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百年峥嵘共铸民族魂,童心妙语同绘中国梦 ” 2016级学生讲坛系列活动第五讲——《太空探索》

来源: 作者:六(4)班 李昀頔 王艾煊 发布时间: 2021年 12月 08日 浏览: 打印

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探索神秘的未知世界,遨游广袤无垠的太空,一直是人类百年来追求的梦想。中国古代一直有天文观测的传统,天文曾是我们的“强项”。西方世界影响文明进程的几位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他们都有一个身份:天文学家。这并非偶然。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它与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都息息相关。

2021年11月29日,2016级4班的李昀頔、王艾煊同学,在“百年峥嵘共铸民族魂,童心妙语同绘中国梦”2016级学生讲坛系列活动中介绍了神秘的太空和中国的“航天梦”。

演讲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太空、中国的火箭、中国的宇航员,今非昔比。

此次活动由王禹为、马悦然同学主持,2016级的全体同学参加,吴校长也在百忙之中莅临此次讲坛。

关于太空,主讲人通过一段视频,由小到大直观地介绍了目前人类已知的所有天体。从最小的谷神星,到我们熟知的“婵娟”——月亮,还有我国古称辰星的水星、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火星、占太阳系总质量99.9999%的太阳,当然还有大角星、参宿七、大犬座VY等超级巨星。

看到这么多的行星、恒星、银河星系以及牧夫座空洞,听众们都生起一个疑问:人类能观察到多远的太空呢?主讲人又通过一个视频呈现了人类目前可以观察到的所有星空的合集:“哈勃遗产场”(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图谱,由哈勃望远镜在16年间拍摄的7500张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包含约26.5万个星系,其中最远的星系距我们133亿光年。

看得到不等于摸得着,那么人类究竟可以到达多远的太空中呢?通过什么工具才能进入太空呢?主讲人又介绍了旅行者号探测器、长征系列火箭、猎鹰系列火箭等。人们怎么才能在太空中长时间工作呢?主持人介绍了空间站技术,包括前苏联的礼炮一号、美国的国际空间站以及我们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当然,还有我们中国首位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首位女宇航员刘洋,以及最近刚刚去太空出差半年的三位宇航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在问答环节,主持人在每个班中随机抽取了1名同学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获得一枚宇航员胸针。

演讲活动结束后,吴校长为李昀頔、王艾煊、殷墨檀同学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

火箭腾飞,远架天梯,问鼎九霄,开通天路。人们会记得,苏联的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第一个叩响了太空之门;人们也不会忘记,美国的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号飞船,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行足迹;人们更不会忘记,中国的神舟号飞船载着航天员在太空遨游时激动人心的画面。

航天前辈们前赴后继,经过百年的探索和努力,终于在太空中留下了足迹。天宫空间站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使中国人探索空间的梦想成为现实。而祖国的未来,中国的航天梦,则需要在座的同学,勤奋学习,挥动手中的笔,去共同描绘!

附:六(4)班学生精彩观后感片段

许润荷同学说:

演讲分别从探索太空、中国的火箭、中国的字航员、今非昔比四个方面来写,其中有一个小视频,描述了银河系中各个星球、星系的大小对比。最初,太阳的出现让我们都吃了一惊:地球居然如此渺小!但视频继续播放,随着各个星系的出现,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几乎看不到的小点,这更让我心头为之一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听下去,想知道这茫茫宇宙,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带着疑惑,我了解到,目前人类飞行器最远已飞到太阳系边缘,而太阳系之外的地方,却只能用太空望远镜来看一个大概,这不禁令我有些失望。

听完这次讲座,我对太空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有了更多对太空的好奇和想法,如果有机会,我也要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丁思扬同学说:

通过这次演讲,我感受到了宇宙的神秘、庞大,体会到了人类对探索太空的渴望和智慧。在这之前,我根本就没有想到早在元代,就有人想到利用火箭飞上太空;我也没有想到,早在2003年中国便有宇航员登上了太空;我更没有想到,人类能观测到最远的星系,居然距我们133亿光年远;令我更为惊叹的是,2008年中国实现了在太空行走的这一伟大壮举。这次讲座让我收获颇丰。

撰稿:六(4)班 李昀頔 王艾煊

摄影:六(5)班 黄羿玚徐海容

观后感提供:六(4)班 许润荷 丁思扬

审稿:蒋帅老师 朱凌燕老师

供稿:朱凌燕老师