确保教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教学过程重点考察学生主体地位落实、AI技术融合深度及课堂生成问题处理能力,凸显“以学定教”的实践效能,教学特色则专项评估“活力课堂”理念的践行深度,强化创新性与示范价值。这一立体化评估框架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可量化指标,为教师成长提供精准导航。
全域辐射:激活教师队伍内生力
本次活动超越赛事范畴,构建起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分层培养机制,推荐特等奖教师参与区级竞赛,搭建阶梯式成长通道,实施短板精准提升,对青年教师开展专项跟踪指导,确保教师发展“零掉队”。同时,依托资源沉淀转化,全程录像生成的校本案例库,为全校教研提供可视化素材;深化理念辐射渗透,组织全体教师观摩示范课,全面推动教法革新。
作为北师大实小的教育创新品牌,“京师杯”充分显现出自己的辐射价值。在人才孵化层面,近三年累计培养32名获区级以上奖项的青年教师,其中85%成长为学科骨干。在教改实践层面,将活动中淬炼的“情境化-互动式-智能化”课堂范式延伸至日常教学。在文化传承层面,正如吴建民校长所言,它构建起“专家引领指明方向、同伴切磋激发灵感、技术赋能突破边界”的教师发展生命共同体。其深层价值更形成多维度教育赋能,让更多的学生在优质课堂中体验主动探究的学习变革,为区域基础教育教师培养提供可复制范本。
教育星火不熄,创新步履未停。北师大实小正以“京师杯”为炬,点亮未来教育薪火相传之路。
撰稿:陈梅
审核:董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